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催我,我越不做”:反思家长教育的责任
2024-01-13
更新时间:2024-01-13 09:36:01 作者:知道百科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然而,当面对孩子的种种借口和拖延行为时,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你越催促孩子,他们越不愿意去做。这不仅让我们感到无奈,更让我们反思起自己在家长教育中的责任。是我们太过急躁?是我们在追求短期成效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审视我们的行为方式,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只有通过反思与调整,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起家长教育的责任。
出门倒垃圾,感觉楼道里有一股“硝烟”在弥漫。邻居的女主人正在训斥孩子:“你在磨蹭什么呢?1个小时过去了就做了4道选择题,还不赶快写!”,“一写作业不是喝水、上厕所、肚子不舒服就是被蚊子咬了,你还能干点啥?”“我看你……”,女主人还没说完孩子就夺门而出,嘴里喊着“你越催我,我越不做,我不写了!”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类似这样的画面,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并不陌生。就连旁人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压迫感,很难想象孩子们在遭受着怎样的伤害。
孩子容易分化成两种极端型人格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丁·弗拉维尼发现,经常被父母催促的长大孩子容易分化成两种性格——“极度依赖型”和“极度反叛型”。
前者事事不主动,全凭家长安排,一旦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感觉自己是个“坏孩子”,丧失自信;后者专门和父母意见对着干,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冷漠。可见,毁掉一个孩子并不难,只要一个劲催他就好了。
越催越磨蹭
如果说孩子的磨蹭可能是被大人“催”出来的,大多数人肯定都难以置信。但无论是极度依赖型的孩子还是极度反叛型的孩子,他们背后都隐藏着同一种态度——非暴力不合作。
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家长的无限循环连环催绝对会感到不舒服。他们一般不会激烈反抗,只是通过消极应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这种“你越催我,我越不想做”的心态一旦形成了习惯,孩子将彻底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主动性。那些强势催娃的爸妈并没有成功让娃加快速度,反而会陷入“越催越慢”的怪圈。
孩子喜欢轻言放弃
大多数人在闹钟响起之前,就能自然醒来将其关掉,因为我们也不喜欢催促的声音。有时候关掉闹钟之后,我们还会再小睡一会,不用再设闹钟也能到点起来,因为我们心里有数。
而大人们再三催促孩子起床,就是认为他心里没数。父母的频繁催促就相当于不断否定孩子、否定他的做事方式,这一声声催促,都是在宣告孩子无能。结果就是造成孩子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放弃一切努力和尝试,什么也不做。
孩子不是有拖延症,磨蹭是独立行为和自主意识综合产物,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环,我们不能既期望孩子长大,又嫌弃他学得太慢。
最后奉上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的一段经典语录:“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各位朋友,你们是在大人的催促声中长大的吗?以后会同样对待自己的小孩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以上就是“你越催我,我越不做”:反思家长教育的责任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你越催我,我越不做”:反思家长教育的责任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