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吴三桂的死有关?
2023-04-06
更新时间:2023-04-06 16:37:10 作者:知道百科
清朝初期,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位藩王发起了一场反清事件,史称三藩之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三藩的造反,一时间天下响应,大清只有招架之力,可以说大有将满清政府赶回关外的势头。
然而三藩之乱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耗时八年,但还是功败垂成,所谓“反清复明”也最终化为泡影。
有人说了,三藩之乱最终失败,很大原因是因为吴三桂的死,那么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这么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况且,孙子吴世璠与吴三桂根本不是一个级别。1673年康熙作出撤藩的决定。同年,吴三桂杀死了云南巡抚朱国治,揭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三藩之乱历时八年,而吴三桂在1678年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虽然吴三桂死后,这场叛乱并没有结束,又延续了几年,但群龙无首,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实际上,三藩之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和吴三桂的一系列做法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从牌面上看,三藩的确有和大清一较高低的实力。三藩掌控着三省十几年,已经成为了地方割据势力,当地的清朝长官根本无法干涉。他们手里不仅掌握着庞大的兵力,还有本地的财政大权。可以说三藩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反观清政府,麻烦还真不小,康熙虽然解决了鳌拜,掌握了大权,但压力是还是很大的。
三藩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省,而且几乎是兵不血刃。吴三桂的胜利,激起了连锁反应,一些不满清朝统治的地方官、反清人士纷纷发难,与满洲皇族有联姻关系的蒙古部落也开始造反,可以说一时间让康熙焦头烂额。
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大兵抵达长江南岸后,一直逡巡不前,要知道只要吴三桂过了长江,几乎是一马平川,很有可能改变大局。
可结果是吴三桂始终没有下了这个决心。或许是人越老,胆越小。总之,他幻想着划江而治的梦想是以失败告终了。康熙是坚决不接受,在顶住了早期的进攻后,开始调派大军与三藩决战。同时三藩这个同盟,也遇到了麻烦。 毕竟三藩并不存在谁领导谁,面对康熙的压力,他们内部开始互相攻击,各有各的小心思。
可以说这样的一个领导层,本身就先天不足。如果顺风顺水那么自然不必多讲,可一旦遇到麻烦,很有可能互相扯后腿。
随着进军非常顺利,吴三桂逐渐抛弃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尤其是他的称帝,让很多幻想着反清复明的人,彻底失望了。
本身,吴三桂在当时名声就不好。在很多人看来,正是由于他的倒戈,使得满清入主了中原,这还不算,他还甘愿做起了满清的马前卒,一路过关斩将,到了云南,还杀了南明皇帝永历帝,很多人对他本来就不报以希望。
不过相比之下,毕竟吴三桂是汉人,与满清还不是一回事。因此,在三藩之乱初期,吴三桂的造反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但他又自己称帝了,所建国号是大周,更让人不屑。
所以围绕着三藩之乱而掀起的全天下响应,慢慢的就土崩瓦解了。
更何况,在吴三桂死前,双方军事形势发生重要转折,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他之所以称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改变所处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