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如此严重,唐朝为什么不像汉朝那样进行削藩?
2023-05-12
更新时间:2023-05-12 10:07:18 作者:知道百科
还不了解:唐代藩镇问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末年藩镇问题如此严重,唐代为什么不效仿汉朝削藩?唐代的国情和汉朝有什么不同?
唐代藩镇共有89个,有造反劣迹的只有11个,百分之十多一点,从头到尾跟中央作对的只有河朔三镇,就是这河朔三镇,地方官员也是中央任命的,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也在这里实行,只是财政不上交中央罢了,唐代和外敌打仗时也是出兵出粮,帮助中央抵制外患,其实藩镇割据没有那么严重。
割据的只是少数藩镇,但各藩镇大小不一,割据的却是实力最强的几个藩镇。在公元820年前除了河朔三镇外还有淮西和淄青长期割据,而这几割据藩镇的兵力占了天下的一半多。其中淄青是当时最大的藩镇,拥有12个州,相当于几个小藩镇。唐代最后能平定叛乱还是利用了这些割据藩镇的内部矛盾,借力打力,否则单靠朝廷控制的那几十个藩镇甚至打不过这几个割据藩镇。
这几个割据藩镇的实力有多强,看看“二帝四王之乱”就了解了,他们一旦联合起来,对朝廷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唐德宗被逼得下“罪己诏”就不说了,后来唐宪宗打一个只剩下三个州的淮西镇,用了四年时间才勉强拿下来。淄青镇也是因为成德镇倒向朝廷加上有人内部叛乱才得以平定。至于河朔三镇已经是树大根深了,始终无法彻底解决。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河朔割据型藩镇都是自行任命官员的,对于朝廷诏命也是经常拒绝执行,例如唐武宗“会昌灭佛”河朔三镇就拒绝执行,让皇帝自己来拆佛像,朝廷也没办法。另外中原的藩镇也基本不要向朝廷交税,虽然不能自由任免官员,但节度使同样有很大权力,要不然还叫藩镇?
节度使本来就各镇的头头,各镇已形成稳定的军事集团,分不开。朝廷能分朔方,那是因为朔方忠于中央且名义统帅郭子仪常在中央,部将分领诸军。汉朝的藩王在推恩之前是真的位高权重,他们真的能够完全掌控藩国,藩国是他们的私人财产,所以他分底下人没意见,但是唐代的节度使权力远远比不上汉朝的诸侯王,节度使的权力完全取决于士兵们支不支持,所以推恩不下去。因为士兵控制了节度使而不是反过来,节度使根本控制不了本镇,他就算想把位子传给他的儿子,都有可能传不下去。
朱温叛离带走的只是黄巢军队中的一小部分,后期李克用等人带兵不断围攻追击黄巢起义军直至其灭亡后,朱温倒是又捡了不少便宜。不认同朱温“难以节制”的说法,实际上每一个势力大一点的节度使都难以节制,但朱温真正崛起是在当了宣武军节度使以后的各种精妙操作。巧妙地在唐末浑水摸鱼,吞吃周围其他节度使的势力壮大了自己。而一开始对朝廷威胁最大的节度使其实是河东李克用。自北魏末年起,尔朱荣、高欢、杨坚、李渊先后坐镇太原并做大;唐自己就是这样起家的,所以搞李克用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操作不到位。
推恩令,对于诸王而言,是通过提升诸侯王的子弟,让诸侯王内部的权力越来越分散,从而有利于中央政府的控制。在削夺军阀权力时,用类似思路去解决(提拔军阀集团内部将领的权力,从而稀释军阀大佬的权力),我们称之为推恩令,应该没有问题吧。用推恩令削夺大佬权力时,那是需要强大的实力为后盾。如果实力不够,对方肯定会强烈顶回来的。因为这等于中央政府干涉人家内部的事务。最经典的就是赵构削夺张俊的权力时,就是想绕过张俊,提拔张俊手下的将领,但是张俊直接就对具体操作人放出狠话,总而言之,你敢绕过我,提拔我手下的将领,请想好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