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拥兵百万,命特殊的42天皇帝 - 三件坏事的决心来源
2024-01-18
更新时间:2024-01-18 21:46:01 作者:知道百科
李自成,一个名字让人们又爱又恨。作为明朝末年的领袖,他带领着拥兵百万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几百年的封建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短暂却骇人听闻的皇帝。然而,这位拥有特殊命运的42天皇帝却给中国带来了三件坏事,不仅给国家带来灾难,也为自己埋下了不幸的结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着他做出如此决心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文丨古往奇事说
李自成拥兵百万 为何却只做了42天皇帝,只因他好心办了三件坏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少有农民起义成功的,而李自成虽然本身不算是农民,但他的这次起义成功还是很有典型意义的。
尤其是当时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可以说对历朝历代都有吸引力,老百姓对李自成也很欢迎。
然而 在民间有着很高声望的李自成,拥兵百万进入京城之后,为何只做了42天皇帝,就灰溜溜的逃了出来呢?
说起来 这还真是让人无奈,一切只因为他迫切的做了三件好事,正是因为这三件好事,好心办了坏事。
那么 到底是哪三件好事呢?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说说李自成失天下的原因。
我们现代人一般都认为,李自成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他进入京城后骄奢淫逸,所以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其实这个理由未必成立。
因为即便是李自成在皇宫昏天黑地,他难道能够影响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吗?
实际上 他对普通农民的口号 政策并未变,或者说 就算是他想要压榨一下老百姓,以他只当了42天皇帝的时间,他也是没有机会干这事儿的。
所以李自成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大概率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不至于说他在皇宫里如何为所欲为,处在田里种地的农民 到处逃命的流民,就对李自成产生多大的怨气。
那么 既然如此 李自成何以失天下呢,实际上主要是因为他做了三件好事,这三件事可谓快意恩仇的好事,但是却犯了策略上的错误,导致他最终失天下。
他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打击报复明朝灭亡的真正元凶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现代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
大家都清楚明朝之所以灭亡,并不是因为后金有多强,也不是因为灾情多厉害,而是因为明朝内部官员的问题。
实际上 不论是流民问题还是后金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些文官集团一手造就出来的。
明末虽然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天灾,但如果国家能够正常调度,其实是可以度过粮食难关的,因为粮食减产的主要是西北地区。
而东南一带 南方的粮食产量都还不错,保证全国的粮食供应也大差不差,外加还有越南等国粮食可以购买,只要保证西北老百姓饿不死,他们也不会起来造反作乱。
但是 东南沿海的官僚们不纳税,而且还道德绑架皇帝不许对他们收税,皇帝一对他们收税,他们就说皇帝‘与民争利’,其实这不是什么与民争利,而是‘与官争利’。
皇帝无法从官僚这里收税,就只能去向普通的老百姓征收赋税,这才造成了粮食问题的大爆发。
而后金一开始也并不想取代明朝,他们也根本没有实力取代明朝,之所以后金后面快速发展,与明军这边官员们‘送装备’有很大关系。
他们要么偷偷的与后金做军火走私,比如袁崇焕之死就有这个原因,要么干脆故意打一些败仗,把武器装备扔给后金,这样 辽东局势越来越烂,他们就可以越来越多的争取朝廷经费。
这一点 其实当时的老百姓也很清楚,尤其是李自成团队里面的人,他们知道皇帝不想害他们,害他们走投无路的是谁。
当李自成所部打进北京城后,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亲自审问首辅魏藻德,问他为什么作为首辅不能治理好国家,魏藻德说这都是因为崇祯帝昏庸。
这个时候刘宗敏大声呵斥他道,‘你做官三年就升为首辅,崇祯哪里对不起你 竟敢诬他为无道昏君’。
因为这些起义军他们也很清楚,哪怕是在他们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崇祯皇帝还给大臣们下旨说,‘贼亦赤子’,要他们不要滥杀起义军,这样才有了李自成他们的发展壮大。
所以 皇帝不想害死他们 那么是谁想害他们呢?底层的老百姓不知道 但李自成 刘宗敏他们是知道的。
因此 他们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对明朝那些官员进行了疯狂的打压迫害,尤其是刘宗敏 他为了筹集军费,就找那些明朝文武百官要钱。
这事儿之前崇祯也干过,但崇祯是客客气气的借钱,文武百官都说自己家穷,刘宗敏就不一样了,直接大刑伺候,一时间捞出数以千万计的白银。
但是那些明朝的官员们也就吃了大亏,这件事情站在当时普通百姓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快意恩仇,报复了真正迫害他们的那群人,但是却动摇了李自成统治的根基。
因为这帮文武百官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却在全国各地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李自成对他们大刑伺候 他们肯定要推翻李自成。
而李自成做的第二件快意恩仇的好事则是,对那些两面派的军阀们大动干戈这个最典型的就是吴三桂了。
实际上 明末并非军队没有战斗力,而是明末许多军队将领都做起了军阀,他们对于朝廷的命令都是选择性的接受,但是对于朝廷的钱却是照单全收,吴三桂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其实他部下战斗力不弱,如果真的好好打后金,是可以打出成绩来的,而且 在李自成围攻北京城时,崇祯皇帝亲自下令让他过来保护都城。
然而 作为一个典型的两面派,吴三桂这个时候打起了马虎眼。
因为他觉得崇祯可能给不了自己什么了,自己要是这个时候跑过去跟李自成拼命,似乎也挣不到什么好处,倒不如观望一下,所以他迟迟不肯前去,只是在北京城附近远远的观望。
这就导致了最终北京城被起义军攻破,这些两面派不仅仅对皇帝不忠诚,他们对起义军的主体人员,也就是普通的底层老百姓也不好。
比如说当年崇祯让军队镇压起义军时,其实是要求明军尽可能保证普通老百姓性命的,甚至那些起义军只要愿意投降,崇祯帝也是让他们活下去的。
但是 等到那些地方军阀执行的时候,这些东西就直接变了样,正所谓匪过如梳 兵过如剃,说的就是当时明军在地方上的形象。
他们路过一个普通村庄,行为比起义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正是因为他们大量的让老百姓无家可归,所以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们,只好加入到李自成的部队当中来。
所以 李自成他们对吴三桂这样的两面派,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其实当时吴三桂是想要投奔李自成的,他还主动与李自成这边有过联系。
当然 估计他要求的条件比较高,但是李自成在对待吴三桂的态度上,就没有那种‘礼贤下士’的味道了。
虽然吴三桂也不是啥贤良,但他毕竟是一方巨头,可李自成不仅仅对他不冷不热,而且还让人抓了吴三桂的父亲和小妾,最终甚至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吴三桂。
这样的行为站在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角度看,显然也是一件正义的事情,是一件快意恩仇的好事,但是站在策略的角度看,显然是李自成又犯了一个错误。
因为他把吴三桂推到了多尔衮的一边去,最终导致了他在山海关大战当中的全面失败,以及促成了他这个皇帝的倒台。
而李自成做的第三件好事,就是他把矛头一致对外实际上 当时多尔衮也没有完胜中原的信心,他们其实也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毕竟 后金才多大点儿地方,加上各种奴隶人口,也比不上明朝的一个南直隶,之所以后金能够在明朝辽东打出声势来,主要还是靠那些明朝的官员们撑场面。
但是 对于出身于底层的李自成来说,他显然也认为不能与后金妥协,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苦难生活,不仅仅是因为朝堂上的官僚 地方上的军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辽东的后金,因为后金连年入侵大明国土,所以他们不得不上交沉重的辽饷,而且 李自成自己曾经也干过边军,所以他心里估计也是有些家国情怀的。
因此 在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之后,他就没有笼络辽东的多尔衮集团,这导致了他后面被多尔衮袭击,并且最终失去了皇帝宝座。
实际上 李自成只要改掉这三点,他不说完全统一天下,保住一个小朝廷肯定没问题,历史上也有一个朝代完全与李自成相反,做了李自成那些没有作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唐朝了。
唐朝建立之初,就把隋朝灭亡的罪过全部推给隋炀帝,然后对隋炀帝手下的臣子大加封赏,赢得了这些世家门阀的绝对支持。
然后对于那些军阀两面派,李渊 李世民也比较宽容,只要愿意投靠自己就行,没必要对他们进行道德谴责。
所以这些军阀们也都纷纷归顺了唐朝,最重要的是李世民与突厥人结盟,甚至还向突厥人称臣纳贡,虽然这只是个短暂过程,但确实有那么一段时间,唐朝是向突厥方面纳贡 服软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突厥短时间内没有攻击唐朝,使得唐朝度过了一开始的困难期。
不过 唐朝的老百姓是否支持唐朝呢?其实这个就真的不一定了,因为就在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完——
以上就是李自成:拥兵百万,命特殊的42天皇帝 - 三件坏事的决心来源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李自成:拥兵百万,命特殊的42天皇帝 - 三件坏事的决心来源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