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醉卧沙场”的辛弃疾突然戒酒?
2023-05-12
更新时间:2023-05-12 11:01:36 作者:知道百科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如抗金义军出身的辛弃疾,在他的词中经常出现“酒”“醉”等字眼,可以想象他曾经在沙场大战时,豪迈痛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你能想到,像辛弃疾这样喝酒喝了大半辈子的人,竟会起心动念说要戒酒
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当时的辛弃疾因臣僚弹劾,被朝廷罢官,退居乡间。大概是常年饮酒对健康的损害渐次凸显,又或许是因为借酒消愁而愁苦不减反增,辛弃疾决定戒酒了,并发表了戒酒宣言,但他的宣言极为独特,竟是对酒杯说话。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辛弃疾与酒杯之间的答辩,用白话翻译就是:酒杯啊,你过来!我今天仔细检查了身体,发现这几年来时常口渴,喉咙干得像是烧焦的锅子,最近还开始嗜睡,一躺下就鼾声如雷。酒杯表示:“竹林七贤里刘伶这个人,是古往今来最看得开的人,他认为酒喝醉了又怎样,人要是死了就直接埋了吧。”酒杯你竟敢如此说话,亏我把你视为知己,你实在是太无情了!
词的下片语气一转,似表明主人戒酒的决心:更何况,酒杯你还凭仗着歌舞来诱人欢醉,按理来说,这应该被当作人间剧毒来对待。无论对你有多少怨言,都是因为我爱喝酒造成的;世上的东西本无所谓好坏,使用过度不懂节制才变成祸害。所以我跟你约定:“你不要再逗留在这了,赶紧离开,不然,我可是还有力气把你给砸个粉碎的!”酒杯再拜说:“没关系,只要你挥手,我就离开;但若你招手要我来,我就会即刻赶来!”
这首《沁园春》可以看见辛庆疾对于酒精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一是他不忍心苛责与自己相伴数十年的酒精,只好找了“酒杯”当现成的替罪羔羊;二是词人已郑重宣告酒杯“勿留亟退”,还作势扬言要砸碎它,想要划清彼此界线。
然而,酒杯却在末尾对词人答道:“只要你挥手,我就离开;但若你招手要我来,我就会即刻赶来!”,这种“欲拒还迎”的暧昧心态,很难不让人怀疑,辛弃疾是否真的是下定了决心真的要戒酒。
事实证明,戒酒这件事对于辛弃疾来说还是太难了。在写下《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没过多久,辛弃疾就宣告戒酒失败,这一次他又找上酒杯,自己认怂,又喝上酒了,并且写下一首破戒词。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辛庆疾在题目中便说,城里的各位公卿大人带着酒来到山里,他不能以戒酒的说辞为借口,遂破了戒酒的戒令,让自己一醉了事。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化用不少典故,词的大致意思为:酒杯你知道吗,现在的我已经请辞了酒泉郡的郡侯,而用来装酒的皮囊也赶来跟我说它要退休。那些爱喝酒的人来我这,都吃了闭门羹。杜康这位酿酒名家占卜,卜到了云雷屯卦,推测危险而艰难便不再酿酒。细数过去,我恨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酒精里虚度了。我朋友的好诗读起来就像是喝了美酒般享受,那我何必再去买酒复饮呢?
朋友说我生病一定有原因,不该杯弓蛇影地瞎猜是喝酒造成的。记得陶渊明整天醉醺醺的,终生自得其乐,屈原努力保持清醒,仍招来祸端,被放逐后投江自杀。酒杯啊,我想听取这朋友的说法,因我自认自己不是个勇者,无法像晋元帝司马睿一样说戒就戒。所以别笑话我了,既是朋友热情相劝,今晚暂且再醉一场!
这首词就像辛弃疾对“酒杯”的告解,他知道自己上次已和酒杯有了约定,如今却出尔反尔,他需要给“酒杯”一个交代,好让自己有台阶下,所以他直白承认自己不是勇者,这酒是无法说戒就戒的。
刘伶戒酒时说“一日不过三碗”,结果他恨不得直接拿洗脸盆来装酒。而辛弃疾一开始学司马睿学得还挺好的,最起码他还能从春天坚持到秋天。仅是这一点,就不是普通酒鬼能比的。
辛弃疾之所以能忍了这么长的时间不饮酒,原来他是还有大事想要去做。他那厢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这厢竟然被人说成是国家、人民的祸害,他内心的悲愤之情可想而知。
填这一首“开戒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年近六旬了,他未来剩下的日子到底还有多少呢?他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感觉自己的坚持实在是太可笑了。于是决定就此开戒,大醉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