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走向开挂路。胡服骑射改变了什么?

更新时间:2023-04-14 14:45:07 作者:知道百科

  还不了解:胡服骑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前后绵延500多年,这么长时间的大乱世,自然少不了牛人登场,君主里有春秋五霸,名臣里有管仲、乐毅,改革家里有商鞅、吴起,思想家里孔子、韩非子等等。这群牛人都干出来了一番影响后世的大事,在这群牛人里面有一位被后世吹到天上却名气不怎么大的人物——赵武灵王赵雍。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其知名度跟粉丝数量明显不及同时代的其他君主,但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梁启超评价他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现代的“非主流历史学家”甚至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唯一能阻挡秦灭六国之人。这评价够高了吧,原因很简单,他办了一件大事——胡服骑射。

  落后就会挨打,这句真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后天他打咱俩的事司空见惯。哪个国家不思进取,就会被别国胖揍一顿,甚至被吞并灭国。因此,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变法图强,不断锻炼自己的肌肉。这些变法中最著名和最成功的当然是商鞅变法,可以说秦国最终一挑六成功就是源自商鞅变法的猥琐发育。不过,除了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也是极为成功的一次变法。“胡服骑射”以后赵国的地盘扩大了近三倍。

  “胡服骑射”前的赵国又穷又弱,不仅老打不过其他六国,自己内部还被还被中山国分割为南北两块,互不相连,而且这个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还经常在齐国的支持下在赵国内部搞事情。这还不算完,赵国北边还有三个胡人邻居——匈奴、林胡、楼烦,他们也定期南下跑到赵国去抢劫,弄得赵国苦不堪言啊!

  推行“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就一路开挂,匈奴、林胡、楼烦从原来的抢劫犯变成了受害者,赵国成了抢劫犯——占据了北方大量胡人的土地。中山国不但没了搞事情的底气,还被亡了国。赵国地盘大了,人口多了,资源广了,腰板立刻硬起来了,开始干涉起了他国内政——先后扶持护送了在外做质子的秦国公子嬴稷和燕国公子姬职回国即位,即秦昭襄王和燕昭王。

  胡服骑射

  那么问题来了,“胡服骑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居然可以这么迅速的让赵国开挂?“胡服骑射”,顾名思义就是穿胡服,学习骑射技术。咋一听没啥特别的,但深究起来就会发现这是春秋战国以来一次极为重要,也是影响后世相当深远的一次变革。

  第一,在军事上。赵武灵王最郁闷的是,北方这帮抢劫犯每次来抢的时候自己老是来不及反抗,甚至看不清楚脸就走了。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胡人穿窄袖短袄,打仗的时候用骑兵、弓箭,比中原的兵车、长矛灵活机动多了。于是他也通过不断学习,组建了一支擅长骑马射箭的特种部队,战斗力一下子上升了N个量级。其实,胡服骑射之前的中原各国也会骑马,射箭,孔圣人当老师就把骑马和射箭作为两门必修课。但是将两者完美结合,并搭配骑射的职业装,组建专业化的骑兵团队,赵武灵王绝对是首创。从此以后,中原地区也多了一个新兵种——骑兵。

  身穿胡服的胡人俑

  第二,在服饰文化上。咱们国家古代的衣服可不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的,这在先秦时期尤其明显。衣服是身份高低的象征,看衣服就了解对方什么身份。问题是搞得太过头,穿衣服光追求身份了,不追求实用了,那就只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穿着宽衣长袍干啥都不利索。结果赵武灵王推广胡服,时间久了,中原人也发现衣服还是实用好,从此穿衣服也开始追求实用了。

  第三,在民族融合上。赵国原本就是胡人满地走、胡服遍地穿的国家,尤其是北边的代郡和晋阳郡,胡人、赵人杂居的情况更为普遍。“胡服骑射”之前,这两类人互相看不上眼,三天两头的搞内乱。而推行“胡服骑射”就意味着承认胡人的优势,提升胡人的地位。说白了就是赵武灵王带领中原赵人敞开胸怀去主动拥抱胡人。这下子被中原各国鄙视了数百年的胡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弃暗投明,专心跟着赵国过日子,内乱自然就平息了。胡服骑射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是毫无疑问的!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

  从推行胡服骑射的角度来看,赵武灵王的确算得上是一位伟人,不过称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未免有吹破牛皮之嫌。从黄帝到赵武灵王这中间有两千多年呢,这个时间段里的牛人也是没数,像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等等多少也能上得了台面,那梁启超先生为啥偏偏要去吹赵武灵王的牛皮呢?要了解,在这之前,赵先生的粉丝数量实在是不多。

  国人做事有个习惯,喜欢找历史名人、典故做先例,要么自比,要么效仿。秦始皇就是跟三皇五帝比较才发明了“皇帝”,孔明先生也经常自比管仲、乐毅嘛。梁启超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跟着自己的老师康有为搞起了戊戌变法,目的当然是想靠着学习西方那套制度来增强自身,挽救那个时候半死不活的清王朝。学习外夷长处来对付外夷,没有谁比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更符合当先例的了。得了,赵雍先生对不住了,得把你吹到天上去才行。

  至于“战国时期唯一能阻挡秦灭六国之人”这个非主流评价,主要就源自赵武灵王的一个未能实施的军事计划。据《史记.赵世家》记载:“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胡服骑射一下子让赵国开了挂,领土大了三倍,赵武灵王的胆子也肥了十几倍。居然乔装打扮成赵国使者,亲自深入秦国境内,打探当地的山川地形和兵力部署,制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灭秦计划——亲率数万胡服骑射后组建的赵国特种部队,从赵国新占领的云中郡、九原郡南下,快速通过秦国防守相对空虚的北部(今陕北地区),直插秦国的心脏地带关中地区。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赵武灵王死的早,这个计划没能实施,秦国很可能就灭亡了,也就没有了后来的秦灭六国。

  这种说法很明显想象的成分太大,根据当时的天下格局来看,赵武灵王的这项计划的风险极大,成功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即使成功收益比种地还低。原因有三点:

  其一,赵国骑兵长途奔袭,吃饭的事不好解决,必须要做到速战速决,一旦秦国装孙子不出头就没办法了,而且骑兵数量有限,输出伤害太低;

  其二,秦国这个时候发展的那叫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在秦宣太后芈八子(芈月的原型)跟穰侯魏冉的治理之下,全国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地正在狂揍楚国、韩国、魏国,赵军轻易打不下来关中,就算打下来会因为国力不如秦国无法长期占领,最终被撵回老家;

  其三,天下除了秦赵之外还有五个想搞事情的家伙在呢,都一个比一个猴精,不会让赵国一家独吞秦国,肯定会出面搅和。

  不过,赵武灵王的的确确算得上是秦国的一个大麻烦,而他让自己内部人给搞死的结局也足可以让秦昭襄王做梦笑醒好几回的了。

  秦灭六国 示意图

  赵武灵王在面对接班人的问题时,完全没有了推行胡服骑射时的魄力和果断,瞎折腾,先是废了长子赵章,直接立幼子赵何当国君(赵惠文王),自己做主父(类似后来的太上皇),后来又后悔可怜赵章,居然想到一个馊主意——把赵国一分为二,长子做代王,幼子做赵王。正所谓不作就不会死,赵武灵王这番折腾算是埋下祸根,直接引发了沙丘宫变,长子被杀,自己居然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虽然是一代雄主,不过也逃脱不了绝大多数人年轻时锐意进取,年老昏聩糊涂的规律啊。而他的“胡服骑射”固然光芒万丈,但却没能从根本上扭转秦国商鞅变法以后拥有的国力和制度优势,无法阻挡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洪流。

  参考文献:《史记.赵世家》

为您推荐

苗族传统艺术:苗族剪纸的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苗族是中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和与之毗连的湘西、滇东、川南、渝南、鄂西南、桂北等七省(市、自治区),有三万多人分布在海南中南部。

2023-04-14 14:13

苗族传统节日:苗族的四月八是什么样的节日?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

2023-04-14 14:09

苗族传说:苗族关于“龙”的传说是怎样的?

  苗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中的一员,对龙的崇拜并不亚于汉族,苗族人民对龙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疆腹地的台江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河水

2023-04-14 14:00

苗族傩文化是什么?苗族傩文化历史简介

  人为地涂上迷信的印记,那不仅是对文化自身的误读,更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误解,在我们凤凰县的很多地区至今仍保存着原生态的巫傩文化遗存。如果把巫傩文化简单地定义为迷信,

2023-04-14 13:58

苗族医药文化:苗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

2023-04-14 13:51

苗族历法有什么历史来源?苗族历法简介

  苗族历法使用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外,还用1、2、3、4、5、6、7、8、9、10、自然数相辅助记时、日、月、岁,为老人祝寿:“祝120岁高寿”。  十二生肖来源,与中国远古十

2023-04-14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