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近200年内为何先后四次迁都?

更新时间:2023-07-21 10:24:03 作者:知道百科

韩国在近200年内为何先后四次迁都?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何在近200年内,先后四次迁都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

  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因为种种原因,几乎都有迁都的情况。比如大家熟悉的魏国,曾经定都安邑,后来迁都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再比如赵国这一诸侯国,在定都邯郸之前,先后在晋阳(今太原)、中牟(今鹤壁)定都。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韩国,和魏国、赵国一起瓜分了晋国,所以并称了三晋。

  首先,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和魏国、赵国一样,韩国君主的先祖,曾是晋国的卿大夫。在周朝时期,卿大夫拥有自己的封地。对于韩氏来说,被晋国分封到韩原(今陕西韩城),这可以视为韩国的第一个都城。到了春秋末期,晋国的君主已经没有实权了,类似于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只能说是一个傀儡君主了。在此基础上,韩氏需要和魏氏、赵氏等卿大夫争夺晋国的城池。对于韩原这一都城来说,在地理位置上偏向于秦国,也即不在晋国的核心区域。

  众所周知,晋国的核心区域,在今山西省一带,山西省的简称也是“晋”。因此,韩氏选择将都城从韩原迁往平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平阳这一城池,主要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平阳依山傍水,又靠近晋国的核心区域,十分有利于跟赵氏、魏氏抢夺资源。在春秋末期,晋国的卿大夫不止魏氏、韩氏、赵氏这三家,所以,韩氏的这一迁都,不仅能够争抢资源,也有助于提升自己在晋国内部的地位,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下出局。

  二、从平阳迁往宜阳

  公元前424年前后,也即三家分晋的过程中,韩国将都城从平阳前往宜阳,宜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相对于平阳,宜阳地处中原的核心区域。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是因为晋阳之战后,伴随着智氏的灭亡,晋国内部已经形成了魏赵韩三足鼎立的格局。换而言之,晋国被彻底瓜分,已经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韩国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争夺晋国的城池,而是尽快逐鹿中原,在中原的核心区域,也即今河南省一带站稳脚跟。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时期,今河南省一带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比如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就东迁洛邑,也即迁都到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所以,韩国也选择迁都到这一区域,有助于获得更多的人口,吸引更多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韩国后来不在宜阳定都了,不过,宜阳依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比如秦国和韩国就爆发了宜阳之战。宜阳之战中,秦军依靠强大实力,连续作战,最终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

  三、从宜阳迁往阳翟

  到了公元前408年前后,韩国再一次迁都,这一次是将都城从宜阳迁往了阳翟(今河南禹州)。对于阳翟这座城池来说,地处伏牛山脉和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贯穿其中,这无疑是适合定都的地方。在古代历史上,很多朝代都选择定都在靠近河流的地方,这不仅是为了获得水源,也是河流附近的农业条件比较好。在战国时期,韩国之所以迁都阳翟,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因为早在夏朝时期,阳翟就曾是都城,拥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城池,阳翟是比较繁华的。

  另一方面,或许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因为阳翟靠近郑国,在战国初期,韩国的重要目标就是吞并旁边的郑国。韩灭郑之战是战国时期一次重大的兼并战争,韩国通过多次进攻消灭了具有悠久历史的郑国,国力迅速上升,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当时韩国地处黄河中游地区,东部、北部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因而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对此,韩国只要消灭郑国,扩大自己的疆域,这样才能奠定自己战国七雄之一的地位。反之,如果韩国无法吞并郑国,也很难继续和秦国、魏国、赵国、楚国、齐国等大国相抗衡。

  四、从阳翟迁往新郑

  最后,根据史料的记载,公元前385年,韩国攻克郑国的阳城。公元前377年韩哀侯继位后,灭亡郑国的时机已经成熟,韩哀侯便在公元前375年举兵攻克郑国都城新郑,并迁都到新郑。韩灭郑之战最终以郑国灭亡为结果结束。对于韩国来说,在消灭郑国之后,将都城从阳翟迁往新郑,也即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一带。按照介绍,新郑市地处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地貌。山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

  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阳翟,新郑作为都城,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况且,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长期定都在新郑一带,这让新郑这座城池的人口比较密集,农业、手工业也比较发达。从这一角度来看,新郑作为都城的条件更加优越,所以韩国最终选择定都新郑。总的来说,在200年左右的时间内,韩国先后四次迁都,从而和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秦国、燕国等诸侯国相抗衡。

为您推荐

郑仁泰为何不被李治重用,尽管他是李世民的心腹将领?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每个成功的武将都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而来,而每次战役即便大获全胜,己方也免不了大量士兵的伤亡。但是对很多士兵来说马革裹尸就是他

2023-07-21 10:09

战国时期各国粮食来源如何?

  之前我们讲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多次都是因为粮食问题而不得不退兵的。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军队是非常缺粮食的。缺粮不仅仅是蜀国的情况,其实在魏国还有吴国,他们也

2023-07-21 10:06

康熙南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对康熙南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667年,14岁的康熙皇帝宣布亲政,正式执掌朝政大权。  “当家才知柴米贵。”康熙皇帝亲政之后,

2023-07-21 10:06

朝鲜历史简介

1. 朝鲜半岛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痕迹。公元前2333年,朝鲜半岛出现了三神五帝时代,开始了封建王朝的历史。2. 公元前108年,朝鲜半岛被汉朝统一,成为汉朝的...

2023-07-21 09:47

引以为流觞曲水中流的意思

1. 引言“流觞曲水中流,岁月如梭东流”,这句话出自唐代杜甫《曲江》一诗。其中“流觞曲水中流”这句话被人们广泛引用,意思是形容美好的时光像饮酒一样匆匆流逝。今天我们来深入探究一...

2023-07-21 09:49

傅善祥为何加入天平天国并沦为玩物?

>  你知道傅善祥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开创至1906年清朝废除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期间为封建王朝培

2023-07-21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