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被认为是毒杀光绪的最大嫌疑人?
2024-05-22
更新时间:2024-05-22 21:33:02 作者:知道百科
慈禧作为清朝最后一位执政皇后,一直备受争议和质疑。她的强势和专制举措让人们对她的权力和手段产生了疑问。而在光绪皇帝突然去世后,慈禧被质疑是毒杀光绪的最大嫌疑人。许多历史学家和研究者认为,慈禧为了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权力地位,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因此,她被认为是光绪之死的幕后黑手。
光绪皇帝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对于这个事,2008年国家组织了一个由历史学家、北京市公安局的法医、电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光绪死因研究课题组”,对清皇陵里的光绪的尸体,进行了检验。结论早就有了。
课题组在电子显微镜下,研究光绪头发内部的砒霜含量
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被砒霜毒死的,这个检验技术在2008年的时候,早已成熟,所以,“光绪死因研究课题组”的科学研究结论,是基本可信的。
我们有一些历史学者,用清代档案里面的“光绪病重”、光绪“脉象微弱”等文字,去对抗“光绪死因研究课题组”的科学检验报告,我认为是软弱无力的,道理很简单:检验报告的证据力,优于历史资料的证据力,正如在刑事案件中,法医报告的证据力,优于人证和口供,这些都是司法实务的常识。
换句话说,科学研究报告,或者说法医报告,不是说不可以质疑,但是,要质疑的话,你需要拿出更权威的科研报告、更权威的法医报告去质疑,而不是拿历史文字资料去质疑。
课题组打开帝陵棺木时,发现的光绪遗体
须知:“光绪死因研究课题组”对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并没有利益冲突,不存在检验造假的动机,如果“光绪被毒死”的法医验尸结论不可信,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中国所有经过法医验尸的命案判决书,都不可信?这样抬杠,就陷入了胡搅蛮缠的误区了。
好了,我们不浪费笔墨,我们现在推定:“光绪被毒死”是事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到底是谁毒死了光绪?
课题组对光绪皇帝的头发进行化验
其实,毒死光绪的最大嫌犯,就是慈禧,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认同这一说,但是,为什么是她?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慈禧是最大嫌疑人
理由之一
第一个理由,就是作案时间。
是的,作案时间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光绪皇帝死于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11月15日,也就是光绪死的第二天。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不是慈禧毒杀光绪,假如慈禧不想杀光绪,而是有某个第三人毒杀了光绪,例如说老冯是凶手,那么,对于我来说,存在一个“什么时候动手”的抉择问题:
选择之一:赶在慈禧太后死亡之前,毒死光绪。须知:慈禧死前一两天,仍然神志清醒,能说话。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毒杀光绪,而且太后不想杀光绪的话,那么,我毒杀光绪之后,太后未死,她必然会下令严查,结果,我会被捕,我会丧命。
选择之二:当时慈禧太后已经病重,因此,我耐心等几天,等待太后咽气,然后再杀光绪,可以免受太后的追究,这里有一个逻辑:既然我有能力在太后没死之前毒死光绪,那么,我同样有能力在太后死亡之后,毒杀光绪,或者刺杀光绪。
好,我们假设有一个第三人毒杀光绪的话,哪个选择合理?
答案是:选择二合理。选择一不合理。
如果我要杀光绪,我会耐心等待太后咽气,然后立马动手,那样我才安全。除非我疯了,否则,我不会赶在慈禧太后死亡之前,动手毒死光绪。理由很简单:我害怕太后下令抓我。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光绪确实是死在慈禧之前,所以,逻辑推理告诉我们:第三人毒杀光绪,完全不合理,完全不合逻辑,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是慈禧太后下令,毒杀了光绪。
在历史上,这一类事情有很多先例,我举两个例子说说:
例一:胡汉民讨厌廖仲恺很久了,但是一直不敢动手,等孙中山逝世之后,胡汉民才敢动手,为什么?就是因为害怕被孙中山追究。
例二:嘉庆皇帝做皇子的时候,就很讨厌和珅,但是,嘉庆的爸爸乾隆没死,嘉庆就是不敢动手,乾隆死了第三天,嘉庆就对和珅动手了,逮捕,抄家,下狱。
总之一句话:第三人在慈禧咽气之前对光绪下毒,是不合逻辑的,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是慈禧命令下毒。
慈禧宫廷画像
慈禧是最大嫌疑人
理由之二
慈禧在光绪死亡之前的行为。
是的,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被毒死之前的行为,也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行为就是:1908年11月13日,也就是光绪皇帝死亡的前一天,慈禧太后在这一天,做了什么呢?
答案是:在13日这一天,慈禧太后把不到3岁的溥仪,从宫外召进宫中,把他指定为下一任皇帝,并且,封溥仪的爸爸载沣为“摄政王”,为慈禧死后的大清布局。
试问:如果慈禧不是打算杀死光绪,她为什么要指定下一任皇帝呢?难道光绪真的病入膏肓了、奄奄一息了?试问:如果光绪果真是奄奄一息、生命就剩最后几天了,那么,谁又有必要对他下砒霜呢?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光绪虽然有病,但不是重病,没有死亡危险,是慈禧提前安排溥仪做下一任皇帝,然后,她叫人毒死了光绪。这就是为什么,慈禧同时安排载沣来“摄政”,也就是“代理年幼的溥仪处理政务”,这些行为都非常清楚地指明:慈禧杀光绪的意图,是较为清晰的。
光绪宫廷画像
慈禧是最大嫌疑人
理由之三
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毒死光绪皇帝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复杂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点:
第一点:光绪在戊戌变法等事件中的表现,让慈禧觉得,大清交给他掌舵,结局可能会对大清不利、对满清贵族不利。
第二点:如果光绪不死,那么,光绪极有可能对戊戌变法翻案,维新派重回朝廷,届时光绪和维新派,可能对死后的慈禧进行清算和报复,报复措施可能有:取消慈禧的封号,把慈禧的遗体从皇陵中移出,等等,至少慈禧本人很可能是这么想的。在满清的历史上,类似的事情,是发生过的,例如顺治皇帝当年清算报复为他打江山的叔叔多尔衮,就是一个先例,当年,顺治剥夺了叔叔多尔衮的封号,而且还掘了他的墓,斩了他的头骨,还处罚叔叔生前的党羽。慈禧以史为鉴,即使不考虑自己死后陵寝的安宁,也要考虑慈禧自己培养的党羽的安全。
第三点:事实上从1898年到1908年这10年间,光绪皇帝并没有掌权,只是充当了“吉祥物”的角色,在这10年间,大清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事、军事、财权等等,都是慈禧布的局,如果光绪不死,那么,光绪可能会打乱慈禧的布局。
第四点:慈禧很可能在内心深处,对光绪仍然存在芥蒂。须知10年前的戊戌变法,谭嗣同游说袁世凯的原话,是让袁世凯“进宫找光绪皇帝要批条”、然后带兵进京围困颐和园,袁世凯后来告密的时候,应该是将原话告知了慈禧,所以,从慈禧的视角观察,光绪皇帝到底有没有参与谋害慈禧一案,慈禧是抱有合理怀疑的,虽然说光绪事后必然会辩解,但其实光绪已经跳进黄河洗不清,所以换位思考,假设你是慈禧,你心里面必然会有芥蒂,内心深处那么一点小怀疑,是很难消除的,这种事我们将心比心,其实很容易就能想明白。
第五点:慈禧可能吸取了唐代“神龙政变”的历史教训。当年,女皇武则天病重,没有及时清除政治对手,也就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显,结果武则天在病床上,遭到亲生儿子党羽们的反扑,活生生被剥夺了权力。慈禧可能是吸取了武则天的教训。
那么,既然慈禧想杀光绪很久,为什么一直没动手呢?答案是:洋人保护了光绪。而且,慈禧生前,在能控制一切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杀光绪,但是,慈禧如今自己面临死亡,算盘就不同了。
课题组对光绪的衣服里由体内溢出的砒霜含量进行化验
慈禧是最大嫌疑人
理由之四
在光绪死前的几天,慈禧散布光绪皇帝“病重”的假消息。
事实上在光绪死前的几天,慈禧太后就开始散播“皇帝病重”的“消息”,但其实那只是慈禧故意放出来的风声,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光绪有病,但那是小病,不是重病,远远没到“病重”的地步。所谓“皇帝病重”,是慈禧太后故意放出的风声。
说到这里,我顺便提一下:中国很多历史学家,从清代档案史料里读出来“皇帝病重”的结论,其实是被慈禧太后骗了。
慈禧为什么要对外放出“皇帝病重”的假消息呢?合理解释只有一个:为她下毒杀人,制造烟雾弹。
是的,满清皇家,也是讲脸面的,太后毒杀皇帝,这种事是丑闻,是满清的家丑,慈禧是不愿意让全国百姓知道真相的。
有趣的是:早在10年前的1898年,慈禧太后杀了六君子之后,她也对外宣布过“皇帝病重”,为什么呢?一般认为:当年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太后很可能就对光绪动过凶念,而且当时连下一任皇帝都选好了:端亲王载漪的儿子:溥隽。
溥隽,慈禧打算废掉光绪,立他为新皇帝,但由于洋人反对,作罢
那么,1898年那会,慈禧太后为何没对光绪动手呢?答案是:洋人反对。是的,当时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各国公使团,联合起来,反对慈禧太后废掉光绪,这就是为什么,慈禧非常恨洋人,因为从她看来,洋人是干涉了她的内政。
说到最后,我们来看一则有趣的史料:历史学者孔祥吉和村田雄二郎合著的《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一书,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收录了1904年日本驻大清公使内田康哉和当时大清的“外务部右侍郎”伍廷芳的一段对话。
1904年时的日本驻大清公使内田康哉
在这段对话中,内田康哉问伍廷芳:将来皇太后驾崩,皇上怎么办?
伍廷芳当时是这样回答内田康哉的:太后驾崩之前,皇上会先驾崩。我们朝中的臣子,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
注意,两人的对话,发生在1904年,是慈禧和光绪死亡的4年之前。
伍廷芳的话说明了什么呢?
伍廷芳早在1904年就预言:慈禧会在自己死亡之前,杀死光绪
它说明了,其实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臣子们心知肚明:光绪是慈禧的傀儡,而且,两人有矛盾,所以,未来慈禧一旦病重,她为了自己的身后事,为了政治布局的稳定,她一定会把光绪杀掉。当时包括伍廷芳在内的一些臣子,是这么看的。当然了,伍廷芳的话,不能构成证据,但它是一个侧面,让我们知道早在1904年,已经有臣子猜到了光绪皇帝的结局。
以上就是慈禧为何被认为是毒杀光绪的最大嫌疑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慈禧为何被认为是毒杀光绪的最大嫌疑人?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