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早教的真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品质
2024-04-21
更新时间:2024-04-21 18:56:02 作者:知道百科
早期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关注的重点之一,而《早教的真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品质》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关键。通过书中的指导和建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品质,让他们成为优秀的人。这本书不仅给予了父母们更多的启示和帮助,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文/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小吴花了1万多给女儿报了早教课。她本身是一名小学老师,能弹能唱,所以经常有人问她,你自己就可以在家教孩子,为什么要花钱让孩子去上早教。小吴认为,早期教育跟义务教育还是有些不同的,早教课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对于家长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且孩子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再说了,花了钱总能学到些东西。
同样从儿子1岁就开始上早教课的小程对早教的效果赞不绝口。儿子1岁时,小程就在一家全国连锁的早教机构报了一万二的早教课,算一下一节课七八十元。小程利用周末休息带着儿子开始上早教课,刚开始主要是亲子互动和音乐课,两岁之后增加了语言课。小程的儿子本来性格内向,特别怕生,早教课锻炼了他的社交能力,孩子也变得开朗,主动和小朋友交流,见人也愿意“喊人”了,儿子的改变让小程觉得这早教课上的很值得。
确实,我们身边的早教机构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像小吴和小程一样的年轻父母们带着幼小的孩子奔波在不同的早教机构,参加各类早教课程,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希望能够在大脑发育高峰期充分开发孩子的智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热衷早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0到3岁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哈佛大学儿童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大脑每秒可以形成超过100万个神经连接,但几年后神经连接的数量、脑神经活跃度等开始逐年递减。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激活孩子大脑神经连接,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
但早教课并不等于早教,早教是一种理念,比早教课重要的是家长如何陪孩子,以什么样的理念陪孩子度过早教阶段,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
今天我们推荐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的亲子家教经典书系,这套书是李子勋老师的四本家庭教育著作的再版,包含《早教的秘密》《读懂孩子》《唤醒天性》《家庭陪伴》。同时出版的还有李子勋老师的两本心灵成长书籍《流动的感觉》《困境中的自由》,这两本书侧重个人心灵成长。我一直认为,要教育孩子,家长首先需要成长,先育己再育儿,否则你看的那些育儿类的书籍都很难落到实处。
李子勋是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著名家庭治疗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心理月刊》《父母必读》等杂志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等节目的特邀心理专家,出版了多部畅销著作。李子勋老师已于2018年10月离开了我们,颉腾文化现在出版的这套书,更像是李子勋老师写给未来的家教书,帮助家长有效应对AI时代的育儿焦虑。
这篇文章我将分享《早教的秘密》这本书,李子勋老师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育儿也要回归到自然,好的养育方式绝不是塑造,而是唤醒,唤醒孩子天生的成长智慧,更新观念做精进父母,应对AI时代的的家教新体验。
该系列其他书籍的分享在本账号查询,或者点击下方链接阅读。
《唤醒天性》书评:孩子远比父母想的有智慧,只需要唤醒天性即可
《家庭陪伴》书评:不同年龄的孩子如何陪伴才更有效
半岁前的孩子,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雏形期
心理学习惯认为,两个月内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与母体分离,此时的孩子与母亲处在共生状态。这个阶段的母亲也出现了心理退行,很自然的用咿咿呀呀,重复的单音丰富的表情来跟孩子说话,母亲不用交流也不用语言,仅仅通过感受就能知道孩子的需求。
此时的母亲要给予孩子巨大的关注,母亲注视的目光、对孩子的依恋情感、照料孩子,悦纳孩子的情绪等都是跟婴儿交流的方式。而婴儿回报母亲的往往是满足的表情,规律的生活,以及看见母亲就忍不住的笑。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要先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只有母亲依恋孩子,给孩子提供安全和满足,孩子才会依恋母亲,否则孩子就会拒绝。
我们常说,孩子是养亲的,不是生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母亲全身心的接纳孩子,依恋孩子,就很容易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在孩子出生后三个月,母亲最好能时刻陪伴着孩子。国内现在的产假是98天左右,不是没有没有道理的。在这段时间,母亲享受跟孩子的相伴,可以尝尝给孩子做做抚触,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在保证干净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的小手多接触外界事物,让孩子的皮肤发展多样质感。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大自然中的声音、气味都可以刺激和激发孩子先天智慧。
半岁到1岁: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黄金期
孩子小时候,如果没有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长大以后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讨好、控制等,而依恋关系成熟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有自尊、自强、自爱的能力,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安全感、归属感和信任感也会发展的比较好。
1岁孩子的情绪,多半是原始情绪,比如,愤怒、悲伤、高兴、满足、恐惧、焦虑、攻击性等,对于孩子的情绪,不要太在意,接纳就好。体验各种情绪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体验过了,之后才会有情绪识别,管理的能力。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不要强势禁止孩子的情绪,可以告诉孩子,他现在有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有这种情绪,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可以换成什么样的方式来,满足需求等。这样孩子就慢慢的识别情绪和学会情绪管理、表达需求的能力。
这个时期的孩子视觉和听觉的发展也很快,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到大自然中去。虽然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看到的听到的,但大自然天然的声音和风景会刺激孩子视听系统的发展。很多家长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又看不懂听不懂记不住,带着孩子出去游玩也没啥用,还很麻烦。但其实,孩子是自然的精灵,在自然环境中会更加灵动活泼,兴趣盎然。而人工制作的音乐,电视画片的永远无法反映真实的自然。所以不要怕麻烦,多带孩子出去。他可能记不住具体的经历,但来自大自然的刺激会留在他的记忆深处。
总的来说,对于半岁到1岁的小孩子,需要的依然是家长的陪伴,对活动的范围和互动的形式可以更多元一点,在高质量的陪伴中,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1岁到2岁:好奇心过盛,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1岁到2岁之间的,也是孩子认知发展最关键也最迅猛的时候。作为家长,虽然带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确实很费劲,甚至恨不得他们不如不会走路,抱在怀里来的省事,但为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还是建议父母要竭尽全力的让孩子接触更多、体验更多、在自然界待的时间更长。
1岁的孩子开始牙牙学语,这是孩子对父母语言的模仿,也是孩子尝试与父母建立联结的手段,这个时候父母不要促使孩子发展更多的语言,要允许孩子自然的发展她的语言。
对2岁之前的孩子,最好不用用图片去教孩子识字。因为图片是抽象的概念,无法引发孩子的感受,也没有生动的细节联想。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到动物园去,陪着孩子去看具体的动植物,感受到动植物的声音,气味,形态等,然后再让孩子看图片识别,对孩子的形象思维归纳能力的训练都很重要。
有的孩子说话晚,父母也不用着急,说话晚的孩子具有更好的思维能力。这个时间只要保证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说话晚点也没关系,他最终是会学会说话的。
同时因为孩子词汇量不够,语言理解能力不能表达内心的想法,会出现类似说话含混、停顿、重复等口吃现象,家长可以耐心一点,不要催促不要打断。同时跟孩子说话,也要尽量用词简短,用类似儿童的音调,给与孩子积极的回应,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自信心的培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旺盛,更愿意到外面去,家长要多一点耐心。记得我家孩子一岁的时候,有天下雨,她非要出去,于是我俩就站在楼门口看下雨。急急忙忙回家的人看见我们都免不了多看两眼,但孩子看的很兴奋。她还喜欢看蚂蚁,可以一个人蹲在那,看蚂蚁看一个小时,一点都不急躁。
就像李子勋老师说的,孩子是自然界的精灵,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顺序去成长,家长父母适度的保护,耐心的陪伴,这就足够了。
2岁到3岁:自我意识发展期
2岁之后的孩子,会走会跑了,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大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会化身好奇宝宝,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搞的家长很是崩溃,可怕的两岁也是由此而来。
3岁的孩子语言童趣盎然,但他们的语言多半是从情境中学到的,换个情景就不合适的,但孩子并不知道,有时就会闹一些笑话。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去纠正孩子,让孩子自由发挥就好,等长大一点了,他们自然就会明白不同的情景说不同的话。
同时语言的发展不止是说话,绘画也是一种语言,3岁的孩子可以自由发挥去画水彩画或者水粉画。绘画是具象和情景思维的结合,更符合孩子的知觉方式。
另外多带孩子去听听自然界中的音乐,自然界的音乐是人类最高明的音乐季也无法模拟出来的。而且音乐也和绘画一样是更接近自然的语言。
2岁之后的孩子渐渐有了小伙伴,开始对别的跟他差不多年龄的小朋友感兴趣,也愿意去小朋友一起玩。家长可以带孩子多跟同龄的小孩一起玩,在跟同龄人的相处中发展孩子的关系能力。他们可能长大了不会记得当时玩的游戏,也不记得一起玩的小伙伴,但他们会记得那些快乐的感受。
这个阶段的开始开始慢慢容易融入群体,这就意味着孩子开始了跟母亲的分离,也就是要走出俄狄浦斯情结,开始与父亲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这个时候,母亲要协助孩子与自己分离,并帮助孩子与父亲的亲子关系。在这里,父亲首先要陪孩子玩,与孩子形成一种玩伴的关系,同时父亲对母亲要温和,否则孩子会觉得父亲让母亲紧张,就会对父亲产生害怕、不满,甚至是排斥。
只有让孩子走出母亲的世界,才能真正走向自由的世界。这个阶段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掌握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如语言,音乐,绘画,还要帮助孩子与父母分离,去与他人,与社会建立关系。
小结
早教是一个很火的话题,特别是随着竞争内卷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带孩子在不同的早教机构奔波,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希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但早教课不等于早教。早教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是如何陪孩子度过早期教育的时间。李子勋老师的这本《早教的秘密》秉持着自然主义的观念,把孩子当成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孩子有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家长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去唤醒孩子的内在力量,让内在力量带领孩子去成长。
作者: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爱读书爱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处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以上就是书评:早教的真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品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书评:早教的真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品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