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去印度学习交流,结果待了二十天就申请回国,是怎么一回事?
2023-05-26
更新时间:2023-05-26 17:09:02 作者:知道百科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这两年全球日子都不太好过,除开经济倒退外,粮食也是个大问题。不过相比起其他国家跟地区正在遭受的粮食危机,我国光粮食方面而言,无疑是充满着底气的。
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9年的时候我国稻米、小麦、玉米这三大主粮的给率达到了98.75%,而且这份数据不仅仅包括人吃的,还包括喂养牲畜的口粮,因此可以说哪怕国外形势再严峻,至少就粮食方面,国内还是很安稳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全因一个伟大的老人,一个堪称“国之重器”的老人,袁隆平。
我国自部落时代就意识到了种植的好处,因此积极开展种植业,并且饲养牲畜,形成了独特的精耕细作型的古代社会。但碍于古代人们的科技水平,粮食产量是真的非常低,甚至在先秦以及秦汉时期,一般人都不得饮酒酿酒,为何?因为酿酒需要消耗粮食,粮食不够吃。
太久远的记载我们这里就不举例,我们单以离如今最近的明清时期粮食产量来计算。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到了关于南方稻谷的产粮:“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骆秉章也说过:“湖南有田百亩,可收租谷百石。”当时的租税高达50%,相当于亩产为2石米;明清的1石为70公斤,1亩为0.92市亩,也就是说南方稻谷一般亩产为305斤/亩。
而如今呢?自从袁隆平老爷子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开始,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断上涨,在2020年11月的时候,新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1530.76公斤/亩,这个数据再对比下上面所说的明清时期的亩产,相差了10倍!
我们可以看出如今培育杂交水稻的不知我们国家,像是美国、印度、越南等国也都在种植杂交水稻,这其中袁隆平依旧功不可没。在我国培育出杂交水稻没多久,袁隆平就被派去印度进行学习交流。
印度也是粮食大国,很早起就开始了水稻种植;但印度人口比我们国家没差多少,国土却只有1/3左右,因此粮食问题更加严峻。本着友好往来,共同解决粮食问题的目标,袁隆平在印度可谓是尽心尽力传授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但仅20天后却立刻申请回国,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早在袁隆平之前,杂交水稻的这个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不论是美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培养的杂交水稻都无法量化生产。因此可以说印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能力,只是缺乏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袁隆平只需要讲这些关键点传授给印度就算完成任务,因此20天的时间已经足够。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袁隆平虽然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但这并非是终点,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在袁隆平刚到印度不久就接到了国内学生们的求助,碰到了有关杂交水稻突破性进展的难题,因此袁隆平才只在印度停留20天,一完成任务立刻匆忙赶回国,继续研究之路。
以上就是袁隆平去印度学习交流,结果待了二十天就申请回国,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袁隆平去印度学习交流,结果待了二十天就申请回国,是怎么一回事?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