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守卫汉中时,为什么不像魏延那样抵抗曹魏的进攻呢?

更新时间:2023-04-16 20:30:13 作者:知道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魏延镇守汉中无人敢犯,为何姜维上位迅速失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蜀汉末年,司马昭见蜀汉君臣关系不和,于是准备发动对蜀汉的进攻。司马昭分兵三路,邓艾和诸葛绪负责去包围姜维,而钟会则率大军直入汉中。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之前魏军极难打进的汉中,这一次竟然轻而易举的打进去了。而阳安关的投降,更是使得魏军再也没有抵挡,直接长驱直入,杀到了剑阁。原本姜维和钟会在剑阁对峙,钟会很难打进去,差点退兵了。可这个时候邓艾竟然从阴平杀入了蜀汉腹地,而诸葛瞻无能,刘禅无胆,竟然直接宣布了投降,导致蜀汉在军队、国土都还未全失的情况下快速灭亡,令人惊讶。

  而关于蜀汉的灭亡,大家除了批评刘禅不加以抵抗之外,还对姜维指责颇多。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姜维改变了魏延的汉中防守策略,才使得钟会得以长驱直入,杀入汉中,将姜维大军牢牢的牵制在剑阁。如果钟会大军没有打进汉中,那么即便邓艾杀进蜀汉,姜维也可以及时回军救援。说到底,汉中的丢失就是姜维的责任!

  那么为何魏延守卫汉中,就能够抵抗住曹魏的进攻,而姜维守卫汉中,就没有这个能耐呢?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姜维能力不如魏延

  实际上魏延真正驻守汉中的时间,应该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算起,直到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北伐结束,因为之后魏延开始跟着诸葛亮北伐了,没有驻守在汉中,这期间总共是8年,也就是说魏延在汉中真正驻守的时间是8年。不过魏延虽然离开汉中,但是他的防守策略一直被后人使用,甚至在延熙七年(公元244年),王平沿用魏延的汉中防守策略,还打了一个漂亮的防守战,以三万军队击败了魏军十余万人,令天下震惊。所以说,从某种程度来讲,魏延的精神其实一直是留在汉中的,说魏延在汉中抵抗了曹魏40年,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到了蜀汉后期,姜维改变了魏延的策略。魏延的策略是拒敌于外,借助地利优势,坚决阻击敌人,不让敌军大部队杀进汉中腹地。而姜维的策略则是敛兵聚谷,收缩汉中兵力,将他们集中于汉、乐二城,放魏军进来。然后坚壁清野,困乏来犯之敌,等到敌人战线拉得太长,补给跟不上之时,蜀军再集中军队发动反攻,击败魏军。而等到魏军开始撤退,汉、乐二城的蜀军也可以趁势杀出,痛打落水狗。

  可以看到,姜维策略的目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杀伤敌军,只不过姜维没有考虑到的是,魏军数量相比于蜀军来说多得多,把魏军放进来了后,蜀军不一定能够吃掉或击败魏军,这样的风险其实比魏延策略的风险更大。事实也证明,姜维的这套策略最终并没有挡住魏军,反而是被长驱直入,杀到了剑阁,很多人也因此一直痛批姜维的能力不行,比不上魏延。

  二、蜀汉用人不当

  从结果上来看,姜维的这套策略失败了,被魏军给杀了一个底朝天,但我们其实并不能就因此说姜维的策略毫无可取之处。当时的蜀汉,北伐重心一直是陇西,汉中常年无战事,姜维只能抽调汉中的军队去参与北伐。而汉中守军被抽调走,魏延之前的那套策略就不好实施了,因为当地的守军数量完全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于是才有了姜维“敛兵聚谷”的策略。

  姜维在汉、乐二城各屯驻了五千士兵,以此作为据点,即便魏军杀入,短期内也拔不下这两个据点。而只要魏军深入,被成功地阻挡在阳安关,那两军就会进去一个战略相持的阶段,谁也无法彻底击败谁。等到魏军困乏时,蜀军再出兵进攻,则可取得大胜。

  事实上,姜维的这个策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从战事分析来看,汉、乐二城确实成功地挡住了魏军的进攻,并且一度坚持到刘禅投降之后,如果姜维那边能够挡住钟会的步伐,迟滞魏军的进攻,那姜维确实是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的。等到魏军撤退时,蜀军完全可以趁势反击!只不过姜维没想到的是,蜀汉朝廷用人不当,这两人成功地帮魏军瓦解了姜维设置的两条防线!

  姜维设置的第一条防线,是阳安关,姜维原本是准备在这里挡住魏军的。由于姜维实行的是坚壁清野的策略,所以魏军远道而来,是经不起长久作战的,他们的物资补给跟不上,要是攻不下蜀汉的城池或者关口,用不了多久魏军就会败退。而作为阻挡魏军的重要关口,阳安关防守严密,内部屯住了大量的武器和粮食的,蜀军原本就计划在此处挡住魏军,所以魏军短时间内其实是很难攻下这里的。

  不过俗话说得好,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守城将领蒋舒的投降,直接使得阳安关城门大开,魏军得以轻而易举的进入城内,全获蜀军辎重,这一下,钟会可以放心大胆的长驱直入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挡得住他了。可以说,正是蒋舒此人的无耻背叛,才使得阳安关被轻易突破。

  蒋舒原本是蜀国的武兴督,也算是一个高级将领了,但是后来他因为犯事被蜀国解除了职务,于是怀恨在心。蜀汉原本是派傅佥守卫阳安关,让蒋舒前往协助,充当副手。而蒋舒见魏军来攻,假意出城杀敌,事实上却直接率众出降,并给魏军出谋划策,专门攻击阳安关的守卫薄弱点,最终帮助魏军成功地拿下了关口。实在是想不通,蒋舒本身就是因为不称职,才被剥夺原来的官职,怎么会把他放在阳安关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蜀汉是怎么想的呢?

  第一条防线被突破,其实姜维还有第二条防线,这就是剑阁。只要钟会拿不下剑阁,时间一长,他只能退兵。而事实上,钟会和姜维相持许久,确实是没办法攻下剑阁,差点就撤军离去了。不过后来邓艾给出建议,他从阴平杀入蜀中,夹击姜维,这样就可以击败蜀军了,于是钟会一直在剑阁盘旋,不肯离去。事实上,如果没有邓艾这一招,估计钟会过不了多久,就会主动撤军,到时候魏延趁机尾随追杀,汉、乐二城的蜀军也趁机杀出,未必没有击败魏军的可能。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邓艾真的能从阴平小道杀进蜀汉,而刘禅派出的诸葛瞻,军事能力太弱,竟然没有挡住邓艾大军,还白白损失了成都平原上最后一支可战之兵。

  听闻邓艾杀到,刘禅派诸葛瞻率军抵挡,而诸葛瞻缺乏实战经验,进退失据,不仅没有抢先占领险要关口,更没有据城力守,反而是追求痛快,直接和邓艾在平原决战,结果被邓艾杀得大败,最终身死。说实话,要不是诸葛瞻父子为国死节,真的是可以好好的批评他一番,他的这一通操作,直接使得蜀汉众人被吓破了胆,在大军尚在的情况下,最终竟然选择了投降,可笑至极。而随着刘禅的投降,姜维坚守的剑阁防线,也彻底失去了意义,姜维再也没有机会击败魏军了。

  第三、刘禅投降

  其实这个第三点和第二点有点沾边,最终是刘禅的投降直接瓦解了姜维的坚守,刘禅如果坚决不降,那么这一战继续打下去,胜负犹未可知!而正是由于诸葛瞻的战败,使得刘禅被吓破了胆,当时蜀汉众臣讨论的竟然是往那里逃,而不是怎么坚守下去。最后谯周力排众议说服刘禅,使得刘禅选择了投降。而刘禅的投降,也标志着蜀汉的彻底覆灭,汉、乐二城的蜀军,听从刘备诏命出城投降,正式宣告着汉中的彻底丢失。

为您推荐

宋元襄樊猛兵五年:定南宋一战生死存亡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

2023-04-16 19:39

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联金灭辽?

  宋辽宣和幽燕之战之战前疑云  公元1115年,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击西夏,本来形势大好,但童贯急功近利强迫大将刘法攻击朔方,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法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宋军损

2023-04-16 19:37

宋明帝靠一支鬼军平定叛乱的力量是多少?

  据说公元465年12月,南朝刘宋王朝湘东王刘彧(439-472年)杀死了千夫所指的侄儿——前废帝刘子业,篡位登上皇位,史称宋明帝。  刘彧因性格极端内向、古怪,在皇族中声望特低

2023-04-16 19:36

为什么宋朝把皇帝称为“官家”?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为什么只有宋朝将皇帝称“官家”?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句话出自《湘山野录》,讲述的就是三皇时期,整个天下遵循的是公

2023-04-16 19:33

为什么宋朝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弱?这和重文轻武有关吗?

  对宋代重文轻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历史中就有着几百个王朝的建立,有游牧打猎的元代也有军事实力强悍的汉朝。而宋代作为

2023-04-16 19:31

宋代国策为什么重文轻武?国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对宋代国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北宋的叶梦在书中写道:宋太祖赵匡义在建国之初就立下了一块誓碑,历朝历代的皇帝才能够看得到,碑

2023-04-16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