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上战场,二十四定天下,为何说李世民是六边形战神天子?

更新时间:2023-09-20 21:04:01 作者:知道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辉煌时代。而在唐朝诸多杰出的皇帝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六边形战神天子”,这个称号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十八上战场和二十四定天下中的杰出表现,更重要的是他所展现出的统治能力和智谋。他的军事天赋使得他能够在战场上突破重重困难,以突出的战绩打下了唐朝的基业。而他担任天子后,他的六边形战神之名更是在平定内乱、推动政治改革以及对外扩张中得以巩固,使得李世民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令世人敬仰的伟大君主。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乱世,根植于地方政府辟署制度以及察举、九品官人法对于官僚体系的渗透。在实行政变以后,隋文帝杨坚意识到了皇权所面临的威胁,因此急于推动官僚体系的改革,却未料在炀帝时引发了农民以及士族集团的剧烈反抗,诸地豪雄纷纷起兵反隋。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世民劝说其父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参与到反隋运动之中,而李世民更是长期坚守在战争的第一线。

▲李世民画像

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率次子世民及三万兵马沿汾河东岸南下直取京师长安。在行军途中,军中谣传起义军刘武周将联合突厥袭击太原。李渊一时慌神急于回援太原,但李世民却苦劝李渊:“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无日,何得不悲!”(《旧唐书·卷3》)李世民深知,若匆忙回援太原,必将动摇军心,被突厥、刘武周等乘虚而入,不如及早攻取京师。

▲李渊画像

此时年岁不过十九的李世民,已经展现出相当出众的战略眼光,李渊在其劝说之下才再度坚定了攻取长安的念头。当年九月渡河以后,李建成、李世民各领兵而出,李世民一路攻占泾阳、云阳、武功、盩至等地,汇聚李氏宗亲在关中的诸路兵马。十月之时,李氏诸路大军共计二十万人集聚长安城外,其中有十三万是由李世民带来的。

▲李建成的影视形象

618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隋炀帝死于江都,各地郡雄豪强争雄之心更盛,纷纷率兵起事割据一方。当年,李渊建立唐朝,随后立李建成为太子、令次子秦王李世民领兵争雄天下,但截至此刻李氏集团不过方在关中站住脚跟。唐朝时关中依然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周围有着突厥、刘武周、瓦岗寨、薛举等势力虎视眈眈,此时年方二十的李世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瓦岗寨李密画像

唐王朝建立以后,朝中依然在讨论下一步的发展方针,其中司农卿韦云起以及秦王李世民提出了应以巩固关中为根本,再图东进争天下。此时窥视关中的薛举势力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一个目标。薛举出身河东薛氏,乃是自汉代以来最为强盛的世族之一,位列关西六姓之一。薛举凭借着薛氏一族数百年来积累的势力、名望与财富,自立为“西秦霸王”,占据陇西地区。

▲隋炀帝的影视形象

早在617年李渊占据长安后,薛举便曾率军“号三十万”进犯,遭李世民击退。618年七月,双方再度交锋于高墌,但此时李世民却身患疟疾,而主持军务的刘文静、殷开山二人能力有限,导致唐军兵败。高墌战败后不久,病愈的李世民再度率军出征,而这一次李世民坚壁清野与其对峙,至其粮草殆尽时设伏诱敌,数千精锐一涌而出,斩首数千、降者数万,陇右的威胁就此解除。

▲刘文静的影视形象

次年,河西归附,而唐王朝则将目光投向了占据代北地区的刘武周,但刘武周也在打着关中的主意。隋末时刘武周起兵占据代北,依附突厥。公元619年,刘武周决定以宋金刚为将,攻打唐治的太原一带,遣兵2万与突厥合力攻打榆次、石州、平遥、介州等地,包围太原。唐廷先后三次派遣张达、姜宝谊、裴寂率军讨伐刘武周军队,均被击败。此时城中的齐王李元吉却放弃抵抗,率护卫乘着黑夜从城中奔出逃回长安,太原也就此沦陷,晋州、浍州、绛州与龙门先后遭到攻击,河东沦陷、关中震骇。

▲《秦王李世民》中的李世民(何润东饰)与李建成(严宽饰)

其时,唐高祖却下谕放弃河东的龙兴之地,说道:“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旧唐书·太宗本纪》)但李渊真的是因为懦弱而不愿与刘武周军势进行正面对抗,而将河东地区拱手相让吗?其实不然。就在这个时期,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之间已经出现了嫌隙,双方之间再无此前的默契,而唐高祖李渊更加防备的其实是李世民。

▲李渊的影视形象

在唐朝建立以后,李渊立长子建成为太子,但战功赫赫、功绩卓然的次子世民又当如何安置,其幕中的追随者又如何安置?李世民有一名心腹名为刘文静。刘文静本是太原功臣之一,参与过许多重要事件,对于唐朝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作为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却遭到了李渊、李建成的打压而得不到重用。刘文静一方面不平于自身遭遇,也为李世民感到不忿,最终引来了李渊的杀意。就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期间,李世民则在陇右前线平定薛秦尚未回京,此时高祖李渊却下令处死刘文静。

李渊深知处死刘文静可能引发李世民的不满,因此一方面对李世民进行试探,另一方面则是以不出兵作为防备。此时李世民却上表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旧唐书·太宗本纪》)这份表奏的重点落于两处,一方面强调太原的战略地位,但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仅仅要了“精兵三万”,而刘武周大军号三十万、实际也有十万以上的兵力。这并非是李世民托大,而是为了对唐廷表示忠诚,以示其不可能对朝廷形成威胁,此后才有李渊“悉发关中兵以益之,又幸长春宫亲送太宗”(《旧唐书·太宗本纪》),因为李渊也不舍得放弃河东之地。

▲唐地图

刘文静死于皇帝、太子与秦王的斗争之中,这显然触及了李世民敏感的神经,成为了父子割裂的真正界限。此时仅二十一岁、羽翼尚未丰满的李世民选择了隐忍,在暗中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的军事指挥中既不乏沉稳,也不失锐气。自出兵之后,李世民并未赶往前线,而是选择坚壁清野与敌军对峙。至当年年末,先头的唐军遭遇大败,永安王李孝基、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等唐军五位将领受俘,而此时李世民才乘敌军不备进行突袭,取得胜利。在其后与刘武周帐下猛将宋金刚的作战中,也同样选择“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资治通鉴·卷188》)的策略。

▲宋金刚的影视形象

在面对李渊的多疑、心腹惨死以及多次军事上的胜利,李世民依然能够戒骄戒躁,可见在这一时期,其心性已经相当成熟。至620年四月,宋金刚已深入半年有余,补给线太长,而在李世民坚壁清野的政策下也难以就地进行补给,不得已进行撤退。此时李世民指挥反击战对其进行追击,“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主力,“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资治通鉴·卷188》)。而在宋金刚战败以后,刘武周也匆忙逃亡突厥,李世民随即收复被其占领的山西地区。

▲雀鼠谷

但唐廷的威胁尚未解除,在刘武周攻唐期间,如王世充、窦建德等周边的势力也一拥而上,蚕食了唐廷在关东、河南地区的领土。620年七月,在李世民刚刚收服山西以后,李渊再度派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由于洛阳城防坚固,因此这一次李世民采取了孤立战术,一方面以优势兵力围困洛阳,并在半年的时间中,将洛阳周边的州县进行压制,断其补给与后援,孤立洛阳并迫其进行正面会战。

▲王世充的影视形象

截至621年,唐军围城八月有余,洛阳“城中乏食……民食草根木叶皆尽”(《资治通鉴·卷189》),王世充局势危矣。但就在此时,占据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的起义军首领窦建德,却担心王世充沦陷后唐军将挥师东进,因此出兵欲解洛阳之围。窦建德的兵力并不及唐军,但他对于王世充也并不放心,因此在唐军分兵围困洛阳时,便是他出手的最佳时机。

621年二月,窦建德率兵号三十万大军出发救援洛阳。这一支队伍实际有十余万战斗部队,沿途突破守备孱弱的关隘,溯流西上开往河南方向。但李世民决定迅速率兵出发抢占虎牢关,“据武(虎)牢,扼其咽喉”(《资治通鉴·卷189》),此时若窦建德强攻则损失惨重,若其踟蹰不前则王世充军心动摇。所幸的是李世民的决定是正确的,窦建德的大军因虎牢之险无法西进。

▲窦建德画像

此时唐军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此处远离关中,粮草补给难以跟进,如果继续僵持下去可能会面临粮尽之危局。但李世民无愧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指挥官之一,他反以粮尽作为诱饵,将窦建德主力引出,与其进行会战,并成功击破其大军,将窦建德俘获。而窦建德之败也成为了压垮王世充的最后一根稻草,王世充不得不向李世民投降。截至此时,两股最大的割据势力已被李世民所剿灭。

武德五年(622),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再度掀起动乱,李世民迅速消灭其数万有生力量,刘黑闼逃往突厥。但数月后,刘黑闼卷土重来,李渊派太子派建成东征,将其剿灭。624年三月江淮辅公祏的反唐运动也遭到镇压,至此唐廷已基本统一天下。而在李唐的统一战争中,除了荆州萧铣是在李孝恭、李靖的进军作战之下投降外,其余的几支大规模割据势力,包括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都是被李世民所剿灭的。正如李世民所言:“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定天下。”(《贞观政要·卷10》)在李唐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刘黑闼的影视形象

从十八岁参与战斗指挥以后,李世民几乎没有遭遇到军事上的失败,并且其指挥艺术也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升华。他不仅拥有着出色的战略水平,而且在战术指挥上也相当出色。尤其是在刘文静身死之后,他的指挥风格便得更加沉稳,经常采取防守姿态以逸待劳,却又不失年轻人的锐气。如在洛阳围攻战中,他敢于兵分两路,凭借虎牢关同时向王世充与窦建德发动进攻,这一点是需要承担很大的作战风险的。李世民善于使用骑兵进行奔袭作战与迂回作战,但也同样擅长坚壁清野的长期对峙,再以逸待劳、抓住时机采取攻势。无论是窦建德还是宋金刚,这些年长于李世民的将领却都没有李世民的那一份耐心以及抓住机会的决断力。

除此之外,李世民同样拥有着非凡的个人武力,胡三省便说,“史言世民不惟有天命,亦武艺绝人”(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88》)。在诸般武艺之中,李世民最擅长的便是马术与弓术。《新唐书·卷86》记载:“初,秦王建天策府,其弧矢制倍于常。”这是说李世民所用的箭更长,张力更大,但也需要更强的臂力,而李世民也凭此百步穿杨。这种个人的武力在其战斗之中,有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617年魏刀儿袭太原时,李世民于乱军之中拯救被围困的李渊,“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旧唐书·卷2》)

▲昭陵六骏之一

这种战绩并非独例,在与刘武周对峙期间,李世民率轻骑侦察遭遇敌人,便“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资治通鉴·卷188》);在620年李世民攻洛阳时,曾在慈涧遭到敌将单友信的袭击,其时李世民“左右射之,无不应弦而倒,获其大将燕琪”(《旧唐书·卷2》);在与窦建德虎牢对峙时,李世民亲身引诱其军,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资治通鉴·卷189》)在遭遇窦建德的巡卫时射其将领且战且走,《资治通鉴·卷189》载其“按辔徐行,追骑将至,则引弓射之,辄毙一人。追者惧而止,止而复来,如是再三,每来必有毙者,李世民前后射杀数人,迟敬德杀十许人,追者不敢复逼”;在讨伐刘黑闼的作战中,李世民也曾以弓术逼退突厥,令其惊为天人。李世民也不免自美道:“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贞观政要·卷1》)。

▲尉迟敬德雕像

李世民是一个典型的“六边形战士”,武力、智谋、战术都极为出众。自617年至624年唐廷的统一战争中,太原李氏集团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胜利,大多与李世民直接相关。《旧唐书·宗室传》中称:“自大业末,郡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这并非是史书文饰,李世民在建立唐朝一事上武勋卓然,也难怪这一位武将天子拥有着如此众多的追随者与拥护者。后世的杜甫也不免赞道:“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一位武神天子可称得上是文武双绝。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乐小鱼,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就是十八上战场,二十四定天下,为何说李世民是六边形战神天子?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十八上战场,二十四定天下,为何说李世民是六边形战神天子?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无心法师3无心最后死了吗

1. 《无心法师3》是一部热门的仙侠奇幻剧,自第一季播出以来就备受观众喜爱。这部剧讲述了无心和罗睺在修仙路上的冒险和成长故事。在第三季结局中,无心与罗睺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和挑战。...

2023-09-20 20:39

婷婷袅袅是什么意思(袅袅婷婷的意思是什么?)

1. 婷婷袅袅是一个成语,形容女子的姿态美丽秀丽。其中,“婷婷”意为美丽,秀丽;“袅袅”意为姿态优美、柔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仪态或姿态。2. “袅袅婷婷”的意思是...

2023-09-20 20:38

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和文化中国文化历史有几千年

1. 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根据考古学研究,中国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从古代的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再到兴盛的商业与农业的夏朝和周朝,中国...

2023-09-20 20:29

1437是什么意思(1437是什么意思?)

1. 1437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在阿拉伯世界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伊斯兰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麦地那移民。1437对于穆斯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纪年。在伊斯兰教历中,麦地那移...

2023-09-20 20:38

吏部尚书等于现在的什么官

1. 吏部尚书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官员,负责掌管吏部的事务。吏部是封建王朝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负责人事管理、官员选拔与评定等事务。因此,吏部尚书可视为现在的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2....

2023-09-20 19:35

2l等于多少kg(2l等于多少kg洗衣液)

1. 2升等于多少千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密度的概念。2.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它可以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来表示。3. 对于水来说,它...

2023-09-20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