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解析!手足口病、猩红热、急疹、水痘、麻疹…一目了然,如何鉴别及处理方式

更新时间:2024-05-11 20:46:01 作者:知道百科

当孩子出现发热、红疹等症状时,家长常常会陷入焦虑和困惑之中。手足口病、猩红热、急疹、水痘、麻疹等传染病的症状看似相似,但实际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确鉴别这些疾病对于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特征,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

到了夏季

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等病来势汹汹

这些病都要出疹子

该如何区别

又该如何护理呢

今天就一次性讲清!

0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1

病程

潜伏期 2 ~ 5天,轻症无发热及自觉症状。大多初起有低热、轻咳、流涕,伴有口痛、咽痛、拒食,有的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等。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或破溃成浅溃疡,主要发生于舌部、软腭、牙龈和口唇。有时小水疱可融合成较大的疱疹。患儿哭闹、口腔疼痛、拒食,口腔溃疡约 1 周自愈。

2

位置

皮疹主要位于手足口、肘膝臀,对称发生。早期为红色斑疹,典型皮损为灰白色沿皮纹分布的椭圆形小水疱,周围有红晕。

不典型皮损为丘疱疹,有时还可见较大水疱。发生部位还可见于腋前后,亦可见全身播散情况。

3

特点

皮疹数目不定,几个至数十个不等,不痒,偶有疼痛。皮疹一般 3 ~ 5天消退,无色素沉着,不留瘢痕。轻症者病程 7 ~ 10天,预后良好。

4

疱疹性咽峡炎

常高热、咽痛,口腔疱疹大多位于口腔后部和软腭弓及悬雍垂上。疱疹性咽峡炎可单独发生,亦可是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5

恢复期

手足口病患儿在恢复期可出现甲分离,无须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保护指甲,避免甲板剥离。

{{4}}$

6

重症手足口病

主要由肠道病毒 71 型感染所致,低年龄儿多见。可并发脑膜炎、脑炎或瘫痪。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为患儿发热、恶心、呕吐、头痛、颈部有阻力,腰椎穿刺脑脊液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影响脑实质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抽搐或瘫痪,可有后遗症。亦可并发肺水肿、心肌炎 ;严重者可死亡。不过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不到 2%,家长们不用感到惊慌哦。

治疗和护理

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并不需特殊治疗,一般 1 周左右即可自愈。

1

一般治疗

暂时隔离,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水分及易消化食物,保持皮肤清洁。

2

对症治疗

加强口腔护理,用淡盐水漱口。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早应用敏感抗生素。可口服多种维生素。

3

抗病毒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均可。

4

疫苗注射

2016 年上半年,全球首个肠道病毒 71 型灭活疫苗在我国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市场,大家可以提前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02猩红热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及特征

1

发热

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 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2

咽峡炎

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分泌物,下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3

皮疹

发热后 24h 内开始发疹,典型的皮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头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样感。

{{6}}$

典型皮疹一般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 ;多数情况下,皮疹于 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 ~ 3天完全消退,但重者可持续 1 周左右。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皮疹密集处脱屑更为明显,可呈片状脱皮,手掌、足跖、指(趾)处可呈套状:

而面部、躯干常为糠屑状:

治疗和护理

1

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

2

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连续用药 7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克林霉素。

3

对症治疗

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

4

通风和消毒

患儿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 3 次,每次 15min。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5

治疗和隔离患者

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

03水痘

水痘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水痘的潜伏期为 12 ~ 21天,平均 14天。前驱期为 1 ~ 2天,此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之后迅速进入发疹期。水痘的发疹期为 1 ~ 6天,初为红色斑疹、丘疹,经数小时发展成水疱,常对称分布。

疱液初透明,数小时后变浑浊,如继发细菌感染则成脓疱。出疹 1 ~ 2天后,疱疹从中央开始干燥结痂,周围红晕消失,再经几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痕迹;继发感染者可能留下轻微凹陷性瘢痕。发疹 2 ~ 3天后,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为“四世同堂”表现。

治疗和护理

1

抗病毒治疗

对于皮疹面积较大、病情较重或伴有并发症者,可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疗程 5 ~ 7天,重症者可延长至 10 ~ 14天。亦可使用干扰素肌内注射,有较好疗效。

2

局部治疗

可外涂抗病毒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3

防治并发症

皮肤感染加用抗菌药物。因脑炎出现脑水肿应脱水治疗。糖皮质激素对水痘病情有影响,一般不宜使用 ;但病程后期水痘已结痂,且并发重症肺炎或者脑炎,中毒症状重,病情危重者可酌情使用,并给予支持治疗。重症水痘可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皮肤瘙痒者外用止痒药物。

4

物品不共用

对接触水痘疱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消毒,避免共用。

5

勤换衣被

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6

保持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儿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

04麻疹

麻疹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1

典型麻疹

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共四期。

潜伏期

约 10 ~ 14天。曾经接触过麻疹患儿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者,可延至 3 ~ 4 周。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 2 ~ 4天。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 ;麻疹患儿眼症状突出,可见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 线);在发疹前 24 ~ 48h 出现麻疹黏膜斑,表现为两颊黏膜及下唇黏膜处直径 0.5 ~ 1.0mm 大小的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1 ~ 2天 内迅速增多,可融合成片。

出疹期

持续 3 ~ 5天,一般为发病后 4 ~ 5天,当卡他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达高峰时出现皮疹,最初于耳后、发际,渐次自面部、颈、躯干及四肢从上往下蔓延,最后可达掌跖,2 ~ 3天遍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稀疏散在,直径 2 ~ 5cm 不等,随皮疹增多,颜色加深,且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片状,但疹间仍有正常皮肤。

皮疹增多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0℃以上。病程中也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淋巴结及肝脾大等。

恢复期

出疹 3 ~ 5天 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体温减退,皮肤颜色发暗。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 ~ 10天痊愈。

2

不典型麻疹

由于感染者的年龄不同、机体的免疫状态各异,病毒毒力的强弱不一、侵入人体数量的不同以及麻疹疫苗的应用,临床上麻疹的症状变得不十分典型,包括轻型、重型、无皮疹型、出血型和成人型等不典型麻疹。

治疗与护理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多饮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2

对症治疗

发热时宜用物理降温,高热时可用小剂量退热剂;烦躁时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 ;剧咳时用镇咳祛痰剂 ;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3

并发症治疗

①肺炎 :轻者对症支持治疗,疑有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并辅以必要的支持疗法。

②喉炎 :镇静、吸氧、雾化等,宜选用 1 ~ 2 种敏感抗生素,严重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喉梗阻进展迅速者应考虑气管切开。

4

通风避光

注意开窗通气,保持卧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过强阳光刺激。

5

注意饮食

注意为患儿补充水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出疹期忌油腻辛辣之品。

6

保持清洁

注意保持患儿眼睛、鼻腔、口腔、皮肤的清洁卫生。

7

接种疫苗

接触麻疹5天内,注射麻疹免疫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发病或减轻症状。

05幼儿急疹

临床表现和特征

1

症状、体征

①潜伏期为 1 ~ 2 周,平均 10天左右。特点为突然高热,3 ~ 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同时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持续 1 ~ 2天天后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②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颈部和躯干,以后逐渐蔓延至上臂和下肢,面部、肘膝以下及掌跖等部位多无皮疹。

③患儿除食欲不振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少数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甚至热性痉挛等。

治疗与护理

本病预后良好,可自愈,轻型仅需对症治疗。

● 高热时多饮水并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给予退热药以防止惊厥。

● 发生惊厥时可予苯巴比妥或地西泮等镇静剂。腹泻可给予助消化、止泻药。

● 但对于免疫受损的婴幼儿或严重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可试用更昔洛韦等治疗。

来源:第一儿科

以上就是超详细解析!手足口病、猩红热、急疹、水痘、麻疹…一目了然,如何鉴别及处理方式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超详细解析!手足口病、猩红热、急疹、水痘、麻疹…一目了然,如何鉴别及处理方式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热搜第一!疾控提醒建议:一次不超过10只

根据最新的热搜第一,疾控部门提醒广大市民,现阶段疫情虽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仍需保持警惕。建议市民们在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避免聚集。只有大家共

2024-05-11 15:24

小龙虾携带多种寄生虫,易引发“哈夫病”?让人望而却步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用小龙虾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据专家分析,小龙虾携带多种寄生虫,其中一种被称为“肝吸虫”,易引发“哈夫病”。这一现象让不少

2024-05-11 15:23

建议:尝试一次只食用不超过10只小龙虾-享受多样化美食的乐趣

有着丰富口感和独特风味的小龙虾一直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在尝试一次只食用不超过10只小龙虾的体验中, 我们可以享受到多样化美食的乐趣。通过品尝每一只小龙虾的味道和口感,

2024-05-11 15:01

官方建议每次食用小龙虾数量不超过10只 网友:都不够塞牙缝的

根据官方建议,每次食用小龙虾的数量不应超过10只。然而,许多网友认为这个建议实在太过保守,甚至戏称“都不够塞牙缝”。小龙虾作为一道美味佳肴,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烤、煮、

2024-05-11 15:00

专家:吃龙虾一次性不宜超过10只,暴食或有健康风险

据专家指出,龙虾是一种美味佳肴,但在享用时应该谨慎。专家建议,每次食用龙虾的数量不宜超过10只,避免发生暴食现象。因为暴食龙虾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在享用龙虾时,

2024-05-11 14:38

“探索小龙虾的健康食用方式,再度引爆热搜榜!”

小龙虾作为夏季美食的代表,近年来备受食客喜爱。然而,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有关小龙虾的健康食用方式也备受关注。从家常烹饪到创意料理,探索小龙虾的健康食用方式再度引

2024-05-11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