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突破42亿,他是幕后的赢家
2023-04-12
更新时间:2023-04-12 21:48:02 作者:知道百科
《长津湖》叫好又叫座。
连续10天单日票房破亿,截至目前,累计票房破42亿,打破26项影史纪录,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七。
不知是否还有人没看,反正厂长是想重刷了!!!
对这盛况,外界或是归功于三位大导,或是点赞一众主演的演技,或是夸超级巨制才能如此震撼......
却忽略了,此片背后的一位大拿——兰晓龙。
是的,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长津湖》。
作为编剧,兰晓龙倾注五年心血,将这段沉重、敏感,又震撼的历史,鲜活的呈现在荧屏上。
他本人鲜少露面。
但,他不在,又仿佛处处在。
发布会上,吴京直言在看剧本时,曾数度落泪;
李晨透露细节,通常三四万的影视剧本,兰晓龙则写了足足13万字。
最绝的一点是,自带科普注解。
毋庸置疑,兰晓龙是为整个故事注入灵魂的人物。
而翻开他的履历,会发现,背后精彩的远不止《长津湖》——
他是学渣,也是写出《士兵突击》的国宝级编剧;
他是混混,也是军人;
他曾为钱甘当枪手,后又痛批娱乐圈乱象,戏谑其是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好家伙,挺拽一人啊!
01
空手比划,那叫狂妄;
但他不一样,有作品傍身。
“兰晓龙出品,必属精品”。
冠他的名字,就是给一部影视作品上保险。
咱不尬吹,用事实说话。
在豆瓣,他已播的编剧作品共8部,9分+就有2部。
是的,在烂剧横飞的影视圈,观众深受降智剧情,和无脑台词的毒害。
打着《亮剑》续集旗号的《雷霆战将》,曾将军人与敌人厮杀的壮烈,用过年的热闹来比喻:
“我这里够不够热闹,像不像是过年”。
反观兰晓龙的军旅题材,那才是真血性,够震撼,令人肃穆。
他写的“军事三部曲”,几乎涵盖了军旅题材所有的元素。
第一部《士兵突击》,开启了兰晓龙的封神之路。
该剧捧红了中国影视圈的半壁江山,是口口相传的“最好的励志剧和偶像剧”。
这部剧,我们看到平凡的自己的影子。
看的时候人人都是许三多,初入军营的他,木讷,是个菜鸟,身上有股子憨厚的执拗劲儿。
看完人人又都热血沸腾。
跟随许三多的视角,我们重新怀抱渴望,记住了那句“不抛弃,不放弃”。
在这个善恶美丑扭曲的时代里,它树立了一种男人的标杆和品位——顶天立地,泾渭分明,举重若轻,永远怀揣一颗赤子之心。
第二部《我的团长我的团》,由个人延伸至民族大义。
镜头下,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边境与饥饿、死亡交锋的一幕幕,看得人眉头紧蹙。
与此同时,里面的角色复杂矛盾:
恐惧,又无畏;颓废,又热血;无耻,又善良;......
收官作《好家伙》,则是西部片和冷战片的结合体,拍的是一段情义无价的平民抗战传奇。
它跳脱套路,真实展现了英雄的致命缺陷,加入了对战争的反思。
犀利又现实。
这里的胜仗不光有欢呼雀跃,还有无奈和不甘。
面对曾杀害至亲战友的敌人,你只能放下武器,因为对方已经主动投降。
兰晓龙笔下的故事,似乎与主推的“大团圆”相反,虐得一批,总弥漫着悲剧色彩。
剧中,伍六一腿瘸了;虞啸卿没兑现对龙文章的承诺,炮灰团的命运仍是炮灰。
主角死的死,有的活下来的惨过死去的。
当然了,玩笑归玩笑。
正经人都知,这是兰晓龙的风格,是他的魅力:
借小人物,书写大时代;
对生存哲学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又包含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写到这,就愈发让人好奇,这位才子的“庐山真面目”。
02
主拍军旅题材,倾向于悲情主义。
很容易让人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严谨板正,不苟言笑的形象。
然而......
现实中相反,从他各个角度看,都是大写的“叛逆”,是粉丝口中的妖孽。
瞧,合照中间扎马步的就是兰晓龙。
读书时,他是所有人眼中的学渣。
不用功,爱翘课,平时参与最多的活动是打架斗殴。
兰晓龙将这爱好,归结于家乡“彪悍”的民风,他不得不狠。
只是,由于身形瘦弱,打架靠的不是个头,而是脑子。
考学,他是来回折腾。
考技校失败,又不想听从妈妈安排,干脆放弃高考,跑到北京,从零开始准备艺考。
一是,艺考文化课分数低。
二是,他爱看书,文笔也还凑活。
这一漂就是三年,最终他差几分不到分数线,选择自费入读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
高昂的学费,是兰晓龙姐姐出的。
所以,他成了班上第一个出去赚钱的学生。
从大一开始,他就接私活,给陈佩斯等人写过小品,当过枪手,赚过见不得光的钱。
用兰晓龙的话说,生活所迫。
直到临毕业,一个去军队的机会,他才走上“正途”。
据他讲,班主任和他当时都笑了。
原因很简单,兰晓龙怎么看都不像那块料。
他站没站相,爱穿拖鞋,明显与纪律严明的部队,格格不入。
但,听说是话剧团招人,他又不笑了,变得严肃。
因为在当时,戏文系能找到专业对口的编剧工作,相当不容易。
这正是兰晓龙所渴求的。
然而,进了部队的他依然“不听话”。
上头安排他写小品,他不写,而是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
正如采访他的主持人所疑惑的,兰晓龙到底是个什么宝贝,都这样了还要留着他?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有“拒绝”的底气。
03
在文字的海洋里,兰晓龙永远是一个无畏的热血少年。
叛逆是真,但不是胡闹。
别看他平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谈起写作,就无比认真。
“就像行业里有很多问题,所谓社会乱象,我的自尊心不允许它干扰我。”
在他眼中,小品和影视剧属于两种体系,不“跨界”,不改编,是为保护自己的“纯净”。
给再多的钱,也甭想改变他。
“一旦丧失你对一个编剧性文字该存在的责任心,开始为了钱而写的时候,你就已经完蛋了,再也回不去了。”
嗯,兰晓龙就是这么难搞。
他难搞的地方还有很多。
这让投资商很是头疼。
对此,他直接甩一句,“我对明星有严重的脸盲症”。
比如效率不够高,人不够勤奋。
催更,是兰晓龙粉丝的常态。
记得《好家伙》上线时,他直言,创作的四年,不是在磨剑,是在带小孩。
若不是催得紧,他愿意再多做几年奶爸。
不过,慢也是有原因的。
他喜欢酣畅淋漓的表达,兴致来了,大纲的字数甚至生生超过了电影剧本的长度。
以至于被制作人吐槽,人都那么瘦了,为什么不能让剧本瘦一点?
按照兰晓龙的性格,他大概率是毫不在意的。
因为他向来如此,甭管是好话,还是坏话。
好比所有人都夸他台词写的好:
时间就是吞噬自己尾巴的一条蛇,我们身在其中,永不知何所谓始,何所谓终。我们最终只能越来越像我们自己。
他却给自己降功,说剧本只是为了表演和拍摄所做的文字,导演和演员才是关键。
好比《士兵突击》被夸上天。
他只是轻描淡写,没想写励志,只是想写出好玩有趣的东西。
他也曾抨击收视率是害死行业的罪魁祸首,用“义乌廉价商品市场”来形容影视行业的现状。
这些话,戳了太多违背初心的业内人的脊梁骨。
只能说,兰晓龙太坦诚,太清醒,又很无畏,就像他笔下的许三多,对梦想永远报以赤诚之心。
历经岁月,还是原来那个兰晓龙。
讲真,中国影视圈,需要更多像他这样“叛逆”的人......
以上就是《长津湖》突破42亿,他是幕后的赢家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长津湖》突破42亿,他是幕后的赢家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