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掌握了和孩子建立共情的技巧吗?
2024-04-15
更新时间:2024-04-15 18:58:01 作者:知道百科
和孩子建立共情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孩子面临困难或情绪波动时,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支持与陪伴,是建立亲子关系良好的关键。通过倾听、表达情感、体谅与包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与连接。因此,掌握和孩子建立共情的技巧不仅可以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老公这几年跟着我“耳濡目染”,越来越懂得孩子哭时,得设身处地去“共情”,不能像以前似的,习惯性地就说“不哭不哭/这有啥的/没事儿了啊!”不过最近他很困惑,说是上周末我开课时,俩孩子玩着玩着抢起了玩具,弟弟没怎么着,姐姐哭得梨花带雨,老公瞬间想到,啊,得先共情!憋出一句——
“叶子,你是不是很生气?很难过?”
结果不说还好,越说,孩子越激动!直接“借题发挥”哭了快10分钟。老公说,这共情我是哪用错了吗?怎么还越哭越厉害了……
不止是他,很多我的学员上过课,知道“共情”可以这么表达:“你感觉(感觉词)……是因为(陈述客观事实)……你希望(表达需求)……”
但是呢,效果不稳定!有时候没压住场、没解决问题,就觉得挺挫败,尤其是本来希望家庭氛围可以改善,但家人一泼冷水浇过来,“我看还是吼一顿打一顿有用”,就更难受了。
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学、重视教育,现在“共情”是个热词儿,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都误会了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共情”了,却没能止住孩子的哭声、让孩子情绪稳定下来?
除了情绪要舒缓需要过程、不是立竿见影,还可能和这几个原因有关:
一、机械套句式,以“搞定对方”为出发点。
我问老公,你当时为啥要这么安慰孩子,他很老实地回答,“我想她别嚎了啊、发泄发泄差不多行了……”
呃,我反问他,那和你之前说,“别哭了啊,没关系的,多大点事儿”有啥区别呢?
共情最忌讳的,就是打着“感同身受”的幌子,实际却是为了控制孩子听自己的。一旦“动机”不纯,孩子三下两下不按期待回应,咱们就很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
二、事儿没多大,家长想多了。
有时候孩子的哭,可能是自然反应,或者是一种策略,不一定需要每次家长都介入,或者表现得特别“感同身受”。
比如,两个孩子闹别扭,正好,能抓住这个机会,给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看看,爸爸妈妈向着谁!
比如孩子一摔倒,有的家长会着急扑过来,那个神情、态度,好像比自己摔了还心疼,其实是代入了自己的一些私人逻辑,比如童年时经历过同样的事儿、感受不好,就脑补自己孩子一定也是同样的感受。
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明明不疼,也选择顺势多哭一会儿,要么想来点甜头没准能提些要求,要么因为家长的反应,觉得自己是挺可怜,把自己想成“受害者”。
三、之前累积了一些情绪,一并爆发。
有时也不一定是说错了,只是孩子激烈的反应,可能是“旧账新账一起来”,把在学校、在家里之前压抑的一些情绪一并抒发出来。
这其实是件好事,不意味着我们做得不好,因为,从早上上学被催、到白天举手发言老师却没被老师叫、到晚上玩秋千小伙伴说不和自己一起玩……很多事情都能引发情绪,即便是大人,也很难将这些堆积及时清理出去。
在我自己也踩了很多坑以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无数老师和我说过的那句话:
共情负责的是连接,而不是解决问题。
是的,它会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绝不意味着只要共情,孩子就能不哭、冲突就能化解,而且,它是真的要求我们放下身段、好像钻进孩子的身体里一样,去感受她的感受、去体验她的体验。
——不管,引发这情绪的原因,有多么幼稚、多么不值得“小题大做”。
霍思燕之前在综艺节目里和儿子嗯哼的这段互动,我觉得特别的棒:
当嗯哼因为踩到玩具大哭起来,霍思燕不但第一时间蹲下来拥抱他,还共情到儿子的感受:“太疼了,太疼了,这么尖的玩具踩到肯定会疼啊!”
甚至,还自己轻轻踩了一下玩具,再一次肯定了嗯哼刚才的情绪,“真的太疼了,完全能体会到你刚才那么痛。”
也许你会说,万一没有那么疼,孩子会不会看到妈妈这个反应,像你刚说的第二点,觉得自己可怜或者借题发挥啊?
这又回到了前面说的,共情只有参考句式,但没有标准句式,任何时候,我们的态度,都比我们说了什么,更为重要。
态度是恳切的、关心的,孩子就会感受到那份连接与爱。
曾经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就蹲在角落里,每天不吃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很多人觉得,应该去劝他吃饭,告诉他你不是一只蘑菇。
但只有一个医生蹲在了病人旁边,告诉他,“自己也是一只蘑菇”,然后一会儿蹲着,一会儿又起来走走、一会儿又吃饭。
当这个病人问他,蘑菇怎么能动呢?医生说,蘑菇当然能动。
当医生吃饭时,病人又问他,你怎么可以吃饭啊?医生说,“不吃饭怎么长大?”
然后这个病人就真的开始吃饭,几周以后,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例子和表达虽然看起来荒谬,但这个医生依然不带评判地去“共情”了这个病人,并且因为这份理解和共鸣,最终让一个人有了内在的重生力量。
就像你处在一个低谷,好像掉进深坑沮丧又无力,此刻我们最需要的什么呢?
不是别人在坑外面站着冲你喊,“加油啊!你可以的!”那意味着,你不可以沮丧、无力、你太懦弱。
而最好的安慰,难道不是你能下来认真地陪我待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不孤独”么……
不过要锻炼共情能力、真正共情到“点”上,也是不容易的,核心在于,要把偏见和预判先放一边,敞开新大门迎接无限的可能。
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几十年的共情研究中,总结了几个小tips,非常实用:
1、使用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的问题是说,可以少去问一些带有明显指向性、预设了答案的问题,因为你很可能猜的不对。
比如你刚剪完头发,发型师递给你一个镜子,还没等你发话,发型师就说,“这个发型是不是让您显得更漂亮、您不觉得这个发型和您的脸型超搭吗?”
这些问题其实不是真正的问题,是不需要回答的,因为问的人已经替你做主给出了“结论”。
而开放性的问题,是说不要带着预设把话题引到某一个方向,而是多一些猜想、多保持好奇。
2、放缓节奏
我们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会陷在情绪本身和直接引发情绪的事情里,但这却不是一个被共情的好时机。
想要共情的信息被充分的接收到、避免思维被情绪裹挟,可以试着把节奏放缓,比如,聊聊这件事往前、往前、再往前,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比如遇到小叶子放学后和同学玩滑梯闹别扭、在气头上时,我会倒带到放学的时刻,她们是怎么牵着小手一起出来,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时还会倒带更多,到白天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上次一起玩发生了什么。
这样一是有助于我们了解前因后果,二是可以借由回忆、生动地描述画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时候,她需要动动脑去回想,这个动作,会帮助她平复情绪,更容易听得进去我们“共情”的话语。
3、表情模仿
在心理治疗中,很多咨询师会运用“生理同步”法则,就是从身体语言(下意识的姿势、表情、动作),来获取一些关于情绪的线索,因为,身体的反应,要比头脑更“诚实”。
有个简单的方法,我们立马可以去做:
如果你不确定孩子此刻是什么情绪、什么想法,可以尽量让自己的面部表情去精准的模仿孩子的表情,然后,等着头脑或内心浮现出,为了呼应这个表情,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情感。
大家可以试一试,会比我们肉眼去看,有更多直观的体验。我跟着孩子皱眉时,明显感觉,我对愤怒的情绪,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而科学家也证实,面部肌肉的改变,代表着你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当我们想要更多共情孩子、帮孩子调整情绪,可以在陪伴、共情之后,试着去做一些微笑的、平静的表情,能帮孩子缓和情绪:)
共情很神奇,但也确实不容易做到,如果大家过程中发现不管用,千万别灰心,试试放下期待。
共情讲究“心诚则灵”,越是想达到目的,越容易弄巧成拙,而越是设身处地不在意结果,反而越容易收获惊喜。
就像亚瑟说的这句话,仔细感受,多么美:
“共情的实质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以上就是你真的掌握了和孩子建立共情的技巧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你真的掌握了和孩子建立共情的技巧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