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嗨的你,美食专栏让人“食指大动”!
2023-06-09
更新时间:2023-06-09 13:24:01 作者:知道百科
自2022年5月开栏至今,中国新闻社开办的“寻味中华”专栏已播发逾80篇稿件,专栏海外落地率始终保持100%,稿均获5家以上外媒采用转载。部分海外华文媒体还专门开设“寻味中华”版面。
专栏广受欢迎,或得益于这是一系列“有味道”的稿件,有中华美食味、都市烟火味、历史文化味。笔者在此也与大家分享几点小心得,望我们的专栏在新年更加“津津有味”。
增强“软”新闻的“硬”度
有几个办法可以增强“软”稿的新闻“硬”度,比如:
(一)勾连热点。比如因流调报告被意外送上热搜的沈阳鸡架、因马来西亚暂停活鸡出口而告急的新加坡“国菜”海南鸡饭、法国媒体报道中国生蚝产量近十年内猛增、引发网络热议的“天价网红盐”、“东北神药”黄桃罐头,甚至热播影视剧中的地方美食……
(二)贴合节令。比如2022年秋冬时节播发的会理石榴、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琯溪蜜柚、宁波炝蟹、荔浦芋头、东北酸菜等稿件就是一组“应季”之作,既便于采写,又利于传播;再如春季采茶、雨季食菌、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立冬饺子、腊八蒜醋……
(三)加强采访。如果实在没什么新闻由头或背景,新闻报道与散文随笔的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有采访。饮食文化链上的每一环,都可挖掘。耕种、养殖、采摘、储藏、运输、保存、调制、搭配、烹饪、加工、销售,中外食客、厨师、传承人、美食博主、养生保健专家、历史文化学者……采访层次丰富,稿件就立得住。
写美食不局限于美食
稿件要想“动人”,适当烘托“氛围感”必不可少。既要有食物本身的色香味,也要有附着其上的“加分项”。
(一)饮食本身。展现食物及其制备、赏味过程的特色与诱人之处,可借采访对象之口,借名人著述、诗词文献等讲述,也可借助修辞手法描摹,但不可夸大失实,也不宜词藻堆砌。正如“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对于美味的描写,也宜细腻、精炼、“直击要害”。
比如:
稿件《李庄白肉:昔日学术重镇的人间烟火》中写道:
“拿筷子夹住白肉一端,手腕用力一甩。半肥半瘦的白肉在空中翻腾几圈后,顺势缠住筷子。配上一碗由大蒜、七星椒、花椒、酱油等秘制而成的糊状蘸料,白肉的清香爽口伴着浓郁蒜香,一口入魂。”
稿件《贵州酸汤鱼:食酸人,嗜酸魂》中写道:
“开吃前,一碗鲜香浓郁的酸汤下肚令人霎时胃口大开。浓郁的酸辣味和着鱼鲜一起冲进口中,直击口腔两侧最为脆弱的‘酸穴’,酸中带甜、回甘而鲜。”
稿件《雪衣豆沙:像云像雪又像诗》中写道:
“食客们一口咬开软糯的外皮,像是咬到‘云朵’,细细咀嚼,豆沙馅和白糖像雪花一样在口中慢慢融化……”
(二)人文风貌。除却食物本身,与之相关的种种仪式、环境、感觉,似乎更加令人“念兹在兹”。这种“氛围感”可能是烹饪流程之繁复、饮食过程之考究、餐饮环境之特别,也可能是儿时记忆,是乡愁,是一方风土人情。
所以:
写蒙古奶茶,不仅写熬制时要扬茶汁81次,还写在蒙古人家中,早茶过后,女主人会将剩余奶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家人随时取饮;
写回锅肉,并未限于这道菜本身,而是描摹出一幅美食之都的生动图景——在成都,“好吃嘴”们不吝一两个小时路程,也要穿城寻一份夹着红油耳片的酥脆锅盔,或是一碟刚从辣卤锅中捞出的老妈兔头;
写东坡肉,不忘渲染湖光山色的烟雨江南;
写生蚝,勾勒夏日海风、晚霞炊烟;
写腌酸菜,先描绘东北人深秋家家户户囤大白菜的景象;
写沈阳鸡架,突出重工业城市风情与东北人之豪爽爱热闹……
正是这些情感、风物、城市性格、地方习俗等加持,塑造了每一道中华美食的独特味道。
当然,标题和导语是将读者第一时间代入氛围的“利器”,同样宜精简、突出特色。
在此也罗列几篇不同风格的标题与大家分享:
《川菜第一菜回锅肉:从江湖来,向四海去》
《柳州螺蛳粉:吃否吃否,应是汤鲜笋臭》
《沈阳鸡架:爱“嗦啰”味道,更难忘热闹》
《过桥米线:一碗容天下鲜》
《四方食事,不过几勺山西陈醋》
《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海风晚霞炊烟,鲜蚝市井人间》
《阳江豆豉:粤菜里的“黄金配角”》
《云南普洱茶:时光的味道》
《会理石榴:嚼破水精千万粒》
《腌酸菜:东北人入冬的仪式感》
《宁夏中宁蒿子面:福禄寿禧一根“线”》
《腊八蒜:开启新年“倒计时”》
……
从舌尖到心尖
从策划到采写,寻味稿一直很注重注入文化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关联名人名篇。包括各种与美食相关的诗词歌赋、经典篇章、名人轶事传说等,如:乾隆皇帝称赞“忘却天下珍”的“香河奇饼”,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与胡适、陈独秀等名人“带货”的“民国美食”徽菜一品锅……
这方面素材看似浩如烟海、信手拈来,但其实尤需谨慎核辨真伪,同时避免张冠李戴。比如苏轼《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诗中“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乍一看跟芋头很像,但其实这里的山芋指的是山药,而非芋头。
(二)追根溯源。食物起源、产业发展、饮食理念、贸易交往等,都可挖掘历史纵深,讲述文化脉络。比如由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一罐“豆豉姜”带出“舌尖上的西汉”;再如早在数百年前,砖茶便经由古代丝绸之路出口至欧亚多地,并在俄罗斯及欧洲许多国家拥有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
(三)阐释地理生态特色。比如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膻味小,得益于当地山大沟深、常年干旱少雨、气候差异大,且牧草中以本氏针茅、小白蒿、蚓果芥、百里香等“天然调料”为主。再如湖南人食辣起初或与湿润燥热的气候有关,辣椒可祛湿、疗病痛,渐成当地特产;同样因地理气候导致极度缺盐的古黔之地,摸索出“以酸代盐”的法子,而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恰为乳酸菌等微生物群提供了绝好发酵条件,成就苗家酸汤的独特营养与味道。
(四)中医养生,非遗技艺。比如广东人喜煲汤,用参丝(红参的须根)入汤,可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愈合伤口、养心安神;再如从中医角度解释,因秋冬季肺气旺盛,而滋阴润燥的香梨有助于保护肺脏,所以秋季吃梨。各地与饮食文化相关的非遗技艺也很多,但一般来讲,不必强调何时入选了哪一级别的非遗,而应就其特色、要点等加以采访介绍。
(五)中外碰撞,东西比较。比如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盛赞中国人“精通烹饪肥肉的艺术”,美国小伙罗伯特钟情“南宋美食”水盆羊肉,法国厨师文森特将云南野生菌融入西餐,滇菜传承人刘新吸纳日料、西餐等多元做法,开发出“封煎牛肝菌”等创新菜。再如中英文不能直译的“红烧狮子头”;要“深翻浅覆、高挑低搅、慢起快落”,而绝不能像吃意大利面一样顺时针搅拌的武汉热干面……
“寻味中华”专栏亦如精心烹饪的一桌好菜,将“诗”与“史”烩于“食”中,将中国人的理念、智慧与精神蕴含其间。
较原文略有删减
以上就是@春节吃嗨的你,美食专栏让人“食指大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春节吃嗨的你,美食专栏让人“食指大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