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战后,为什么其他几个国家不趁机打压秦国?

更新时间:2023-04-09 18:51:01 作者:知道百科

  长平之战是决定战国命运的一场大决战,以白起为统帅的秦军,战胜了以赵括为统帅的赵军。在这场战役中,白起将俘虏的四十万赵军俘虏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未成年的小兵放回去报信。但是,这场战役,秦军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史书上记载,秦军也死亡过半。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其他的五国没有坐收渔人之利,发动对秦军的攻伐呢?

  一、秦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策略在战国中是最出色的。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由战国的特点决定的。秦国之所以能够灭掉六国,除了秦国的国力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国国家战略和外交策略要远高于其他六国。

  秦国的国家战略就是统一天下,为此,秦国的十几代国君一直就朝着这一目标努力。长达上百年的时间里,秦国确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并毫不动摇的朝这个方向前进,这种力量是极其可怕的。反观其他六国,此起彼伏,互相征伐,可是哪个国家都没有长期的打算。就这样,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大,而六国的势力越来越小。

  在外交上,六国的外交家也看出了天下的关键,于是以苏秦为首的外交家提出合纵,以六国之合力对抗秦国。而秦国则以张仪为代表的外交家提出连横,打散六国的联合,对六国各个击破。最终,还是连横战胜了合纵。这是因为连横以秦国为主,行动坚定灵活。而合纵则是六国联合,这些国家之间都有着利害关系,各怀鬼胎。一旦出现矛盾,就四分五裂。因此,在外交策略上,六国也落了下风。

  二、长平之战中赵国的作为犯了战国的大忌。

  具体到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里,赵国的所作所为犯了大忌。这场战役,在没有开始的时候,赵国就落了下风,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赵国接收上党,是不义的行为,完全打破了战国时的外交惯例,遭到了其他五国的一致反对。上党本身是韩国的领土,因为韩国的失败,被迫割让给秦国。但是,韩国上党守冯亭为了挑起赵国和秦国的争端,故意将上党献给了赵国。

  从这一件事来说,赵国接收上党是完全违背外交惯例的。上党本身是韩国割让给秦国的领土,跟赵国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而赵国由于利欲混心,不顾秦国和韩国的外交协议,强行占有了它。这在战国时期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如果纵容这样的事情发生,会给各国将来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赵国便被各国孤立了起来,它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

  由于《史记》的作者的倾向性,我们对秦国扣押楚怀王,张仪欺诈楚国等不义之举都义愤填膺,可是,将心比心,赵国强占秦国的战利品不也是不义之举吗?公然违背战国的国际之间的惯例,还想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估计连韩国都不会站在赵国的一边。

  三、秦国占据了外交的先机。

  再加上,在这场战役前,秦国也做了周密的部署,针对其他五国,秦国分别做了外交工作。在这五国中,齐国遭受过六国联军的攻击,国力衰弱,对其他的国家心怀怨恨,不参与其他国家的纷争。韩国被秦国实力压制,唯秦国之命是从。燕国是实力最小的国家,又隔着赵国,也不参与。

  剩下的就只有楚国和魏国。楚国是个大而虚弱的国家,它被白起打败,将国都东迁,惊魂未定,根本不敢和秦国为敌。最后剩下的魏国一个国家,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经连续给了它沉重的打击,它一个国家更是不敢对抗秦国。

  这样,赵国在外交上已经无可救药,再加上秦国声张如果有国家帮助赵国,秦国就转移兵力去攻打它。在道义和实力面前,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去救赵国。

  四、秦国当时还有余力。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的损失也很大,当时秦王和白起谈论说“秦国疲敝,国内空”。白起率领的军队也死亡过半,不敢虽然如此,秦军还是有余力的。当时白起兵分两路,就准备打下邯郸,灭了赵国。只是因为范雎的阻拦,才给了赵国苟延残喘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国家都各怀鬼胎,它们也是从自身的考虑出发,来决定国家下一步采取的行动。在长平之战胜利的震慑下,各国谁都不敢、也不愿意出头去挑战秦国。

  在各国的战略里,一个强大的秦国是大家的威胁,而一个强大的赵国也并不是大家的福音。赵国也是一个极有侵略性的国家,它在胡服图强之后,对四周的国家进行了侵略。连岁月悠久的中山国都灭亡在它的手中。如果赵国战胜秦国,取代秦国的地位,对关东各国的威胁要比秦国还要大、还要直接。

  因此,在其他国家的心中,最好是秦国和赵国两败俱伤,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各国既不会插手秦赵的长平之战,但是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其中一方被另一方灭掉。所以,在秦军消灭赵军之后,秦王停止了白起的军事行动,各国也就不去参与进去,大家相安无事。

  五、其他国家干涉秦赵战争的时机未到。

  如果其他国家在这个时候对秦军采取军事行动,会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道义上的问题。秦国是为了自己在上党的利益作战,名正言顺,有着正义的名分。其他国家参与名不正言不顺,在道义上理亏。

  二是没有打败秦军的把握。秦军有名将白起率领,秦军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得胜之军,士气高昂。在白起的军事生涯里,他多次以少胜多,魏、韩这些国家都被他以极为悬殊的兵力打败,可以说是对白起闻风丧胆。有白起在,其他任何国家自问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三是赵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秦军还没有对赵国进行最后的攻击,这个时候出兵对秦国发起军事行动,实际上是替赵国去抵挡秦军的攻伐。白白损失自己的兵力,而让本来该受秦国攻打的赵国坐收渔人之利。在那个权谋玩得娴熟的时代,谁也不会去做这种出力不落好的事情。

  所以说,在长平之战后,各国权衡利弊,终究还是认为参与秦赵之间的战争,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参与进去。

  结语:

  长平之战后,秦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自身的损失也很大。当时其他各国没有参与进来,对秦国采取军事行动,主要有道义上、实力上和战略平衡等几方面的考虑。在当时,参与战争的时机并不成熟。

  在一年后的邯郸之战中,这个时机成熟了。秦国的衰弱已经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秦军长期攻打邯郸不下,损失惨重,而白起又因病不能指挥作战,这一切都削弱了秦军的实力。再加上秦国要灭掉赵国,也给大家带来了直接的威胁。由于唇亡齿寒,迫使关东各国组成联军,一举打败了秦军,扭转了关东的形势。

以上就是长平战后,为什么其他几个国家不趁机打压秦国?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长平战后,为什么其他几个国家不趁机打压秦国?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帝汶巨蜥属于什么品种?生活习惯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对帝汶巨蜥有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帝汶巨蜥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帝汶巨蜥品种简介  帝汶巨蜥  帝汶巨

2023-04-09 17:51

为什么王安石两次遭遇罢相?为什么熙宁变法以失败告终?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了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后世称之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伟大的理学

2023-04-09 17:51

刘备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是什么?他错过了哪位贤者?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023-04-09 17:43

为什么古代将领会形成肥胖而强壮的身材?这与当时的审美观有什么关系?

  在一些影视剧和相关书籍的影响下,在我们想象中的古代骁勇善战将领的形象是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手握长枪,横扫千军,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并不是如此。感兴趣的小伙

2023-04-09 17:34

若刘备统一三国,他将如何处理有功之臣?

  历史上屠戮功臣的皇帝很多,最出名的当然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人都是开国帝王,他们屠戮功臣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稳固江山。因为在得到天下之后,那些谋臣猛

2023-04-09 17:27

司马懿真的只靠3000名士兵就成功了吗?

  喜欢三国历史的肯定对冢虎司马懿有着很深的印象,这个人在老版三国中被描写成老奸巨猾,隐忍了大半生成为了窃国大盗,不过要细说司马懿到是没有窃国,那都是后人干的事,但是

2023-04-09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