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这个词语究竟从哪里来的,东道主背后的典故故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09:09:58 作者:知道百科

东道主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三十年》,其意思是宴请上的主人,而到了现代东道主一词更多被用在了体育赛事上,形容主场队伍。所以“东道主”这个词算是拥有悠久的历史,当然很多人也对东道主的来历感到好奇,为什么主人会被称为“东道主”呢?实际上这个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和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关。这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东道主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东道主,指的是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今人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习俗和传统,以东道称主人,以做东道称请客,并且称房子的主人为房东等,都是源于此。

那么“东道主”这个词语究竟从哪里来的呢?总不可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当然不是了,是有一段典故的。

话说春秋时期,中原各大诸侯相继称霸,西陲的秦国也不甘落后,想进来分一杯羹。由于当时秦国紧挨着晋国,晋强而秦弱,所以秦穆公就想趁着晋国内乱之际操控其内政,好为自己的称霸之路做铺垫。

当年晋国内乱时,公子重耳出逃在外,后在秦国的护送下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所以当时这两国一直交好。但继位后的晋文公很是贤明,在他的治理下,晋国综合实力比之前更盛,秦国的计划落空,非但没能操控它,反倒还要跟随它一起对抗南方的楚国。

公元前630年,晋国打算讨伐郑国。理由是当年晋文公流亡到郑国时,受到了无礼的待遇,现在郑国又背叛同姓(晋国和郑国都是姬姓国家)投靠了楚国,所以晋文公要干它,于是找来秦国帮忙。

就这样,秦晋两国大军浩浩荡荡就朝郑国开拔了。郑文公得知消息后吓得要死,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位名叫烛之武的人,说只要他出马说服秦穆公退兵,那我们的危险自然就能解除。

起初烛之武是拒绝的,但推辞了一番还是勉强答应了。

当夜,烛之武让人用绳索悄悄的将自己放下城墙,来到秦军大营要求见秦穆公。刚一照面,烛之武就说:“今日秦晋两国大军围攻我郑国,我们必输无疑。但可惜的是,我们郑国的土地与秦国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还隔着一个晋国。那么我们郑国灭亡后,就只能就近并入晋国的版图了。这样一来的话,晋国就比之前更强大了,而你们秦国相对之前则会显得更加弱小。所以我就纳闷,你们为啥要灭我郑国,削弱自己,而加强晋国呢?”

秦穆公听他这么一说,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有道理。

接着烛之武又继续说道:“如果秦国要郑国做东道主,那么你们的使者在东方道上往来,我们一定会尽主人的责任,好好款待贵宾的,这对秦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啊。再者说了,晋国的侵略野心会就此满足?今天东边灭了我们郑国,难道明天就不会往西拿你们秦国开刀吗?”

烛之武还打算继续说,只见秦穆公摆摆手让他不要再说了,他已经全明白了,立马传令,明日一早就退兵。与此同时,还留了部分人马帮助郑国守城。

晋文公见盟友都已撤退,也只好撤军作罢,于是乎,郑国的危机就此解除。

这就是词语“东道主”的由来,大家明白了吗?

以上就是“东道主”这个词语究竟从哪里来的,东道主背后的典故故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东道主”这个词语究竟从哪里来的,东道主背后的典故故事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彼岸花怎么种植 彼岸花如何种植

1、土壤:养殖彼岸花时,需要使用腐叶土、河沙、园土配制成营养土。2、温度:彼岸花喜凉爽,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左右。3、光照:将彼岸花放置在通风透气的散射光处。4、水肥

2023-07-06 09:07

黄河文化月活动精神 黄河文化月活动精神是什么

1、黄河文化月活动是在中央和国家部委指导下举办的,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展示黄河文化的载体平台,讲好黄河故事

2023-07-06 09:07

弹指一挥间匆匆已十年下一句 弹指一挥间,匆匆已十年下一句

1、“弹指一挥间。匆匆已十年”没有下一句。一般形容时间过非常快,就像挥一挥手,就过去了。2、这句话引用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3、意思

2023-07-06 09:07

玉镯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玉镯怎么鉴定真假

1、滴水法:往玉镯上面滴一滴清水,如果能够呈现露珠形状的话。则说明为真的玉镯,反之如果水滴很快就散开的话,则说明为假的玉镯。2、触摸法:然后再用手触摸一下玉镯,如果很冰

2023-07-06 09:07

好听的备注名 好听的备注名女生

1、芬雨飞扬2、星耀宇尘3、易与之4、松鼠小弟5、青衣栈客6、柒娅7、安之倏然8、蓬勃思语9、陇上花开10、夏日甜心11、幸为蓬蒿客12、四散人13、柠夏景笙14、阿小白15、启明曰16、

2023-07-06 09:07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三国当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不过这句话一直存在争议,诸葛亮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惧怕郭嘉而选择不出山,可能只是巧合而已。而且郭嘉早年也是隐居山林,

2023-07-06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