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伍子胥要冒死劝吴王不要封赏越王?
2023-05-12
更新时间:2023-05-12 10:10:22 作者:知道百科
吴国伐齐成功后,夫差举行酒宴,酒过三巡,吴王的夫差突然说:“越王伐齐有功,我要给越王封地。大臣们有什么意见?”听了这话,所有大臣的笑容都凝固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做会增强越王的实力,而这必然会导致未来发生意外。然而,当大臣们也不敢去反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就在没人敢说话的时候,已经年近花甲的伍子胥,颤抖着站起来喊道:“越王勤政爱民,如果吴王不趁机消灭越,必会后悔的。”【《史记》中对这段记载: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
已经75岁的伍子胥,本来可以安享晚年了,但他毅然决然地冒着被砍头的危险,甚至劝阻不要奖赏和除掉越王,这说明越王在伍子胥心中是多么的担心。
然而,吴王并没有听伍子胥的劝谏。反而愤怒地说:“我不忍心杀你,是因为你辅佐先王,你今天还敢反对我,你马上给我退出去。”就这样,伍子胥被撵出去了。
这时,与伍子胥不和的太宰伯嚭对吴王说道:“听说伍子胥出使齐国时,把儿子留在那里,恐怕已经背叛了吴。”
听了这话,吴王更加愤怒了。他直接给了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伍子胥确实把他的儿子留在了齐国,但不是因为要兵变,而是出于报国之心决心以死来相谏,不想连累儿子罢了,但吴王却没有理解伍子胥的苦心,实在是悲哀。
那是在公元前485年,也就是吴王准备伐齐的那一年,伍子胥曾经劝夫差不要伐齐,并说吴国心腹的真正敌人是越国,因为当时越王已经卧薪尝胆十年,一直准备报仇,却一直苦于不成熟。
此外,吴国距离齐国数千里,而越国和吴国非常近。伍子胥担心在齐未被摧毁之前,越国就会兵临城下。【《史记》: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己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狸,虽胜之,其后患无穷。”】
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伍子胥把齐国比作皮肤瘙痒,把越国比作皮肤疼痛。然而,吴王非但不理解,反而生气地说:“我马上就要开始北伐了,但你在这里说的是不吉利的话。你期待着吴国的灭亡吗?”
吴王越想越愤怒,他想杀死伍子胥。这时,也是伯嚭站了出来,但他并没有救伍子胥,而是向吴王提出了一个计划,借齐国的手杀死伍子胥。
伯嚭的计划是让伍子胥作为吴国的信使前往齐国下战书,还可以将战书中的措辞写的非常强硬,故意激怒齐国王,然后除掉伍子胥。
这种下三流的计谋怎么能骗得了老谋深算的伍子胥呢?【《史记》:伍子胥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
由此可见,伍子胥决定与吴国生死与共。然而为了救儿子,所以伍子胥把儿子留在齐国,自己独自回到吴国。
然而,正是伍子胥的这个做法给了伯嚭向夫差谗言的机会,并最终成为伍子胥被赐死的主要原因。
吴王赐给伍子胥一把剑后,伍子胥决心一死。临终前,他抬头朝着天空叹道:“夫差,你不听忠言,听谗言,真是天要灭吴呀。”
后来,伍子胥还对门人说:“他死后把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想亲眼看看越国是怎么进来的。”说完,一代谋臣伍子胥自杀身亡。【《史记》:伍子胥临终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伍子胥死后,吴王得知他的遗言后,气的暴跳如雷,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麻袋,扔进江中。可惜了伍子胥以死相谏并没有唤醒夫差,此时夫差已被太宰伯嚭所迷惑,而伯嚭的背后则是被勾践以金银、美女收买。
就这样,伍子胥死后十年。勾践抓住了吴王想称霸的心理,不断给伯嚭送礼,以至于伯嚭鼓动吴王,最终吴王决定出兵中原。
果然,夫差没有经住鼓动,的确北上了。越王勾践则利用吴国兵力不足,突然发起猛攻,最终在公元前473年攻占了吴都。
吴王夫差得知城破,想和越国勾践讲和,但都被拒绝了,最后只能自杀。在弥留之际,吴王想起了他是如何对待伍子胥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史记》: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
吴王直到去世才意识到伍子胥是忠诚的大臣,但为时已晚。最后,他死的时候用帽子遮住了脸,他知道他没有脸再见地下伍子胥了。
“子胥冤死,吴国灭”。吴王夫差没有听真话,而是听了谄媚的大臣的话,最终自杀并毁灭了国家,这可以说是自作孽不可活。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像吴王夫差这样的故事,他们信任小人的甜言蜜语,远离真正朋友的真话,最终导致生活的悲剧。
有句话说:读史可以明智,知得失。其实对于我们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少年,读史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最散光的一点就是,它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可以通过读史书,来了解到在古代的那些人一生的教训与经历,从而激发我们自己的智慧。读历史更会让孩子从小就能培养出智慧的好方法。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看这些历史上真正发生的事情,每天看一则,一年就是360则,这其中的历史教训和历史谋臣的大智慧,必然会让孩子或者家长都有一个新的眼界和处理事情的格局。
有位国学大师曾说过:“人不能糊涂地成长。”糊涂的人,很少有灵气,从而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学校中,都会被其他明白人所碾压。而解决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活成一个明白人。而我们要通过读史、学古人思维,做个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