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为什么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污染?
2023-03-25
更新时间:2023-03-25 11:00:14 作者:知道百科
1999年,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将自己熟知的海底众生百态描绘于画纸之上,于是,一块穿着大裤衩的四方形海绵跟一只粉红色海星在比奇堡里的故事便开始了。
用“成功”二字来描绘《海绵宝宝》所取得的成就有些轻描淡写,世界上很少能有这样老少皆宜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出现。在动画开播的短短几年之内,这部动画的每月观看人数就迈入了千万级别,哪怕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海绵宝宝仍是家喻户晓的人气动画角色,人气不减当年。
2006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顺利将《海绵宝宝》引进国内,优秀的本地化翻译辅以传神的配音,经历过那些年的中国青少年的DNA里刻下了以下台词:
“准备好了吗孩子们?”
“是的 船长!”
“哦~~~~~~”
时过境迁,当年那批看着《海绵宝宝》长大的孩子们如今已长大成人。青春不再,童趣难寻,当大家想再度重温经典的时候,却总能在互联网上找到诸如“毁童年”之类的评价,似乎想要与自己的童年再续情缘,总会有这样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什么最近的《海绵宝宝》变得这么猎奇?
1
在近几年的相关讨论中,“海绵宝宝”这四个字愈发频繁地与猎奇、童年阴影等词汇挂钩,如今翻阅互联网上的评价,“小时候最害怕的一集”是用于形容这部动画最恰当的句式,似乎大家都曾在年幼时分被这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海绵吓到过。
不只是十几年前的旧版,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那些未被央视引进的最新几季里重口毁三观的奇葩桥段开始被国人挖掘,夸张刻意的风格辅以“黑深残”的剧本,都很难不让人怀疑《海绵宝宝》如今面向的受众年龄几何。
在第10季第1集《飞旋大脑》里,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发现了一款能让自己的大脑脱离身体任意飞行的遥控玩具,本集单论剧情其实并无亮眼之处,不过遥控飞脑直升机的惊悚画面确实让人大受震撼;
在第11季第16集里《墨汁柠檬水》里,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为了提取章鱼哥体内的墨汁做柠檬水,不惜用尽各种手段恐吓威胁章鱼哥,最后甚至将其困在屋内实行圈养,只为将他体内的最后一滴墨汁压榨殆尽。
这一集也刷新了《海绵宝宝》在评分网站IMDB上的最低单集评分
在后期的剧集里,《海绵宝宝》的表现手法有所转变,以往轻描淡写仅作笑料的恶趣味画面被拉长放大,刻意凸显身体内部器官的比重增多,在某些特定的集数中随手截取出来的片段都能让人倒吸两口冷气,像是这副血肉横飞的地狱景象,宛若动画版的《沙耶之歌》。
不仅是由官方出品的动画,在粉丝们的二次创作中,以恐怖、压抑为核心的作品同样不胜枚举。最为经典的莫过于两年前曾风靡一时的粉丝作品《比奇堡恐怖故事》(又名“派大星的复仇”),漫画借用原作角色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离奇曲折契合克苏鲁世界观的邪典故事,其中“海绵宝宝你知道海星怎么进食吗?”这句极具冲击力的台词更是一度成为粉丝之间心领神会的“禁语”。
据不完全统计,《海绵宝宝》里光是那些玄乎到邪门的都市传说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单独拎一条出来都有一套完整的阴谋论作为支撑,同时,大家还真就喜欢看看自己的童年回忆里藏着怎样细思恐极的惊天大秘密。
油管上某个名为“海绵宝宝黑暗理论”的系列视频就是这类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典型案例,通过歪曲拼凑动画里的各个细节从而编织出一幕令人震惊的恐怖真相,超过千万次的播放也证明他的这套理论的确唬住了不少人,尽管事后网友们发现这只是他精心准备的虚拟现实互动游戏的一环。
在官方动画与粉丝创作的双重作用下,这个系列给如今的观众留下的印象也是越来越奇怪,尤其在《海绵宝宝》生父史蒂芬·海伦伯格去世之后,舆论风向进一步走偏,诸如“原作者去世后《海绵宝宝》彻底走向猎奇”“《海绵宝宝》后期过于重口”之类的言论也不算少见。不过打从一开始,这部动画就没有你想像得那般天真幼稚,大家如今所批判的猎奇,正是它起初特立独行的气质。
2
或许多数观众都未曾察觉,但《海绵宝宝》从最开始就已经向孩子们亮出了它的獠牙。在第一季第13集《胆小鬼》里,海绵宝宝为了在万圣节晚会上吓到别人,与派大星携手将自己的脑袋整颗剪掉,只留下外形诡异的脑仁;
在第二季第19集《水母捕手》里,蟹老板建起了一栋血腥工厂,通过活生生捏死水母并提取其体内的酱汁作为蟹黄堡的新调料,满桶水母的干瘪尸体只能无情控诉资本的压迫。
在《海绵宝宝》的前期,观众们时常会看到某些近距离写实风格的特写,这些场景大都完美与“恐怖谷效应”契合,在让人感到不适的同时平添一份反胃感,久而久之,这类风格逐渐演变为本作的特色,开始被广大观众接受并承认。
早在《海绵宝宝》诞生十周年时,原作者史蒂芬·海伦伯格接受了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他在访谈中提到了自己创作这部动画的动机,特别是当时正在热播的美国动画《莱恩和史丁比》(The Ren & Stimpy Show)给了他不小的灵感启发。
《莱恩和史丁比》是一部有些不太寻常的动画,这部登录了儿童频道的作品充斥着大量黑色幽默、性暗示、暴力等少儿不宜的内容,尽管作品本身充满争议,但它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海绵宝宝》的创始人。
网友为这类画面取名为“Gross Up”,直译为“恶心的特写镜头”
严格来说,上世纪的不少美国动画多多少少都掺杂了些许恶趣味,这些过分夸张的美术风格配合前言不搭后语的无厘头剧情,而这恰好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感官刺激。
《飞天小女警》同样也有这类大脑外露的奇葩桥段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海绵宝宝》的粉丝群体宽泛且难以特定,在2004年的统计报告里,每月有5780 万人观看《海绵宝宝》,其中约1310万为青少年,2040万是年龄在18-49岁之间的成年人。不难看出,《海绵宝宝》有着相当数量的成年受众,当纽约邮报随机采访了一些“大朋友”之后,记者发现“荒诞”“超现实”“诡异且疯狂”这些形容词正是让他们持续观看的原因。
《海绵宝宝》是一部推荐年龄7岁以上的作品,从第一季开始到如今的第13季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分级,它猎奇的气质某种程度上是对美国儿童的耳濡目染,让他们在常年观看这类动画的过程中逐渐习惯此类风格。
实际上在海外粉丝网站,有关猎奇的讨论虽然同样存在,却与国内大相径庭。国内粉丝通常会苛责第10季往后的糟糕剧集,而海外粉丝则将第6季至第9季命名为“黑暗时代”,并将其中的大量集数冠以“臭名昭著”的骂名。
或许是文化差异,又或者是水土不服,但在国内的主流视频平台,即便是大家认知里最人畜无害的前三季,也都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删减与和谐,部分特定集数甚至通篇删除,如果底下的评论区里无人指出,恐怕真会错过不少精彩单集。
B站版本将共20集的第一季删减成了14集
3
有关“《海绵宝宝》是不是越来越猎奇了?”的质疑声,本质上其实是在问“《海绵宝宝》这些年来到底有没有变?”
在第12季第15集《乱乱区》里,海绵宝宝与章鱼哥来到了一片混乱无序的街区,这里的一切都混乱至极,直到章鱼哥看到了这么一张诡异怪诞的脸:
这张脸对《海绵宝宝》的忠实粉丝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它源于一个颇为流行的都市传说——章鱼哥自杀。相传在10年前,曾有一段未被播出的删减内容在互联网上流行,故事的大意是章鱼哥的演奏无法打动观众进而自杀,伴随着口口相传愈演愈烈的误解,章鱼哥自杀越传越玄乎,吸引了大量网友对这个不曾存在过的同人作品加以追本溯源和考据分析。
很显然,这段流传甚广的都市传说被做进了正式作品之中,不过这样充满恶意的谣言故事得到官方的收录采纳本身就是一件挺不寻常的事,有关这个片段的争议在短时间内闹得甚嚣尘上,大家都在质疑动画制作组是不是没活整了,要把这种东西搬到台面上来?
事后官方将章鱼哥自杀的镜头换成了这个
准确来说,《海绵宝宝》确实是没活整了。这个单元剧形式的动画本就极度依赖各位制作人员脑子里点子的存储量,而《海绵宝宝》的大规模人员变更也并不频繁,长此以往,作品早期重剧情的风格必然会出现转型。
在近期的剧集中,实质性的内容填充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画面上的放飞自我,淡化人物逻辑的同时在表情以及动作等方面进一步夸张化,更加注重表演层面的脑洞大开——各种意义上的脑洞大开。
《海绵宝宝》的收视率在第9季开始有所回暖,并在第13季开播之际拿到了很好看的分数,单论评分与口碑,《海绵宝宝》在近些年的表现虽远不及前三季,但肯定也是称得上合格的——前提是你得接受渗透在作品每一处细节里的猎奇感。
猎奇是《海绵宝宝》的基因,不过新版相较于老版的猎奇夸张尺度,也确实要高出一个层次。每个角色都像是罹患了躁动症一般狂乱不安,狰狞的颜艺沦为家常便饭,几乎每个角色都能为了剧情的推动而牺牲自己原有的人设。
这样的转变在官方去年推出的衍生作品《派大星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那只蠢萌蠢萌在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的粉丝海星,在最近的作品里逐渐演变成了自私自利的蠢货。如今的他或许是个很好的剧情推进工具人,可对人设这般大刀阔斧的革新也毁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形象,《派大星秀》作为官方盖章的正统作品,毫不意外的遭受了系列粉丝的强烈抵制。
实际上从第4季开始,这个系列的粉丝们总会为了每个季度的改动与变化大打出手。就像无数爆火出圈的作品一样,随着观众的流失,如今留守在它身边的只剩下那一小撮观众,要如何在保留这部分观众的基础上进一步扭转颓势,是《海绵宝宝》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海绵宝宝》变了,也好像没变,一个延续了13季的超长系列自然应当顺应时代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不管往哪个方向改,总会有人无法满意。
猎奇也好,精污也罢,《海绵宝宝》能不能回到从前谁也说不准,但你的童年肯定是回不去了。
以上就是《海绵宝宝》为什么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污染?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海绵宝宝》为什么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污染?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