亲子冲突:和谐共处的关键
2024-05-07
更新时间:2024-05-07 14:49:02 作者:知道百科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密切的关系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亲子冲突也日益凸显。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因为各种不同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而产生矛盾与摩擦。然而,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在亲子关系中找到平衡和共识,成为了当代家庭亟需面对的关键问题。在亲子冲突中,理解、尊重和沟通是构建和谐共处的重要基石。
放学回家,看到学校门口有卖玩具的,孩子哭着要买,你不想买。约定好放学之后第一件事是写作业,但是每次回到家后孩子仍旧是玩到最后才写作业。
周末出游,即使你多次提醒孩子,我们马上要出发了,但是孩子仍旧玩着自己的游戏,理都不理你。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不仅是每个家庭无法避免的,而且是注定会经常发生的。它们会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成激烈的争吵和斗争。
那么在这样的亲子冲突中,到底谁应该赢?一、父母赢。
在国内的大多数家庭,出现如此的家庭冲突时,往往是强势的一方获得最后的胜利。而孩子和父母之间,父母是强势者,孩子是弱势者。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时说道:你得让他怕一个人,否则谁也管不住他,那还了得?
孩子怕的人,是权力斗争中最后胜利的人。
在这场权力争夺之战中,父母赢了孩子之后呢?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结果。
1、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
记得看过一期《圆桌派》,里面马未都提到的一个观点是:从小被父母打大的孩子,并不会真的怨恨父母,并且那个年代,一样出了很多的人才。这话真的是不敢苟同,李玫瑾教授当时也是直接反驳:有些父母打孩子,他并不是真的打。他其实是一种吓唬,高高的举起手来,但是很轻的落下去。孩子虽然挨了打,但是孩子还是明白父母是爱自己的。这样的孩子不会真的对父母产生怨恨。
而今,时代不同了,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也不相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以前的孩子几乎都是在父母的打骂下长大的,大多数孩子们内心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也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而现在的孩子,因为大环境的多样性,有了各种比较,显得心理开始比较脆弱,敏感、容易受伤,也更容易产生怨恨。
2、孩子会产生消极对待的情绪。
一场冲突中,父母利用自己的权威赢了,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可想而知,孩子会消极应对。于是在接下来的执行过程中,父母的唠叨、催促、斥责又从新的一轮开始了,实际状况一点也没有改变。
3、孩子很难发展出自律。
父母赢,被父母带有强制性的执行过程中,孩子一直是处于他律的状态,很难转变成自律。
二、孩子赢。
一个家庭里,如果出现分歧和冲突,孩子总是赢了父母,往往是家长没有界限,过于纵容孩子。
孩子总是胜利,父母总是失败的家庭,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
1、学会控制父母。
孩子是最懂得察言观色和钻空子的,在父母和孩子的“战争”中,其实也是孩子在试探父母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如果父母总是没有底线的迁就孩子,那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并且熟练运用如何控制父母来达到自己目的。
2、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孩子往往表现的自私自利,什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观念里,“我”是第一位的,“我”是优先的。而这种孩子也很少有合作精神,很少去帮助别人。
3、缺乏自控力。
生活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就是我要、我要、我要,得到、得到、得到。如此一来,孩子开始变得贪婪,永不满足,没有自控的能力去阻止自己的这种状态。
4、难以融入群体。
因为总是能够得到,这些孩子不知道与人相处的界限在哪里,在和别的孩子相处时,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和人交往。因此,这种孩子,经常会遭到其他孩子的排斥,很难融入集体。
由以上看到,不管是父母赢还是孩子赢,都不是什么好事。现实养育中,这种“非赢即输”的教养方法,让父母深陷于此。就连很多的育儿书籍和讲述心理关系书籍的名字,为了更映衬大多数父母的现状,也充斥着“战斗”、“竞争”、“竞赛”等词汇。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亲子冲突呢?答案是当然有。
你还有第三选择法可以使用。
第三选择法不同于退让法。退让法是各自退让一步,都吃点亏,然后把这件事委委屈屈但又和平解决了。
第三选择是“双赢”的结局。
举例:你给哥哥新买了个玩具枪,哥哥高兴的拿着枪到处打。不仅把家里的水杯打碎了一个,还让妹妹感到害怕。
1、组织开展家庭会议。
这个家庭会议是真正的民主会议,不是披着家庭会议的外衣,实际上仍旧是父母使用权威,通知孩子并要求孩子强制执行的通知会议。
2、提出问题。
哥哥玩玩具枪,给家里和其他家人造成了麻烦。
3、界定并明确问题的冲突。
哥哥很喜欢玩玩具枪,但是家里不能有东西被打碎或者打翻,不能让妹妹感到害怕。
4、让孩子一起参与,展开头脑风暴,找到可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孩子会想出好多种办法,有的办法很多父母都意想不到。
比如:哥哥不再玩玩具枪。
哥哥把玩具枪送给别人。
玩玩具枪时把家里易碎的物品先收起来。
哥哥只在自己的房间里玩玩具枪。
妈妈每天陪哥哥在户外玩玩具枪一个小时。
如果让孩子参与,想到的办法很可能会有十几个甚至更多。家里有两个宝贝,老二也会跟随老大,慢慢学习。
5、记录所有的建议。
很多时候孩子们想出的主意,很可能没有任何操作性。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不去评判孩子的任何一个主意,只是把他们记录下来。一旦批判,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弱。
6、讨论方法的可行性。
可以利用排除法,先把不可实施的方法排除掉,最后留下所有人都同意的又可以实施的方法。
7、执行解决方法。
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再去执行,就会很积极,执行过程会比较顺利。即使执行时孩子有时候可能也会不想去做,但是只要提醒孩子,并且强调这是经过你同意的,孩子往往都会去执行。
很多时候,遇到亲子之间的冲突,没有时间也不必采用家庭会议和头脑风暴的方式解决,很可能孩子想到了一个方法,问题就解决了。
总结:心理学中有句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使用第三法则,其最终极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融洽,质量高,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关系好了,其他的一切才会好。
以上就是亲子冲突:和谐共处的关键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亲子冲突:和谐共处的关键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