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已亡一百多年,为什么清东陵仍有守陵人?他们的工资由谁支付?

更新时间:2023-11-29 20:38:01 作者:知道百科

大清帝国灭亡已逾百年,然而,清东陵依然有无数守陵人奉行着各自的职责。这些守陵人坚守在大清帝陵的岗位上,维护着这个历史遗迹的安宁和尊严。然而,对于他们的工资来源却鲜为人知。他们是靠什么获得报酬的?是政府、还是清室的后裔?这个充满谜团的问题让人不由得思索。

费希特说过,信仰决不是知识,而是使知识有效的意志决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有了信仰,我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且饱满。

清东陵,封建帝王陵墓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虽已经过去了百年,但这里每天还有一群人在守护着它。

清东陵虽然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个王朝落寞的见证者,虽然清王朝终结后它再无用途,但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没有忘记它,更有那么一群“守陵人”在为它擦拭风雨,为它清扫四季浮尘。

清东陵的常驻客

1912年,清废帝溥仪被迫退位,宣告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彻底覆灭,中国开始进入近代史时期。

清朝是满人执政,少数民族对于祭祀和丧葬看得尤为重要,而且封建社会非常注重“风水”,作为帝王的陵寝,在选址等问题上,格外考究。因为在帝王“家天下”的思想看来,陵墓选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子孙后代能否接续统治,能否牢牢抓住皇权。

而清东陵的高规格,是没有人质疑的。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数据: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之后又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整个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和众多皇后后妃,其中还有慈禧太后也都安葬在此。

康熙皇帝之前,还没有“守陵人”这个职业,因为当时帝王的陪葬品除了金银细软,还要活人“殉葬”,陵寝大抵是不必人工守护。

康熙大帝时,“人殉”被废止,转而让嫔妃、太监或者是宫女前去守陵。殉葬制度向来被人们所诟病,毕竟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有违人性。所以,随着康熙废除活人陪葬制度,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赞誉。

废除陪葬,最终让活着的人守墓,这不得不说是古代帝王进步的表现。这些守陵人的主要职责除了要看护好陵墓里的贵重物品之外,还要替墓主人打扫墓园,还有日常的祭祀,以此确保陵墓主人不被遗忘。

对于守陵人的选拔也非常有讲究。毕竟是服务清朝的先人,所以这些守陵人的出身也有严格的限制。一般来说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由官员选拔,经过各种考核后,为他们封官加爵,给他们俸禄,让他们去看守皇陵;另一种是被贬官员。

无论是哪一种,清东陵的守陵人必须是八旗弟子中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中的一员。而且他们体格要健壮,甚至还要身怀武功,这也是为了考虑清东陵的安全。而之所以在“三旗”中选,也是为了皇家血统的纯正,泽披后世。

守陵人的工资谁来给

一开始的时候,“守陵人”是个香饽饽的行业。主要原因是,朝廷给的待遇优厚。守陵人也是个组织,毕竟诺大一个清东陵,没有一定数量的人来看护,肯定是不安全的。

由于这些人身份高贵,所以无论是首领还是普通的守陵人,都会被封官加爵。据史料记载,守陵的首领为武秩正三品,其他的普通侍卫,也可以做到正七品。要知道,当时的县丞也不过是七品,所以,这些守陵人的爵位算是诱人的了。与之对应的工资,自然也会同级享受。

而且我们知道,这部分人不但勇武而且身体健壮,并且拥有一个庞大的守陵队伍,因此清东陵的安全是完全可以保证的。日常工作,无外乎就是打扫一下卫生,做好日常祭祀,园区内外巡逻罢了,算是清闲的岗位。

很明显,这部分人的工资薪水也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发放。据史料记载,出身于满族正八旗的俸禄每人每年就有24两,如果换算下来,年薪达到150万。对于这样的待遇,莫说是清代,就是放在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愿意“穿越”回去。

在清东陵建造的同时,皇家还建造了许多营房,并附带设立了很多管理部门,使得这部分衣食无忧。而且“守陵人”属于世袭制,一旦被选上,世世代代都会享受这样的优厚待遇。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时间来到晚清时期,因为割地赔款,加上统治者的腐朽,最终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国库入不敷出,守陵人的待遇被大大缩减,他们生活状况也大不如以前。

直到溥仪退位前,他向民国政府提出条件,每年向满清贵族提供四百万两用以生活,这些钱当中,就包括守陵人的工资。

民国政府接管了这些守陵人,他们园区附近设立学校,建立适宜居住的生活场所,他们将陵区外的土地进行分配,让守陵人可以自食其力。

民国后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守陵人的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守陵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陵园,开始寻求其他出路。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坚持留了下来,因为在这些人看来,既然选择了坚守,就必须走下去,他们相信困难也只是暂时的。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2年,考古人员为了挽救古迹和陵墓,他们来到清东陵进行专门的考察。而坚持留守的守陵人,正式被政府接管,他们这才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清东陵见证了清朝的兴盛和衰弱,而那些守陵人更是薪火相传,让这座肃穆的古建筑得以保护,对于保护古建筑古文化,他们功不可没,更让人钦佩不已。

选择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世世代代去做同样一件事。这些守陵人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最可贵的是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仰,这是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精神。在他们看来,他们守护的不是冰冷的陵寝,而是有着厚重历史文化传承的宝库,而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何其弥足珍贵。

如今,守护清东陵的后代聚居的地方已经成为东陵守护乡。后人也已经有两万多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已故的清朝先帝们,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也应该感谢这些守陵人,更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的陵寝不被打扰,更有那些守陵人护佑他们左右。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以上就是大清已亡一百多年,为什么清东陵仍有守陵人?他们的工资由谁支付?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大清已亡一百多年,为什么清东陵仍有守陵人?他们的工资由谁支付?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体育总局介入:揭示饭圈行为真相,坚决抵制恶劣现象!

近日,体育总局宣布将介入对饭圈行为进行调查,以揭示其中的真相。饭圈作为一种独特的社群现象,不仅带动了明星粉丝文化的繁荣,也暴露了一些恶劣的行为现象。一些饭圈粉丝过度追

2023-11-29 14:18

人民日报称全红婵粉丝为体育饭圈,引发网友不满,欲“转变心态”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全红婵粉丝为体育饭圈,引发了众多网友的不满和争议。很多粉丝认为这一称呼带有贬低和歧视的意味,认为自己只是喜欢偶像的正常行为,并不属于所谓的“饭圈”

2023-11-29 13:31

邓亚萍谈吴艳妮:运动员成绩应是最重要的,网红化是否妥当?

近日,邓亚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吴艳妮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邓亚萍认为,一个运动员应该以成绩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而过度追求网红化是否妥当仍有待商榷。这一观点引发

2023-11-29 13:00

体育圈抵制饭圈文化:突破传统的追星痴迷与泛娱乐化

现今的体育圈正在积极抵制饭圈文化,这种追星痴迷与泛娱乐化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阻碍真正体育精神传承的现象。饭圈文化将焦点从运动本身转移到了运动员的个人魅力和娱乐价值上,使

2023-11-29 12:14

怎样避免竞技体育遭到“饭圈化”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竞技体育也逐渐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饭圈化”。这一现象指的是球迷将对某个运动员或球队的偏爱凌驾于对比赛本身的关注之上。这种现象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023-11-29 11:58

体育界其他领域也存在“饭圈化”现象,引发媒体呼吁改变

近年来,体育界也逐渐出现了“饭圈化”现象,不仅仅是音乐、电影等领域。越来越多的球迷和体育爱好者不仅关注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更追随其私生活和日常动态。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频

2023-11-29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