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边之奇|济南之秘,座独立长白山,文侠之传,三将军相伴
2024-06-03
更新时间:2024-06-03 11:59:02 作者:知道百科
泉边之奇,济南之秘,座独立长白山,文侠之传,三将军相伴。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历史的痕迹深深地镌刻在每一寸土地上,而传承的文化遗产也在这里绵延不绝。这里不仅是风光旖旎,更是古今文豪齐聚的地方,他们用笔墨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让人们永远怀念。
文|王绍忠
行走于章丘大地,绣江河畔,北眺横贯东西、高低错落的长白山脉。
它绵延十数里,泉流四溢、窠潭交错。
泉水这东西真乃神奇莫测,山岭有多高,它就能爬多高。
那银练似的涓涓溪水,顺着沟壑因势而下,伴着山路、钻过石桥,便形成了明丽、娟秀的江南水乡景观。
爱山人与山对话,山壑回音;与山花对视,山花含羞。
青山有了泉的滋养便生发出灵气,变得气候温润、冬暖夏凉。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千百年来,有识之士在这方圣泉宝地,下建“白雪书院”,上设“仁义武馆”。
长白山麓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长白山最西侧山麓是省级文化古村梭庄。
秦末汉初,曾有一位胆大艺高的孔子弟子之后裔、任职“秦博士”的伏生。
他竟然冒着满门抄斩的凶险,壁藏29部《尚书》。
历经秦末战乱,刘邦平定天下后,他又掘壁求书。经整理抄录、口传亲授于齐鲁之间。
其果敢护书的行为,倍受后人称颂,被誉为天下第一“文侠”。
其墓葬于古村西南,碑文赞颂了伏生“书以人传,人以书显,垂万世名”(文载《山东通史》)。
墓前另建有古朴素雅的祠堂三间。
[范仲淹纪念馆]
来到大山中麓偏西的万山村,对面峪坡名叫“鱼鳞坡”。
这里是隋末农民首领杜伏威聚兵三十万,揭杆起义之地。
杜伏威故居是离此六里之遥的河滩村,自幼跟随开山凿石的父辈抡锤掌钎,造就了他不惧“帝法”的石头秉性、火爆脾气。
隋王朝当时派重兵前来围剿,被他设计藏匿于坑中的义军滚下的“万石阵”砸得死伤残重、全军覆没。
后来,杜伏威兵强马壮,又率军转战江淮,发展成为灭隋建唐的三大主力之一。
翻过大山中部,便可到达山南名扬遐迩的醴泉寺。
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年少时因家贫曾在此寄宿,忍受讥寒、自学苦读,磨砺了刚毅、顽强的意志。
十数年间,留下了“划粥断薤”、“窖金贫读”两则感人肺腑的历史典故。
宋真宗十年(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
[醴泉寺]
在近40年的仕途生涯中,每到一处为官,范仲淹都扎实地做一些利国惠民的善事,政绩颇多。
后来,他撰写《岳阳楼记》,为世人留下了震烁千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励格言。
清顺治12年(1655),杰出的爱国思想家、抗清志士顾炎武先生,因支持张煌的海上抗清活动、编纂反清诗集《忠节录》,被迫逃避清衙门的追捕。
顾炎武带领全家从江苏昆山,悄悄到长白山东麓的顶庄落户。
在一处两进宅院中居住了十数载,完成了代表作《日知录》。
他还沤心沥血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一文,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名句。
在此生活了12年后,顾炎武又搬至宁埠(镇)大桑村居住。康熙14年(1175),他于暮年又迁至陕西华阴县。
在长白山第一高峰(844米)摩诃顶(佛教语)下,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名叫三山峪。
[《章丘县志》中范仲淹记载]
1937年“七七”事变后,受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鼓舞,本村进步教师李曼村、宋怡翔等,于1938年1月13日,在村北石峪寺内组织起近百人的抗日救国军,举行了威震八方的武装暴动。
在邹平、淄博一代活动,屡建奇功,后被收编为八路军21中队3连。
经过“三大战役”的血火锤炼,功绩显赫。
1954年,李曼村、陈瑛、万经常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宋怡翔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芝蔴粒大的山村竟然出了三位将军,这在齐鲁也属罕见。
为此,三山峪又被誉称为“将军屯”。
长白山平均海拔高度为376米,山不甚高,泉亦不深。
但这里却是圣泉灵壑,曾被明代的文学家、戏剧家,在山下开办“白雪书院”的李开先(章丘东鹅庄人,明嘉靖8年进士)先生,称誉为“模山范水”。
的确如此,一辈辈名人贤达层出不穷;一代代英秀才哲源源涌现。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以上就是泉边之奇|济南之秘,座独立长白山,文侠之传,三将军相伴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泉边之奇|济南之秘,座独立长白山,文侠之传,三将军相伴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