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言官制有哪些优缺点?详细说明其制度
2023-04-16
更新时间:2023-04-16 08:42:55 作者:知道百科
言官在古代一般是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同时为了防止言官系统腐化,这个官位其实给的不是很大,那么明代言官体制有哪些优缺点?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代言官制度的组成
其实,在我国明代言官制度在洪武年间就开始形成明代言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官职。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等等。
还有一种重要的言官就是所谓的给事中,所谓的给事中就是在六部当中,各自选择两个人成为给事中,这个职位仅只是正七品,这些人组成的明朝的言官体系,但是言官体系依然有的巨大的缺点。
明朝言官的具体缺点
在明朝言官体系建立的同时,宦官制度也开始逐渐建立,宦官,就是所谓的太监,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军队的监军,以及皇帝的服务者,但是永乐朝以后,这种局面出现开始发生改变,因为君主不再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样强势。
于是乎太监势力就静静地抬头,其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在英宗时期,英宗时期,朝政被“三杨和当时的太后所把持,所以英宗自己对从小陪伴的自己身边的太监王振产生了深厚的情谊,一开始有太后和三杨压着,王振还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后来,太后和三杨去世,王振开始打压言官,言官因为职位低下,开始分化,首先是有一部分保存为了自己的前途,投靠了王振这个人就是右都御史陈智。
他找了一个借口说当时作为英国公的使张辅犯错,说当时的言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应当被惩罚。
最后英宗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所有给事中都被杖责20,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讯号,因为一旦言官因为犯错而要遭受身体上的惩罚。
那么言官的胆量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为他们都已经不敢再说话,当时为了让皇言官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作用,皇帝一般都会让言官位卑权重,但是这个安排在这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宦官完全可以轻易地打压言官。
后来,这些言官门中有不少人都答应了王振的要求,开始成为王振干政的重要工具,他们搜罗大臣的罪状,于是大臣开始大规模的被弹劾,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言官已经成为了别人控制的工具,更为悲剧的是这个人还不是皇帝。
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屈服的言官,王振的处理方式更是狠辣,有两名言官就因为剿杀贼人不利而一被凌迟,一被斩首,其实,这都是言官位卑而权重导致的。
因为位卑,所以很容易被宦官们控制,因为权重,所以很容易被宦官们记恨,这些事情都是有明朝言官系统的的不足之处所导致的。
言官系统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
其实在明朝时期,言官系统之所以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宦官能专权,原因有三,第一,言官实力太低虽然说言官确实是为群众办事,在官场上还是要看你的品级究竟如何的。
由于他们的品级太低,最终在宦官面前缺乏反制的能力,第二在于宦官肯定自幼伴于皇帝左右,对于皇帝来说,要说感情的话,肯定是宦官更加深厚。
而对于言官可能很多人还挺讨厌,反正就是这帮人怎么这么烦,天天吵吵吵吵,言官的权力,主要在于他们是可以直达天听而且一般情况下大皇帝是不会轻易给言官非常严重的惩罚。
这也是为了保证言官奏事的积极性,但是在言官出现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遇到一个很怠政的皇帝。
比如嘉靖皇帝天天沉迷炼丹,比如万历皇帝因为身体原因或者说压根就不想见到言官天天吵架所以他很多年都不上朝。
而言官上书,可能正好是太监先看,而对于皇帝难来说,对太监的信任程度,一般情况下也要高于言官,因为宦官们无论如何,都是自小出现的玩伴,所以说,对于皇帝来说,更喜欢和他们在一起。
而且言官由于有闻风奏事的权力,所以会显得比较烦人。甚至不同的言官也会有互相吵架了,所以当皇帝们大多都不想见到言官毕竟宦官无论权力大小,你都还是皇帝的奴才,所以一旦皇帝发火就可以随时把人给换掉,所以他们对于言官一般都是比较讨厌的态度。
由于宦官的背后经常站着皇帝,所以盐官们在和宦官进行斗争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顾忌,毕竟也这些人背后站着的是皇帝,而皇帝是自己要效忠的对象,所以如何说明清楚自己要想中的对象是皇帝而和宦官的斗争,仅仅是为了害怕宦官乱政。
对于言官来说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而且在皇帝不上朝的情况下,宦官们经常会带替皇帝看奏折,这样的情况下,言官们做事的权利也完全没有得到发挥,而与此同时,出于防范大臣专权的考虑,皇帝给言官的职位通常都不是很高。
所以宦官们有权利,也有职位,还有皇帝的信任。这样的话,言官监督体系本身就不再具有监督的意义,而且我每次任命的言官,也并不都是那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区的大丈夫,还是有很多人会屈服于眼前的利益或者害怕受到惩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儿宦官专权的时候,言官会成为宦官的喉舌,或者说会成为宦官干政的一个摆在台面上的东西,所以位卑本身对于言官来说,就是一个无法面对的真相,而且言官系统本身对于同一件事也经常会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如果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都无法得到统一的话那么言官本身就不再具有监督的意义了虽然说在明代也有很多言官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职责,但是这些言官付出的代价,并没能掩盖明朝言官体系原本所有的一些缺血。
其实还是要因为皇帝不放心的缘故,他们在情感上到离场都更加清晰,虽然说这些明朝的太监,最后的结局都很悲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曾经权倾一时,并且确实有个撼动朝纲的能力,也许再下一任皇帝严厉上一任皇帝所信任的太监,不再为自己所系列。
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责任一直都没能够改变关至于言官,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自己就倒向了宦官便是那些没有主动倒向宦官的人到了最后下场也非常惨,所以言官的监督系统在于权和位的不确定性。
这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和不相匹配才让言官成为了老百姓心目中官职非常大的人,但是,其实言官的本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天大地大,还是皇帝最大。
如果皇帝讨厌你,那你的官场之路就永远都不会顺畅,所以说,言官制度也好,宦官也好,都是在皇帝手下的人。而且言官本身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之间也会经常互相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