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东陵仍有守陵人,并由谁支付他们的薪酬?

更新时间:2023-11-29 18:17:02 作者:知道百科

清东陵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陵之一,为何仍然有守陵人?这涉及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守陵人承担着保护和管理陵园的责任,以确保历史遗址的完整与安全。他们负责巡视、维护、修复和清理陵园,保护着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于薪酬的支付,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文化遗产机构负责,以体现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支持。这种支持确保了守陵人能够专心致力于他们的职责,为后代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清东陵,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建筑。是帝王陵墓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从清朝到现在,这座建筑见证了朝代更迭和时代的变迁。随着清朝开始落败,在溥仪皇帝退位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正式宣布落幕。

由此,清东陵这个作为专供清代帝王陵寝的地方,在清王朝的终结后也再无用途。仿佛随一个时代的终结,它也要随着消逝在人们的视线中。

事实上,从陵墓建造完工启用到现在,清东陵从未被忘记。一直有一批人在守护着这座建筑,构成了它与这个时代的联系,这种守护这也成为了一种传承和延续。

这批人就是守陵人。

对于古人来说,死亡不仅代表的是死者的消逝和后人的悲伤,更多的还是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清东陵承载的就是古人对未知的事物的一种崇敬和美好期盼。

而守陵人就是那一份憧憬和期盼的守护者。

他们就像是永久的戴孝人,如长明灯般守护在清东陵。即便大清已经亡了108年,他们仍旧守候在此。

存在的意义

清朝是满族当政,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对于祭祀和丧葬一事更加重视。于是对于陵墓这个逝世后的归属地和后续的安排,他们更是极为看重。

并且,古人对于“风水”一事也极为讲究,尤其是在帝王家,对于陵墓的修建和选址更是谨慎。毕竟这关系到整个国家长远的发展、子孙后代的成长和广大百姓的生活。

于是,顺治十八年,清东陵开始修建。直到光绪三十四年,普陀峪定东陵修建完毕后,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建筑群才算修建完毕。

这场宏大的造营活动一直持续了247年,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和众多皇后后妃,其中还有慈禧太后也都安葬在此。

可见他们对于“入土为安”的重视程度。

在最初,顺治期间,还没有守陵人这一职务。那时,皇帝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去世后,除了金银珠宝等普遍的陪葬物以外,还需要嫔妃和太监宫女等活人殉葬。

在康熙帝时期,陪葬这一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着令嫔妃、宫女太监等人前去守陵。这一制度一出,便受到了全国上下的赞扬。

因为原本的殉葬制度劳民伤财。不仅需要身边人的陪葬,而且葬入陵墓的人越多,占地越多,便需要一直扩建新的墓穴,全国也就需要抽取一部分壮劳力专门负责修建陵墓。

陪葬制度的废除,不仅能降低国家财政的支出,而且,需要的壮劳力减少,百姓便能安居乐业,种地耕田,全国上下其乐融融。

陪葬制度的废除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此不再重视,而是衍生出了新的职务:守陵人。

因为帝王和皇室贵族下葬时,除了陵墓修建得富丽堂皇,十分豪华。还会将许多值钱的物件一起带进墓中,比如金银珠宝、瓷器书画、以及陵墓主人生前喜欢的东西等。

这些东西都价值连城,就会引来诸多胆大包天的盗贼前来。于是守陵人的一个主要职务就是看守好陵墓,保证陵墓的安全,保证陵墓主人不受打扰。毕竟入土为安是他们极高的信仰。

除此之外,守陵人日常需要做的就是祭祀以及陵园的日常维护。

每日需心怀虔诚地为在此安眠之人上香供奉,容不得一丝马虎。陵园也需要保持肃穆整洁,这也需要守陵人有极高的素质和信仰。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守陵人的选拔也是容不得马虎。

因为是服务于地位最贵的帝王和其他皇室成员,守陵人的出身也必须有所限制。因此就要求他们必须是八旗弟子中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中的一员。

如此要求的原因,也是因为要保证血脉的纯正,不会生出异心,对陵园做出有违祖训和命令的事情。

另外,因为要守护陵园的安全。所以,身体健壮、身怀武功也是一个必要的选项。否则不敌盗匪、对外也起不到震慑的作用。

符合如此苛刻的守陵人的要求的,在当时也是属于皇族亲属的贝勒、地位崇高的臣子以及武功高强的侍卫。

根据记载,当时康熙帝即使日理万机仍然亲自挑选守陵人的人选。从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守陵人的重视。

守陵人的待遇

因为对祭祀先人的重视,再加上守陵人都出自正八旗中的三旗,在大清也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守陵人一开始的待遇也是令人羡慕的。

守陵人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从首领到普通护卫严格分工。首领的官职为武秩正三品,其他的普通侍卫,也可以做到正七品。

在清朝,京县县丞也只是有正七品的官职。官职的大小也可见一斑。

虽说是守护皇陵,差事也是十分轻松。因为天朝皇子的威慑力,和他们本身的武力高超以及守陵队伍人手众多,一般盗贼并不敢踏足于此。

因为安全问题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保卫陵园的安全基本的巡逻便已经足够。

所以他们每日只需按时洒扫,虔诚祭祀即可。

作为清朝的重要部门,他们的薪水也是由专门的部门负责。本身出身于满族正八旗的俸禄每人每年就有24两,放到现在也有150万的年薪。再加上作为守陵人发放的俸禄,即便是现代也是许多人的羡慕对象。

并且,守陵人的官位属于世袭制,只要当上了,祖祖辈辈吃喝不愁。这一职务也可以算得上是香饽饽了。

为了方便守护陵园,清政府还在附近修建了大量营房,设立了管理部门。更加便利了守陵人的生活。

随着时间推移,清政府闭关锁国,逐渐腐朽,实力大不如前。由于守陵人的生存完全依靠清政府,待遇随之削弱,生活大不如前。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国家进犯,清政府昏庸无能接连败仗,国库已经全数用来向列强赔款,无力再支付他们的俸禄,因此也全数减半。

即便如此,到了民国时期,溥仪皇帝退位时还与民国政府提出条件,每年向满清贵族提供四百万两用以生活,其中就包括守陵人的工资。

换句话讲,清政府将他们托付给了民国政府。

民国政府还在营地旁修建了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跟上时代的脚步。他们将陵园外的土地进行分配,像老百姓一般过上耕种生活。守陵人的身份和性质在此也发生了变化。

好景不长,国内时局动荡、战乱不断,即便是民国政府都自顾不暇,也就缺失了对守陵人的管理。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甚至已经不再发放。

守陵人的生活再次无法得到保障。

这就使得大部分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无法满足基本的温饱,而不得不离开了清东陵。也有一小部分人留了下来,坚持完成祖辈留下来的工作。

作为皇家的后裔,他们甘愿在清贫的生活中依旧选择守护。这对于他们来说,那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和信仰。营地就是他们的家,守护清东陵就是他们一生的事业。

一些对于皇家忠心耿耿的大臣梦想清政府还有一天能够重新执政,已选择留在了清东陵。

而他们就像清东陵和时代当下的一种链接,更是一种美好期盼。

直到1952年,考古专家考察到了清东陵,并且成立了文物保护所,守陵人也由政府接管,再次有了稳定收入。

如今的守陵人

守陵人守护着清东陵。见证了清朝的兴盛与衰败,经历了民国的时局动荡,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一直到现在,中华民族繁荣富强。

他们已经延续了一代又一代,变的是时代和人,不变的是那份传承和信仰。

到现在,守护清东陵的后代聚居的地方成为东陵守护乡。后人也已经有两万多人,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过着各自精彩的人生。

整个家族对于清东陵的保护意思和对祖先的祭祀是刻在骨子里的。

现在从事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古代建筑队修复工作的李志军,也是守陵人的后代。

据他说,到现在,后人中的许多人成了文物保护工作者。由于祖祖辈辈对于陵园的维修,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古建筑彩绘、油漆彩绘的修复工作。

他们工作时从来都是严肃又认真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守护。

到了现在,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清东陵。是祖祖辈辈的传承,是心中的崇敬,是传承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的清东陵已经成为国家级5A景区,受到了国家的保护,看似已经不再需要守陵人这个职务的存在。

他们也跟随时代步伐,转变了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只不过一部分还服务于清东陵。陵园中导游、检票员、清扫人员,大部分都是守陵人的后代。

英语专业出身的谢静已经37岁,还在从事清东陵的导游工作。她的祖先原属于正八旗中的镶黄旗,从小便在东班房长大,那里原是守陵人的值班室,是正儿八经的守陵人后代。

如今的工作被她称为如愿以偿,在她心里,从未想过离开这里。

这也是众多守陵人和后代的心里的真实想法。

可以说,守陵人和清东陵是互相成就的。

守陵人千百年来忠诚的守护,保护了清东陵、众多文物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清东陵也为守陵人提供了平台,培养了许多国家需要的人才。他们之间有着深刻的羁绊和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用心感受,便会被这种情谊深深感动。

现在看来,守陵人这个职业可以说是枯燥无味的。每日就围绕着这座建筑,祭祀供奉的工作限制了他们在工作中不许有过多的感情外露。

恰恰就是这样的工作性质,更加磨练了他们的心性。在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得不到保障时,仍然能守护在此,放到现在也是无法轻易做到的。

守陵人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也是无法估量的。

除了对清东陵的保护,他们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事业做到如此程度的人,是一直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初心的人。

不改初心,牢记使命,是他们遵循的,更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要牢记的。

以上就是为何清东陵仍有守陵人,并由谁支付他们的薪酬?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何清东陵仍有守陵人,并由谁支付他们的薪酬?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怎样避免竞技体育遭到“饭圈化”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竞技体育也逐渐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饭圈化”。这一现象指的是球迷将对某个运动员或球队的偏爱凌驾于对比赛本身的关注之上。这种现象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023-11-29 11:58

体育界其他领域也存在“饭圈化”现象,引发媒体呼吁改变

近年来,体育界也逐渐出现了“饭圈化”现象,不仅仅是音乐、电影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球迷和体育爱好者不仅关注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更追随其私生活和日常动态。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频

2023-11-29 11:54

饭圈热潮席卷体育界:运动员受影响,中国奥委会坚决反对乱象

饭圈热潮近年来席卷了体育界,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明星艺人,也深刻地触及到了运动员们。饭圈文化的兴起导致部分运动员被迫扮演所谓的“偶像”角色,追求外貌和人气,而对于运动实力

2023-11-29 11:11

体育“饭圈化”不宜继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体育“饭圈化”的现象逐渐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出现。无疑,这种形式为体育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关注和热度,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负面影响。体育“饭圈化”将

2023-11-29 11:10

体育总局介入!全力抵制饭圈行为,红婵深陷风波:担忧粉丝引发问题

近日,我国体育总局正式介入了抵制饭圈行为的行动,此举让人们对饭圈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红婵作为其中一位备受关注的明星,也陷入了风波之中。尽管她以出色的演技和颇具才

2023-11-29 10:25

红婵遭裁判打压,拒绝体育饭圈化

自红婵被裁判打压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以来,体育界的风云再度掀起波澜。红婵坚决拒绝被饭圈化,她将自己视作专业体育从业者,而不是娱乐明星。这一坚持引发了不少争议,一方认为她

2023-11-29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