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并没有器重赵云?与赵云的个性有什么关联?
2023-05-02
更新时间:2023-05-02 10:36:53 作者:知道百科
很多人都知道,刘备是个善用人才的君主。惜别徐庶、三顾茅庐而请诸葛亮出山,甚至于将江山都拱手让与他人。可是,把兄弟放在亲人之上的刘备为什么不重用子龙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子龙长相帅气、武功高强。身骑白马,一身盔甲,大杀四方,是无数人心中的“男神”。当然,他和刘备之间的感情也让世人称羡不已。
子龙很早就跟随刘备征战四方,两人互视对方为知己,情同手足。子龙也十分忠诚并且多次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刘备信任,赵云在长坂之战中,为了救刘备的夫人和儿子,赵云降了曹军。有人向刘备告状,而刘备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手戟向告状之人丢去,说:“子龙不会弃我而去的。”
纵观历史,子龙虽是有勇有谋、能力非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并没有像诸葛亮、许靖一样封高官。
一、与子龙的性格有关
据史料记载,子龙是一个为人正直、淡泊名利、正义凛然的人,不顾个人私利,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为黎明百姓着想。益州平定时,刘备想把攻占的土地和房屋分给诸将,这时候子龙站出来反对。
子龙认为天下未定,不应该先封赏将士,更是引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来劝谏刘备。刚刚结束战乱,百姓民不聊生,他提出应该把土地和房屋分给贫苦的百姓,让百姓恢复生产,然后再让百姓服兵役,纳税,安定百姓。
子龙廉洁自律,一心为民,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但是刘备军大多是粗人,烧杀抢掠乃是常事,子龙此举肯定会得罪不少达官重臣。
自古正义之人容易引来小人妒忌、坑害,而且子龙也是个实实在在的直肠子,做人处事没有一点心机可言,不懂得说话绕弯,缺少变通能力。
而官场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危险重重。刘备也清楚子龙性格,了解他的为人,觉得子龙不太适合在官场生存。子龙虽然心思单纯,说话直,但他并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莽夫。相反,子龙足智多谋、智勇双全,所以刘备一直让子龙充当“保镖”的角色,此举可能也是保护子龙的一种手段。
二、直言劝谏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志士赤胆忠心、清正廉洁却不得善终。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之情止乎于礼,和皇帝说话最讲究一个人的“情商能力”,否则稍有不慎就会人头不保。
据史料记载,关羽被任命镇守荆州,但是却被吴国的人害死,重感情的刘备不顾一切一心想给兄弟报仇,夺回荆州。但是子龙清楚国贼乃是曹丕不是孙权,若皇帝执意要舍魏取吴,一定会对大局不利。
可是,刘备此时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满腔忧愁,势必要报仇雪恨。子龙却前来劝谏刘备不要举兵伐吴,大敌当前应以国家为重,不要为了一己私心坏了大事。
刘备本来就心气不顺,子龙作为他的左膀右臂非但不支持他反而持反对意见,这难免不会让他心生隔阂、心有不满。毕竟皇帝是一国之主,一般都不喜欢自己的手下与自己对着干,更何况关羽与子龙也是好兄弟,很早就一起随刘备打天下,出生入死。
兄弟被仇人杀死却不报仇,这极有可能会让刘备对子龙心生失望,不再重用。就像现代职场中大多数领导都喜欢小员工对自己言听计从、巴结奉承,那些喜欢给老板“对着干的”或者与老板持相反意见的,往往不受待见。
三、威胁少主
子龙赤胆忠心,一心追随刘备,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无数次化险为夷救刘备与危难之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这样一个人才不应该是君主之喜吗,何来威胁一说呢?
这还得从他的第一任主子说起,众人皆知子龙最开始是追随公孙瓒,不过是后来才舍弃公孙瓒转而去投靠刘备的。子龙心怀天下黎民百姓,志在匡扶社稷,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公孙瓒在实际上也不算仁义之君,子龙为什么会去投靠公孙瓒呢?
因为当时公孙瓒着力打击乌桓等北方游牧及黄巾军起义,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种平乱,维护国家稳定。同时,子龙也认为公孙瓒是一个心系国家与百姓的明君。
但是后来子龙发现公孙瓒和他理想中的君主很不一样,公孙瓒并不体恤百姓,反而坚持利益之上、用人唯亲、烧杀抢掠、滥杀无辜,子龙肯定不会继续再为公孙瓒卖命。后来,子龙因为兄长去世,便回家乡守丧,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公孙瓒那里。
而反观刘备与子龙一见如故,志投意合。刘备也是儒家文化的信奉者,施行仁政,坚持伸张正义,子龙看到了刘备身上的闪光点。正是这些闪光点让子龙欣赏不已,甘心卖命。
子龙侠肝义胆,坚持国家利益之上,以民为本。投靠刘备是因为刘备是个开明的君主,刘备也担心他死后,万一后人的想法与作为和子龙坚持的理想不一样,子龙也可能投靠他人,毕竟不可控因素太多。
而且,子龙心系黎民百姓,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深受重用再功高盖主,这对皇权来说将是一个很大威胁。
总结
史料上虽然并没有关于刘备告诫后人不重用子龙的言论,但他确实没有担任重职。原因众说纷纭,时代的后来者也很难去完整、正确的分析出子龙不受重用的原因。
也许刘备深知子龙正直敦厚,对他没有委以重任,可能实则是一种保护。常言道,有大权者身边容易围绕一些“小人”。
但是,切不能用现代的思维去分析古代的思维。毕竟,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原因可能难以揣测。但不可否认的是子龙是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人,可能他不被重用的原因与忠诚和能力无关,只是未生在逢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