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吗?您能与孩子建立连接吗?
2024-04-15
更新时间:2024-04-15 18:35:01 作者:知道百科
作为一个父母或者老师,与孩子建立连接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孩子们需要被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各种情感和思想。只有通过与他们建立真诚的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因此,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倾听、去感知孩子们的世界,与他们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
共情,解释:拥有共同的情感。---你懂他,他懂你。共情,也可以说是同理心,指对他人的心理活动或情感感同身受。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做到通情达理。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说,孩子大了,跟我们有距离了,也不愿和我们说心里话了,回家就把门关上,有什么事宁愿跟朋友说,也不和我们说了。
现在我就告诉大家怎么和孩子共情。共情不是同情,也不是怜悯,更不是安慰。共情的内容是:知、情、意。
知:就是知道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情:是引导孩子把他的情绪和感受表达出来。
意:就是明白孩子的欲望。
例如:孩子说:新来的老师是个糊涂蛋,偏心眼,我恨死他了。
(知)家长说:你觉得新老师不如以前的好,他误会你了是吗?
(情)唉!被冤枉、受委屈是挺难过的。
(意)老师应该查清楚,不能随便下结论的对吧?
案例一:孩子说:我买的小乌龟死了,我养了好久了。孩子边哭边抹眼泪。
爸爸A说:才买的,怎么就死了呢?没事没事,别哭了,明天我再给你买一只。
爸爸B说:小乌龟死了呀?养了这么久了是有感情了,是挺难过的。我看到你每天精心的饲养,还切肉给他吃。可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它埋起来,我们一起把它埋在那棵树下面好吧?
大家看到了两个爸爸不同的回答,觉得哪一个是共情呢?
答案是B,因为共情不是安慰,而是感同身受。痛苦他的痛苦,愤怒他的愤怒,开心他的开心。
案例二:这次考试小明没考好,垂头丧气的。
爸爸A说:怎么了?没精神的样子。小明说:考试没有考好。爸爸又说:没事没事,下次再努力一定会考好的。
爸爸B说:怎么了?没精神的样子。小明说:考试没考好。爸爸又说:你一直是个很努力的孩子,这次没考好,很失落是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次考试没考好的呢,来,我们一起找找原因。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哪一个爸爸是共情。
答案是B。
共情的三个步骤要点:
1.认真的倾听,放下自己。
2.设身处地地感受和关怀。
3.真实的反馈,没有评判。
我们在帮助孩子处理事情的时候,先处理心情,再解决事情。
以上就是您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吗?您能与孩子建立连接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您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吗?您能与孩子建立连接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