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左宗棠针锋相对,我愿带着棺材也要去收复
2024-06-03
更新时间:2024-06-03 21:10:02 作者:知道百科
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认为此地不值一战,但左宗棠却义无反顾地表示,我愿带着棺材也要去收复。这种不同的观点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掀起了一场关于边疆问题的深刻思考。究竟是应该坚守还是主动放弃?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被提及,而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又将会迎来怎样的变局呢?
一百多年前的1874年,岌岌可危的大清朝庙堂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争论:要海防还是要塞防?“海防派”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塞防派”的代表人物是左宗棠。当时的清廷于1840年被列强打开国门后,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巨变。”
左宗棠和李鸿章争论的背景是这样的,中亚阿古柏进犯北疆,沙俄侵占伊犁,同时土耳其帝国也阴谋插手新疆地区,西北的新疆岌岌可危。反观东南,日军借口牡丹社事件,大举进攻台湾,东南海防又告急。
李鸿章认为朝廷应该立即放弃新疆,把军费投入海防,“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左宗棠却不这么认为,“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但是当务之急必须收复新疆。李鸿章又反击了,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收复新疆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肯定不承认这一点,立刻反击道:“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什么‘赤地千里、土地瘠薄’,实乃华夏之聚宝盆也!”
左宗棠一再强调,“中国强盛之时,无不掩有西北。中国的山川形胜,皆起自西北,弃西部即弃中国,西部安定,中国就等于安定了一半。”在这后世广为流传的一句真理,“西部安定,中国就安定一半。”
多次的呼吁努力下,左宗棠胜了。1875年5月,64岁的左宗棠被任免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新疆军务。经过一年的准备,左宗棠率领6万大军出兰州出关,奔赴新疆。为了振奋士气,左宗棠命人抬着他的棺材走在大军的最前方,他这是“不破楼兰誓不还。”
这是何等的悲壮,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用兵策略。清军先打哈密,翻越天山,穿戈壁,叛军一触即溃。左宗棠立即乘势追击,狂攻五昼夜,破古牧地城池,歼敌6000多人,乌鲁木齐被收复,至此北疆收复。
经过一个冬天的修整,西征大军如同猛虎出山,南下达坂城,活捉阿古柏心腹爱伊德尔胡里以下1200余人。不久大军抵达托克逊,敌望风而逃,南疆收复。眼看大势已去,阿古柏服毒自尽,左宗棠秋风扫落叶,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也许没有忘记20年前林则徐对自己的重托,“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
参考资料:《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
以上就是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左宗棠针锋相对,我愿带着棺材也要去收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左宗棠针锋相对,我愿带着棺材也要去收复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