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借钱打仗,为何偏偏专挑英国利息高的银行,原来是另有打算?
2024-05-10
更新时间:2024-05-10 17:41:01 作者:知道百科
在历史上,左宗棠是一位勇敢的将军,也是一位精明的军事家。他在打仗的时候常常需要借钱来筹措军费。有一次,左宗棠偏偏选择了英国利息高的银行来借款,引起了许多人的疑惑。原来,左宗棠并非没有打算,而是有着深思熟虑的计划。
1866年秋,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奉命收复新疆。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银两来支持左宗棠,于是左宗棠想到了向英国银行借款的方法。但令人不解的是左宗棠专门向利息高的银行借钱,清政府原本就负债累累,左宗棠这样做无疑雪上加霜,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代忠臣左宗棠犯这种低级错误呢?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建立之时起就以大国自居,目无他国。之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种固步自封的治国方略让中国与外界彻底脱节,在西方列强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和科技之时,中国大门紧闭,始终停留在原地,清政府墨守成规的思想最终把中国推至为列强任意欺负的境地。
直到西方国家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国门,清政府才意识到国家即将陷入面临被吞噬的危机中。但此时早已为时晚矣,多年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库空虚,朝政混乱,经济倒退。执政者慈禧面对处于危机中的国家,一筹莫展,想要扬大清国威,也无能为力,只能不断向西方列强低头。但这样一味求和的态度,反而让西方列强更加肆无忌惮,步步紧逼。
这样的局势下,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除了左宗棠。左宗棠的挺身而出给了慈禧希望。他也不负众望,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用自己的智慧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
那么左宗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为何能凭借一己之力挽救清政府?左宗棠,1812年生于湖南长沙,年少时就天资聪颖,心怀大志。加上家境富裕,四岁便跟随父亲一起来到长沙读书。1832年左宗棠参加了湖南的乡试,成功中举。但在这之后,左宗棠再未及第。考场失意,左宗棠潜心经营经世之学。
1835年左宗棠再次赴京会试,这一次虽不至于落榜,但也只是取了个眷录之职。左宗棠不甘心,只好辞官回乡。1950年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谈话,两人就中外形势等方面进行了一番彻夜长谈,左宗棠因此得到了林则徐的赏识。让左宗棠一举成名的还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太平天国军队围攻长沙,左宗棠被聘出山,加入到了保卫大清的阵营中。左宗棠靠着先进的战略思想,成功让太平军退军北去。
1855年,左宗棠被御史宗稷辰举荐。次年清政府因左宗棠曾帮助曾国藩的部队筹集过军饷,对左宗棠授以兵部郎中一职。1862年,清政府正式任命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一职,负责督办军务。也正是在这一年,左宗棠在各路军的配合下,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
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左宗棠开始投身民用企业,先后开办船厂,从外国购买机器,开创船政学堂,培养海军人才。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的带领下走向正轨,成为中国第一个造船厂。
清朝末年,外患不断,加上国内官僚之间相互斗争,让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国家面临被列强分割的局面。在西方列强眼中,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所以他们无时无刻不对我们的国土虎视眈眈。这其中就包括沙俄和英国。
在大清朝危在旦夕之时,朝廷中仍然有不少大臣并不在意,甚至抱着看好戏的态度静观其变,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大清朝以后何去何从与他们并无关系。在他们看来,苟延残喘的大清朝覆灭是迟早的事。而像左宗棠这样始终将大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忠臣,少之又少。
左宗棠在国家危难之时坚持捍卫主权,这件事慈禧是一直看在眼中的,她也清楚左宗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但是当时的大清朝,国库空虚,即使想要打仗,也无法筹集到军饷。
此时沙俄和英国步步紧逼,想要瓜分中国土地,但这两个国家并未直接动手,而是选择让阿古柏作为枪口,瞄准新疆大地。英国一直通过向阿古柏提供武器和资金的方式支持阿古柏对抗清政府。阿古柏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向新疆发动进攻。面对阿古柏的侵犯,慈禧太后束手无策,毕竟新疆荒蛮之地,距离北京可谓天高皇帝远。慈禧无奈只能在大臣中寻找能够担当大任的人,为大清找到一条出路。
但因为当时朝政混乱,国力弱小。朝中大臣绝大多数都主张与英国议和,而不应该采取抗争的姿态。而反对打仗的缘由,自然就是大清没钱打仗,况且新疆又地处偏远,派遣军队去打仗,其中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对于大臣们的说法,慈禧不置可否,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大臣们说的的确就是大清的实际情况。
不过最后一个人的说法改变了慈禧的想法,这个人就是左宗棠。左宗棠觉得新疆这场仗必须要打。新疆地处偏远,但却是英国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作为中国的国门,一旦新疆被占,那么英国的铁骑很快就会踏上中国国土,大清也会处于被动地位,主权将会被英国一点点吞噬。
左宗棠的说法很快招来众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觉得左宗棠的想法过于异想天开,清朝的军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与英军抗衡,再者,大清也没办法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军饷。朝中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波大臣坚持认为,只能依靠求和来觅得出路。
并且他们还觉得相比于新疆,东北地区实则更重要,更靠近北京,对大清来说,东北地区更容易控制。面对朝廷上众多反对之声,左宗棠依旧不为所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慈禧太后,希望慈禧能够支持收复新疆。左宗棠的努力没有白费,慈禧太后思虑再三,决定同意左宗棠的想法,并将这个大任交给左宗棠,希望他不辱使命收复新疆。
得到慈禧的支持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筹钱,只是从哪里筹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自古治乱都是“用东南之财富,赡西北之甲兵。”为了支持左宗棠,慈禧从国库中拿出200万两白银用来作为新疆战事的资金,随后又从各省筹集300万两白银,作战经验丰富的左宗棠知道这些只是杯水车薪,想要打赢这场仗,500万两白银远远不够,于是他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那就是借钱,左宗棠很快找到了英国银行,以大清的名义向英国银行借了500万两,这些钱解决了清军的燃眉之急,但也没支持多久,便全部花完了。左宗棠又被迫再次向英国银行借钱,就这样,他先后向英国银行借了1300万两左右。
这一切看起来是合乎常理的,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左宗棠向英国银行借钱,偏偏选择向利息高的银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且不说大清国库已经没有多少存款了,即便是正常人借钱也会尽量选择利息低的,左宗棠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其实,左宗棠选择向英国借钱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之所以选择英国,主要是因为英国是阿古柏的主要支持者,若是与英国有金钱来往,那么就可以通过金钱来让英国来保住大清的江山。因为一旦英国帮助阿古柏对付大清,让大清灭国了,那么左宗棠以大清名义借的这笔钱,将付诸东流。所以在面对自己利益受损时,英国自然会首先选择保住大清,要回这笔钱。
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也知晓左宗棠借了多少钱,面对就这样流出去的银子,清政府也心疼,所以,出于心疼银子,清政府也会格外重视这场战争。左宗棠这个一石二鸟的做法最后成功的收复了新疆,挽救了危机中的清政府。
左宗棠一生为国浴血奋战,忠于国家,保护国家,捍卫了近代中国的领土完整。在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饱受欺凌之时,勇敢的站了出来。正如一句诗中所赞颂的:“绝口不谈议和事,千秋独有左文襄。”
以上就是左宗棠借钱打仗,为何偏偏专挑英国利息高的银行,原来是另有打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左宗棠借钱打仗,为何偏偏专挑英国利息高的银行,原来是另有打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