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岛海战的详细战斗过程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2023-04-05
更新时间:2023-04-05 14:24:02 作者:知道百科
说到灭亡的太平天国的首功之臣,恐怕非曾文正——曾国藩莫属了。他依照朝廷的命令,在自己家乡选练湘军,成为太平天国最可怕的敌人。虽然曾国藩善于练兵、用人,但他并不擅长临阵指挥。若亲临战阵,总会输的灰头土脸。在湖口之战中,曾国藩被石达开揍得狼狈不堪,曾多次准备投湖自尽。
最终,善于自省的曾国藩痛定思痛,决定离开一线战斗指挥,主要负责战略制定工作。经过他的苦思冥想,终于制定了一个克敌制胜的妙法。
当时,天平天国之所以声势那么多,就是因为太平军英勇善战,尤其擅长于肉搏。而八旗军和绿营军早就腐朽不堪,贪生怕死。他们只敢在远处开炮、开枪、放箭,唯独不敢肉搏。在阵地战中,太平军往往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清军,然后用白刃战将其击溃。太平军的白刃战之强悍,即使是湘军也不是对手。因此在前期的作战中,曾国藩才会被太平军打得跳湖。
针对太平军的优势,曾国藩总结出一个“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所谓“结硬寨”,就是修筑碉堡、战壕等防御工事,步步蚕食太平军领地;所谓“打呆仗”,就是以防御工事为依托,抵抗、消耗太平军实力,同时谋求切断敌军粮道,最终达到耗死对手的目的。
相对于太平军,清军的火力更猛,粮食供应更稳固。在之前的战斗中,清军扬短避长,在毫无遮蔽的野外与太平军交战,发挥不出火器的优势。而在坚固的防御工事中,就能将太平军冲击力强的优势化为乌有。
在具体的战斗中,湘军成了一支半工兵部队,他们不断地挖战壕,修堡垒,向天京城步步紧逼。而曾国藩的打法让太平军极为难受。他们虽然像以前一样勇猛,但是血肉之躯毕竟不能和战壕和火枪相匹敌。因此,湘军总能用劣势兵力将优势的太平军击败。
在安庆之战中,湘军发扬了他们一贯善于打“呆仗”的特点。他们挖着战壕,一步步将安庆包围了起来,甚至连当地的地貌都被他们挖得改变了。由于安庆是天京的门户,因此太平军不断向当地投入兵力。但在湘军坚固的工事面前,这些这些援军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到了最后,湘军开始包围天京,他们故伎重演,用战壕包围了此城,使天京完全化为孤城。最终,湘军挖通了地道,用炸药炸毁了天京城墙,太平天国最终灭亡。
曾国藩虽然名曰“打呆仗”,实际他已然有意无意地摸准了后火器时代的命门,那就是“防守要远远强于进攻”。在那个时代,火器虽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但仍然很难摧毁坚固的防御工事,特别是战壕。在没有坦克的时代,“战壕+火器”就等于无敌,很难攻破。
当时,中国虽然是落后国家,但是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却被西洋人学会了。以英国人戈登为例,他曾参与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充分见识了曾国藩的战术。之后他离开中国,到苏丹担任总督。面对彪悍的苏丹游牧骑兵,戈登也同样利用了“战壕战术”。更绝的是,他还利用起了机关枪,让战争变成了屠杀。
到了一战时期,“结硬寨,打呆仗”终于大放异彩。交战双方用“铁丝网+战壕+火炮”组成了立体防御,成为一个不可攻破的屏障。在那个时代,任何一场攻势都会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人强行进攻德军阵地,结果在机枪与火炮的攻击下,一天之内便战死六万人。之后,在法国发动尼维尔攻势中,仅在九天内,法军就被德国打死了10万人。
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成了一个特大号的“呆仗”。由于协约国国力雄厚,最终活活拖死了德国,就像清朝拖垮太平天国一样。而在这场“呆仗”中,双方有1000多万名军人战死,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以上就是大象岛海战的详细战斗过程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大象岛海战的详细战斗过程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