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寇莫追”,为什么白起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更新时间:2023-04-30 11:28:31 作者:知道百科

  我们都知道,战争意味着死亡和毁灭,很多的国家人民因为战火纷飞而失去了统治地位,也有很多无辜的百姓因为战争的波及而葬身火海,可是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改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战争中经济和人口的牺牲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导致战乱社会发展停滞的一个原因,可是同时战争也实现了对于资源的重新配置,也在反方向让各个参战国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个国家加强建设的动力。

  所以说在战国时期很多战争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战争起到了反向推动的作用,比如说伊阙之战的爆发就是改变了战国社会的一场战争。

  战争的真正意义是如何歼灭敌人的再生力量

  在战国时期以及之前的战争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会对战败国穷追不舍,在《商君书》中也有过这样的记载“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这里所说的也是“穷寇莫追”的一种战争理念。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用兵之法是因为“兵者诡道也”也就是说如果战败只不过是一场计谋,为的就是引诱敌人到事先设计好的陷阱里面去,那么追击的后果必然就是送死,也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再者战争的真正意义也不在于取得局部的胜利,国家与国家战争的胜利与否,不是一座城池的得失,也不是一次战役的输赢所能判断的,真正的战争胜利是要看战争的发起方是否达到了他的政治目的。

  一场战争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国家统治者的一种政治目的延伸而出的,因此战争可以说是一种统治者所采取的强硬的一种对外扩张的政治行动。

  所以说战争的胜利就不能仅仅是看收服了多少城池,杀死了多少敌人,真正的胜利要看战争发起时的政治目的是否达到了,当然也是判断一场战争性质的一个标准,如果是正义的政治目的那么战争就是正义之战,像是我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如果政治目的是非正义行为那么战争也就是非正义战争,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

  而再生力量指的就是在参战双方一方失败以后,另一方没有采取其他的行动,导致战败国有了积蓄力量的机会,之后再进行反击的情况。最好的例子就是越王勾践剑卧薪尝胆的故事,这就是没有歼灭敌人再生力量,最后导致敌人绝地反击的最好例子。

  而战国时期的伊阙之战恰恰就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而改变了当时的战争常规操作,对敌人进行了再生力量的歼灭,所以才会成为改变战国社会的一场战争。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发现了再生力量的重要性

  秦国刚刚建立政权的时候国家实力并不强大,相较于其他几个割据国家来说可以说处于弱势,可是秦国对外扩张的想法却促使着秦国对外发起了战争,第一站就是魏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

  最后魏国和韩国决定合力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于是就调拨了二十四万的兵力驻守伊阙,由此著名的伊阙之战就此展开。

  在古代社会城池是非常难攻的,因为在一开始建设城池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如何防御敌人,所以说一般城池都建设在易守难攻的地形之处,再加上古代社会的发展落后,攻城和战争采用的也是最原始的最直接的对抗,所以说除了军事计谋高明以外,军事力量储备强大也是战胜的一大保障,可是就伊阙之战参战双方来看,秦国在军事力量储备上只有十万左右的士兵,远远的少于魏韩联军。

  因此伊阙之战的胜利就只能依靠出其不意的战略部署了,于是“左更白起改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域。”白起先是用了疑兵之计牵制住了魏韩联军,然后又将大部队绕到了建军后方,这样发起攻击就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最后终于取得了伊阙之战的胜利。

  魏韩联军战败以后自然就会撤逃,按照当时的战争传统,秦国一般是不会选择追击败寇的,可是这时白起却选择了一反常态乘胜追击,也正是这样的一反常态才成就了秦国日后的辉煌,

  白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勇气,并不是因为一时的兴奋,而是经过了慎重的分析考虑,一是因为当时的地势环境是不利于大部队运动的,也就是说魏韩联军的军队要想快速的撤退是不太现实的。

  再者以当时魏韩联军的军事力量来说,白起认定了魏韩联军也不可能会在途中设防的,毕竟在战争初始魏韩联军一定认为这场战争必胜无疑。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白起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他知道如果还是像以往的那种不对敌人进行追击,那么最后魏韩联军势必是会对秦国怀恨在心的,日后一旦有机会反击,那么魏韩联军就一定会想一雪前耻,对秦国绝不留情。

  所以说白起认识到了战争再生力量的重要性才会发起追击,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追击,秦国彻底的歼灭了魏韩联军的力量,最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

  一是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意义,也就是说战国时期一开始是不会在意再生力量的,只注重是否消灭了敌人,是否占领了城池,转变成了更加注重再生力量,更加意识到了战争的真实意义,知道了战争的本质。

  结语

  以后的战争很多人也开始效仿白起的做法,重视到了再生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战国后期的战争就更加的残酷,战事更加的紧张。

  再者就是这场战争为后来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做出了基础保障,也为白起成为四大名将之首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就是伊阙之战不但是战国社会的一个转变,也是后来中国能达成第一个统一王朝的一个基础。

为您推荐

刘备为何将驻守荆州的重担交到关羽,而非赵子龙?

  关羽和赵云都是刘备集团的五虎大将之一,刘备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而不是赵云,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先来看一

2023-04-30 11:24

乾隆皇帝年青阶段生性风流,为何还可以活到八十九岁?

  对乾隆长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当初风流成性,荒淫无度,乾隆为什么还能活到89岁,乾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古代皇帝,纵然后

2023-04-30 11:22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信赖朱标?朱标有什么优势?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是朱元璋寄予厚望的接班人。令人可惜的是,他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如果他还活着,朱元璋会让他顺利继位吗?朱元璋为什么那么信任朱标呢?下面趣历史

2023-04-30 11:22

李世民十分注重魏徵,为什么要在去世后推翻其墓牌?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常对身边的侍臣说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为何李世民还要推到魏征的墓碑?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世民推到魏征的墓碑,主

2023-04-30 11:22

在古代妃子死后的丧礼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说道?

  “以丧礼哀死亡”,在中国文化里,“礼莫重于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华夏文明,悠悠五千年。期间,流传下来了很多的风俗习惯。在漫长的社会

2023-04-30 11:22

李元吉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与李建成一起被残害?

  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和李建成一同遇害。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626年六月,随着玄武门

2023-04-30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