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体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结束后移交中山陵

更新时间:2024-05-14 13:26:01 作者:知道百科

近日,关于孙中山遗体处理的讨论持续升温。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结束后移交中山陵,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对于中国这位伟大的国父,如何处理他的遗体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这一争议的不断发酵,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更加深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25年3月12日,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因病去世,其留下的一句遗言激励了无数后来的革命者。孙中山曾经领导了十次反清起义,最终在1912年成功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此后还多次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

孙中山的一生为国为民,获得了中国“国父”的尊称,在他去世之后政府决定永久保存遗体,以供后人继续瞻仰。

只是当时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这一想法,但孙中山的棺木也被混凝土永久封固在了中山陵,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伫立在外面的雕像。

那么当初孙中山的葬礼是如何进行的?为何最终未能实现永久保存展示?

不幸病逝

1924年10月,孙中山应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等军阀首领的邀请,前往北京共同商议国家事宜。孙中山满怀希望并带着民主方案北上,他希望通过这一次会议可以促进我国的独立和民主,然而这也仅仅只是孙中山的美好愿景。

次月孙中山离开广州,然而孙中山却在北上的路上不幸患病,虽然经过保守的治疗之后得以继续前行,但是来到天津的时候病情却急剧恶化。

当时医生建议孙中山到北京的大医院进行救治,于是众人在12月31日下午抵达北京。

当时很多人在火车站热烈的欢迎这位革命先驱的到来,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孙中山也强撑着身体与众人挥手致意。随后孙中山一行人就住进了北京饭店,在医生的建议下孙中山来到了协和医院就医,经过检查之后医生打算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孙中山不愿意进行外科手术,只希望进行保守治疗,无奈之下医生只能遵循孙中山的意思。一开始保守治疗还能够起到一些效果,但在一段时间之后,药物已经无法正常抑制病情了,孙中山的体温和脉搏都变得十分混乱。

紧接着孙中山开始头晕目眩,就连吃饭也吃不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治疗也无济于事。面对这样的情况,协和医院也直接下达了通知书,告知亲属孙中山患上的是肝癌末期,已经没有任何救治的可能了,让家人们做好心理准备。

不久之后孙中山就离开了医院,并且四处寻找知名的中医为其进行治疗,结果都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还导致了孙中山的排泄不便。此后孙中山就不再坚持中医了,1925年3月孙中山开始接受西医治疗,一开始还取得了一些效果。

然而最终还是回天乏术,肝癌末期放到现在也是不治之症,更何况是近百年以前。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因病去世,他此番北上还没来得及与众人商讨国事,就带着他未尽的理想告别了革命事业。

就在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天,汪精卫、宋子文等党内高层来到了孙中山的床前,希望他能够留下一些遗言。孙中山一开始并不想说,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撑过去,那么自己也可以去实现,万一自己离开了人世,那么遗言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在众人的劝说下,最终孙中山还是留下了三份遗嘱,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遗言虽然十分振奋人心,但也让人感受到了不少遗憾,孙中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关心着革命事业的发展。

他对自己的家里人并没有太多的嘱咐,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女能够继续努力,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由于多年的革命岁月,孙中山并没有太多的遗产,仅剩的东西全部留给了自己的妻子宋庆龄。

孙中山的去世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除了在中国国内引起震动,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不少影响。因为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曾经游历过许多国家,在国外留下了良好的名声,因此在他去世之后其他国家也纷纷发来了唁电。

孙中山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在近代中国革命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革命历程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当时的中国正值风雨飘摇的晚清朝廷,由于孙中山的父亲在澳门工作,因此他得以见识到中外之间的巨大差距。相比之下中国在腐朽落后的清廷统治下,国力弱小、国民麻木,完全看不到一个光明的前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中山的心中愈发希望能够改变国家的现状,在美国留学归来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拯救国家的决心。孙中山明白学医救不了中国,于是就果断放弃原本的医学专业,转而走向了救国救亡的道路。

当时的清政府正在推行洋务运动,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颇受孙中山的认可,他寄希望于李鸿章等人能够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孙中山还一度写信给李鸿章,希望他能与自己一同拯救国家,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李鸿章的回应。

孙中山明白洋务运动也不过是封建王朝的一次自救,李鸿章等人本质上还是维护清廷的利益的,想要彻底改变中国就必须要推翻封建王朝。于是孙中山开始投身革命,成为最早一批觉醒的革命者,等待他的将是一条艰险的道路。

1894年,兴中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于檀香山成立,次年十月一众爱国人士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

然而起义还没发动就因为有人泄密导致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在国外游历期间孙中山见识到了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军事,由此开始逐渐形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并亲自担任同盟会的总理。随后各方反清势力团结在了一起,一同为革命事业作斗争,新思想开始在国内不断传播,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引。

从1906年开始,同盟会在国内发起了多次武装起义,直到武昌起义爆发前,孙中山在此期间领导了十次武装起义。然而这些起义大多影响有限,仅停留在精英阶层,无法发动群众,因此最终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

1911年爆发的黄花岗起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革命思想开始逐渐深入群众,为之后的武昌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伴随着武昌城的一声枪响,宣告了清王朝的末日到来,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只可惜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之后孙中山也曾多次领导起义反对袁世凯,但最终都未能取得成功。袁世凯在巩固了自身的权力之后,打算倒行逆施发动复辟,结果在一片骂声中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袁世凯离世之后,他手下的一众北洋军阀首领开始纷纷抬头,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更是直接解散了临时约法。此时的孙中山知道北洋军阀已经成了新的封建势力,于是在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成中国国民党。

此时的孙中山已经年过四旬,自第一天参加革命也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是革命事业依旧没看到光明。孙中山在南方成立国民政府,继续进行革命事业,但是北洋军阀的势力十分庞大,革命事业也一时陷入了瓶颈。

为了联合各方势力,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但是连年的战乱让百姓苦不堪言,孙中山也逐渐动摇了继续进行武装斗争的想法,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开始全面掌控北京城。

他知道孙中山内心十分渴望和平,于是就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讨国事,当时的孙中山已经身患重病,他知道此行并不轻松。但是为了国家事业,孙中山还是决定亲自北上,最终就倒在了他毕生追求的革命道路上。

鉴于孙中山的杰出贡献,国民党内部决定为其举办隆重的葬礼,并打算永久保存孙中山的遗体,以供后人瞻仰。但是为何后来孙中山的遗体迁入了陵墓?孙中山的葬礼过程又是怎么样的?

筹备葬礼

孙中山去世之后,民国政府决定为其修建一座中山陵,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葬事筹备委员会。委员会将负责经费的筹集、中山陵的设计和修建以及如何将灵柩护送到南京等事宜。1925年2月25日,民国政府发布了一则悬赏征集告示,收集关于中山陵的设计方案。

悬赏高达5000元,要求中山陵整体大气且特殊,又能够让民众入内瞻仰,还需要留出可以容纳5万人的空地以便展开纪念活动。除此之外纪念堂的主体要以中式风格为主,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总而言之中山陵的修建一定要别具一格。

悬赏征集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大家都希望为中山陵的修建出一份力,悬赏于9月15日截止,最终收集到了40多份方案。在众人的挑选下,由昌彦直设计的警钟形方案脱颖而出,因为警钟的形象比较肃穆,又有提醒国民的寓意,兼顾了美观和牢固的作用。

在确定了方案之后,国民政府拿出了30万元进行修建,直到1929年中山陵的前期工程才修建完成,国民政府开始准备迁移灵柩的事宜,整个过程由何应钦来负责指挥,当时孙中山的遗体正藏在一个山洞当中。

因为国内的局势比较动荡,稍有不慎可能会导致遗体受损,如此一来就导致遗体的保存条件有限,在中山陵修建前期工作完成之后,遗体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经过专家的讨论分析后认为,遗体不适合再暴露在灯光下,应该以铜棺土葬的方式保存。

于是政府就从美国定制了一副紫铜棺,将遗体放置其中,并且为孙中山穿上了传统了汉族民族服饰。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国民政府将灵柩从碧云寺转移到南京的中山陵,1929年5月26日,移送仪式正式开始,北平城30万多群众专门前来送行。

原本用于安放和展示的玻璃钢棺也从苏联运到了国内,不过这座棺材并没有使用,而是放在了北平的纪念堂作为衣冠冢。2天之后灵柩移送到了南京,随后政府举行了三天的公祭,并计划于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

当天凌晨2点,南京城内站满了前来迎接灵柩的群众,现场的气氛十分严肃庄重。在108名挑夫的努力下,孙中山的灵柩被抬到了中山陵,期间还有40名乐队成员演奏哀乐。直到灵柩抵达祭堂之后,现场便响起101声礼炮。

随后全场开始默哀三分钟,在宋庆龄和孙科等人关闭了陵墓的大门之后,整个奉安大典宣布正式结束。

原本设计可升降供世人瞻仰的部份无法使用,铜棺被存放在了陵园的宝塔里面,用混凝土进行封固,这也成为了众人的一个遗憾。

后人无法再瞻仰孙中山的遗容,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民国政府在铜棺的上方放置了一个孙中山的卧像,以供世人瞻仰。虽说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原本的初衷,但是为了让遗体保存良好,只能够出此下策。

其实在移灵完成的时候,中山陵整体建造并没有全部完工,当时总设计师昌彦直由于积劳成疾不幸离世,接下来的工程是按照他的设计继续完工的。一直到1931年中山陵才宣告全部完成,这座陵园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大的陵园。

只可惜在之后的战火中中山陵遭到了不少的破坏,据后来调查显示,除了陵墓的主体和纪念建筑受损较少以外,其他的地方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山陵就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还专门拨出了100万元对中山陵进行维修。

在中央政府的保护下,中山陵得到了很好的维护,现如今中山陵已经是5A级景区,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到这里凭吊,孙中山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结语: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先行者,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国父”的头衔也是对其最好的表彰。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是对他的尊重,唯一遗憾的是遗体没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持,现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瞻仰到孙中山的遗容。

中山陵的修建汇聚了无数人的努力,足见孙中山在人民群众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都愿意为国父的陵墓修建出一份力。如今中山陵在政府的保护下依旧完好,孙中山先生可以永远与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以上就是孙中山遗体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结束后移交中山陵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孙中山遗体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结束后移交中山陵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剪纸手工:3款简单又好看的春节鼠年剪纸

春节鼠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它通过剪切纸张,将各种形象和祝福寄托于纸上,寓意着美好的祝福与欢庆的氛围。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剪纸手工成了许多人追求的新宠,因其简单易

2024-05-14 08:46

剪纸DIY:8款简单的中国风剪纸,寓意深远

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每一款剪纸背后都蕴含着深远的寓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向往。今天我们将分享8款简单的中国风剪纸,带着这些古老的祝福和寓

2024-05-14 08:04

人生的智慧:叔本华的思考

人生是一场充满挑战和变化的旅程,而叔本华则在他的著作中分享了许多关于人生的智慧和思考。他认为人生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只有通过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改变。通过

2024-05-13 18:15

叔本华|探索人生的智慧路径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叔本华被誉为哲学之父之一,他的著作《人生的智慧》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肯定与追随。叔本华对人生的思考如一把利剑,深刻而真实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和生存的

2024-05-13 18:14

哪些病适合采用中医治疗?如何科学地服用中药?阅读这篇文章就会明白!

中医治疗在许多疾病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慢性疾病、身体虚弱以及温病等,都适合采用中医治疗。但是,如何科学地服用中药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了数千

2024-05-13 17:55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中医不科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医产生质疑并认为其不科学。这主要源于人们对中医的认知和理解上的差异。尽管中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经验丰富的传统,但其理论与现代

2024-05-13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