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建立后,为何司马氏成了败家子?
2023-07-20
更新时间:2023-07-20 21:21:15 作者:知道百科
还不知道司马氏,为啥在建立晋朝后成了败家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司马氏之败,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民族管理、官员制度等等,但最关键的在于司马炎复辟了分封制。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由于做贼心虚。
我们先看看分封制的的危害。
分封制,导致分裂与战乱的根源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曾有大臣建议沿用周王室的分封制,封嬴氏子弟为藩王,以实现对齐、楚等边远地区的有效控制。
但秦始皇统对此下了盖棺定论: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因此他下令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个郡,每郡设置守、尉、监,也就是职业的管理人员。
至此,自周王朝成立来沿用了近八百年的分封制暂时成为了历史。此外,嬴政还采取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等措施以维护思想与文化的一致,从这些角度而言,秦始皇称得上是推进中国迈入封建社会的改革家。
不过在秦始皇死后,六国勋贵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复辟,项羽在覆灭秦朝后更是正式恢复了分封制,但很快就尝到了由此造成的恶果。而刘邦在借助各方力量夺得天下后,为了避免贵族势力反弹,采取了分封、郡县相结合的制度,并陆续除掉了异姓王,立下了“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规矩。
最终应了秦始皇说的那番话,自家人在面对权势时一样靠不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刘氏诸侯王的野心随着实力一同增长,到了汉文帝时期,削藩已成了维护国家统一、杜绝潜在危机的迫切需求。
其后,汉景帝时期推行的削藩令引发了七王之乱,使西汉王朝面临着最大的挑战。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执行推恩令,每个藩王的封地无限分散给子孙后代,才彻底消除了割据的威胁。
吸取曹氏被轻易篡权的“教训”,司马炎复辟分封制
其后,汉王朝虽然仍有王侯,比如我们常见但某某王公/功臣享受食邑xx户的待遇,但这只是用来区分待遇的标准,他们并没有封地的管辖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负责管理的都是职业的官员,可以理解为聘用制。
曹魏建立后,也沿用了汉制。其后司马氏家族势力逐渐盘根错节的发展,并凭借高平陵政变就基本掌控了大权。而在外没有藩王势力依仗的曹氏对此毫无抵抗之力,虽然有异姓将领发动的淮南三叛,但改变不了政权被攫取的大势。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有感于自家如此轻松的篡夺了曹家天下,为了避免同样的情况再度上演,他不顾朝臣的反对,大肆分封诸侯王,并且给予他们掌控一方大权、手握重兵的权力,以为这样就可能实现司马氏天下的安稳。
然而面对权势和利益,亲情几乎没有一丝约束力。司马炎死后,为了夺权对朝政的掌控,晋王朝的诸侯王们开展了十余年的混战,数十万精兵白白牺牲;加上天灾频繁、民不聊生,内附的匈奴、氐、羌、鲜卑、羯等少数民族乘机起事,早已被自己玩得虚弱不堪的西晋王朝毫无抵抗之力,被赶到江南苟延残喘。
司马氏也因此创造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记录:华夏民族政权,历史上第一次被赶出黄河流域;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彻底均为人间地狱。经过近三百年的战乱、融合后,中原才结束分裂、再度迎来大一统,司马氏称得上是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