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古代名人有关的美食盘点,每道菜都有历史底蕴!
2023-06-06
更新时间:2023-06-06 15:47:01 作者:知道百科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饮食文化不同,历史悠久,各有特色。其中有许多美食。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与历史名人关系密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美食。
1、东坡肉:说起苏东坡,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文豪,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苏东坡在徐州执政时,亲自参加了抗洪救灾。百姓感谢他的功劳,宰杀猪羊献给苏东坡。苏东坡把猪肉做成红烧肉,还给了百姓。
这些红烧肉是由半肥半瘦的猪肉加上配料炖制而成。端上来时,它看起来像整齐的麻将方块,鲜红色。由于红烧肉肥而不腻、香脆可口,当地人一致称其为“赏肉”。
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当地人“黄州好猪肉,价廉如粪”,于是他亲手烹制了红烧肉,并将自己的经历写进了《食猪肉诗》。后来,苏东坡担任杭州巡抚,将红烧肉的烹调方法带到了杭州,开始深入人心,人们亲切地称其为“东坡肉”。
2、包公鱼:在安徽合肥,有一条护城河从包氏宗祠穿过,人称包河。包河有一种乌背之鲫。很像北宋的包拯,所以又叫包公鱼。这道菜属于寒菜。其做法是取鲫鱼、藕、冰糖等材料,先用大火晒干,再改用小火炖。与芝麻油一起食用。
3、饺子:饺子又称水饺,深受百姓喜爱。
民间有“饺子好吃不如好吃”的说法。饺子最早由东汉医圣张仲景制成。张仲景发现很多穷人在腊月的时候耳朵都会冻伤。张仲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羊肉和各种药材做馅,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他将其命名为“祛寒角儿汤”。这些病人耳朵上的冻疮也都治好了。后来,老百姓为纪念张仲景,每年冬至日仿“娇儿”做美食,称“娇儿”。
4、火锅羊肉:关于火锅羊肉,其发明与元祖忽必烈有关。忽必烈出征时,正好肚子饿了,就吩咐厨子做羊肉。但前线战事吃紧。如果来不及煮一整块羊排,厨师们灵机一动,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几秒钟,羊肉就熟了。忽必烈吃完美味的水煮羊肉片后,连连称赞。之后,他请厨师做给部下享用,并取名烫羊肉。
从此,“水煮羊肉”开始流行起来,成为大家冬天取暖必备的美食。5、太白鸭:太白鸭又名太白鸭,是四川的美食。它是诗人李白发明的。李白在四川的时候,特别喜欢当地的红烧鸭。这道菜的做法是将鸭肉、酒等调料放入锅中,然后注入汤汁,用一张浸湿的薄纸封住锅口。蒸熟后的鸭肉很嫩,还保留了原汁原味。原汁原味。
后来,李白到长安任职翰林。
他在卤蒸鸭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用陈年花雕酒、枸杞、三七等作调料。李白将这道新菜献给唐玄宗后,唐玄宗赞不绝口,于是将这道菜命名为“太白鸭”,并世代相传。
6、西施舌: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将西施赠予吴王夫差。之后,越王想接西施回国,越王后担心西施回来会动摇自己的地位。皇后命人将西施绑在一块巨石上沉入江底。
西施死后,她变成了贝类“沙蚌”。每当有人发现她时,她都会吐出一条淡紫色的舌头,似乎是在表达她的委屈。后来,人们把沙蛤称为西施舌。
西施舌肉质紧嫩,特别适合炒、拌、炖等,煮熟后味道鲜美,被誉为“天下第一鲜”。
7、宫保鸡丁:宫保鸡丁是清朝大臣丁宝珍发明的。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丁宝珍不仅喜欢吃辣,还喜欢吃鸡肉和花生。
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指导厨师在鲁菜“酱炸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鸡丁、红辣椒、花生一起炒。这道菜成了今天的一道美味佳肴。宫保鸡丁。
这不是凭空而来的。幸运的是,一位厨师又快又聪明。他建议将几只鸡翅红烧煮熟,然后取名“飞上天”。杨贵妃试过之后,赞不绝口。后来,因为杨贵妃爱吃这道菜,人们就把它命名为“贵妃鸡”。
10、李鸿章杂烩:这是一道合肥名菜。它由鸡内脏、牛肚片、火腿、海参、面筋、山笋、香菇制成。它与肉汤,香油,料酒和酱油混合。它在陶罐中慢慢炖煮,菜煮好后香气扑鼻,味道也很好。
11、五柳鱼:唐代安史之乱期间,诗人杜甫为躲避战火来到四川成都。有一次,他的几个朋友到他家做客,一群人吟诗作赋,玩得很开心。
到了午饭时间,杜甫发现家里空无一人,没有什么可招待的。碰巧这家人从溪流里钓到了一条鱼。杜甫灵机一动,先将鱼清洗干净,加佐料入锅蒸熟。鱼蒸好后,杜甫把炸好的土甜面酱用辣椒、葱、姜和汤汁调和,调成汁趁热浇在鱼身上,最后撒上香菜。
12、草草鸡:草草鸡又名“逍遥鸡”,是徽菜中的一道传统名菜。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南下讨伐孙权时,因忙于军务劳累过度,卧病在泸州。随军大夫命厨师在鸡中加入中药煮成药鸡。吃了之后,曹操的病情好转了。因为这道菜味道鲜美,骨脆肉烂,回味无穷,曹操特别喜欢吃。后来这道菜在民间流传开来,被称为“曹操鸡”。
13、金华火腿:金华火腿的传说与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有关。
由于古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宗泽要求村民在猪腿上加盐腌制,以防猪肉变质。卤好的猪肉运到目的地后,大家打开船舱,只见猪肉全都变红了,散发出一股扑鼻的香味,煮熟后比鲜肉还鲜美。侯宗泽将咸肉呈给康王赵构。赵构见其肉红如火,故名“火腿”。因当时义乌属金华府管辖,故又称金华火腿,沿袭至今。
14、粽子: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报国无门。投汨罗江为国捐躯后,当地人用竹筒防止河里的虾鱼咬伤屈原的尸体。把米丢进河里,鱼就吃米,不去咬屈原的身体。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子”的由来。后来逐渐演变为用艾叶包裹,再用丝线捆扎,最后演变为现在的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佳肴。
15、年夜粥:年夜粥是以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熬成的粥。
风俗。
这种习俗来自佛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开悟成佛。为了不忘他的苦难,他的信徒们在腊月初八吃粥以示纪念。佛教传入中国后,各寺院也沿袭了印度的习俗,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元旦”喝年粥的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16、四喜丸子:这道美食的起源与唐朝名相张九龄有关。
相传张九龄参加科举考试时,因才华出众被招为驸马。然而就在此时,张九龄家中突然遭遇大水灾,他与老家的父母失去了联系。幸运的是,就在张九龄大婚之日,突然传来了父母的消息。张九龄连忙从家里接回了父母。高兴之余,他请师傅做四喜丸子,象征着团圆平安。从此,这道菜就成了家宴、婚宴必备的佳肴。
以上就是跟古代名人有关的美食盘点,每道菜都有历史底蕴!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跟古代名人有关的美食盘点,每道菜都有历史底蕴!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