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叙事逻辑是怎么样的?蕴涵着什么作用呢?

更新时间:2023-04-21 13:07:05 作者:知道百科

  众所周知,如果将《史记》的形式作为叙事研究的对象,其中时间结构与叙事顺序的调整中蕴含着独特的话语意义,成为史学内容的重要一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史记》司马迁以多种记时方式和叙事时间手段来塑造历史人物,体现着他清醒的审美观念,本部分在时间形式之外,将含有时间流逝性含义但缺乏明显时间标示的叙事内容纳入探讨范围。

  结合的时间结构与叙事时间手段,以审美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史记》时间中蕴含的司马迁的时间观、历史观和人生观。

  时间观的形成源于人对时间的体验与理解,具有个人印记。文学作品中的时间经过作家的处理,不再是客观物理现象,与主观感受密切相连。

  《史记》的时间叙事折射出司马迁整体性的时间观念,有独特的个人主体意识与生命色彩体验。

  一、整体时间观

  中国的时间观念自形成之际呈整体性的趋势,殷商人以天干、地支记时,以天地之道呼应时间的整体思维方式开始萌芽。古人将自然、历史与生活共同思考的整体思维方式强化,此种思维方式又以独有的方式参与到历史叙事中。

  《尚书尧典》经过周人改写,尧把羲氏兄弟、和氏兄弟派往四方,以四方对应四时,整体的空间、时间秩序同构,反映着记事时间整体性模式开始形成。

  《史记》中叙事时间的手段调整反映整体时间观念,同《左传》相比,这种整体和线性特点体现在时序上,不同于《左传》的“凌空跳脱”,《史记》在整体前提下,更倾向于连贯叙事,从时速技巧看,表现为《史记》对《左传》叙事重点做调整。

  最后以事记时的方式也反映着该种时间观,该记时方式寻找两事之间的任何联系,因此历史整体中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从以事记时的词语上看,运用特定的时间用语:“于是”“当是时”,表示下面要叙述同时间背景下不同空间的情状。

  这些词语连接有利于统一的时空环境的建设,努力拓展时空背景宽阔的历史视野,这种整体的时间观念,这是中国自古至今最为常见的时间观念。

  司马迁看重时间整体性,据学者分析这与西汉天人哲学思想有一定关系,司马迁也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历史,历史上的时间段都是与整个时间长河密不可分。他用表来联结不同时空人物与时间,调整《左传》中的叙事时间,形成更加连贯的叙事,彰显着整体时间观。

  二、个体人物意识时间观

  整体线性时间观所聚焦的是宏观的时间分布及合理的逻辑排列,大多与编年记时相关,《史记》中的纪传时间以人记时,反映出的是以人物历程为时间线索的意识,此时间观念反映出个体意识色彩,时间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

  在实际的时间叙事中,时间是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时间,蕴含着个体生命历程与命运发展。纪传记时从外在形态看,以人物联结事件、构成篇目,从内在结构看,围绕人物的命运来连缀时间。

  从主观审美观念看这反映作者的以个体人物历程为焦点的时间观,《史记》增加了个体人物意识的主观介入,在矛盾冲突中展现的人物行动轨迹,以人物时间为连接点,展开故事过程,对故事的精彩之处难免有所削弱,但重心是人物,单时间按以人物为线索,使整体更加连贯。

  《史记》中个体意识时间观不同于以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为依托,以人物为中心的时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纯粹客观化叙事,所以故事表达中含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注重人物线索、浓厚的个体色彩时间意识对后代小说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对死亡这一特殊时间的思考与刻画来颂扬人物,司马迁对有限生命时间思考并将其与永恒的时间联系在一起,时间在“不朽”中绵延,时间流动中不乏生命色彩,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司马迁在生命思考中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将有限的生命时间中延续,与精神、价值等自觉接轨,融于永恒的历史时间之中,时间具有生命色彩与主观意义,这种扩展意识是进步的,这种富含生命思考色彩的时间观念是独特的。

  时间流动里的历史观

  时间是人类最具切身体验的经验范畴之一,人们体验着外界各种持续不断的变化,夜以继日,秋去冬来,史传中的时间经过体验后与自然时间有了本质的不同,反映着史学家的独特时间观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时间,巨大的时间流汇聚成历史长河,在时间中流露对待历史的态度表现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观念是历史观,历史观念研究包括历史本源、主体、规律、动力等多个方面。

  一、发展变革观

  历史并非超验凭空创造而来,克拉克所认为客观的历史真实不存在,即使再实录性的作品,其各种因子的出现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由此历史观产生。在历史观中,

  历史规律是富有价值的核心部分,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与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司马迁之前,各家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各有己见。

  司马迁在时间叙事中展现的历史观念极具开创意义,历史上的各家历史观念各执己见,他生活的时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盛行之时。

  当时社会主张每个人的思想感情都笼罩在官方统一的儒学思想体系中,他独尊历史事实,综合多家历史观念,在时间叙事中贯通上下几千年,打破历史复古与循环壁垒,在对时代断限、革命时变和厚古薄今的时间分配中流露出发展变革的历史观,具有超前意味。

  二、历史动力观

  司马迁在时间叙事的变革中总结出变化的历史规律,涉及历史观念中的历史动力一面,关于历史动力,司马迁于时间叙事中展现出人本动力观和民本动力观两方面。

  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历史动力认知多是神的意志,神主宰一切,春秋战国时期,人的理性觉醒时代全面到来,人开始作为历史主体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者,先秦各家对历史动力的认识出现多元化。

  儒家将道德作为历史的根本动力;道家认为“道”是历史的根本决定力量;法家是将礼法制度作为历史动力;墨家将兼爱情感作为历史的推动力量之一,肯定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司马迁综合各家观点,在《史记》时间叙事中展现的历史动力观具有更重的唯物色彩,具体表现为人本动力观。

  基于对人的重视,他于时间叙事中总结历史规律,其历史观念具有丰富的含义,在时间选择、时间对比、时间词语使用及叙事手段的运用中反映着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及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人和民心的动力,具有发展变革的历史观和人本历史动力观与民本动力观。

  《史记》是历史叙事,司马迁在对史实重叙的过程中重新阐释史实,依据客观历史时间,运用叙事时间手段塑造诸多历史人物,因叙事文学少有真实历史时间,所以在继承《史记》叙事时间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历史著作与叙事文学,在文学长河中遥相远望。

为您推荐

揭密刘邦和赵国之间抗争。刘邦是如何在赵国失手的

  还不了解:刘邦和赵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当初削藩的时候,刘邦是怎么在赵国失手的?赵王到底有多厉害?  众所周知,大汉王朝建立

2023-04-21 13:03

子婴是秦国的亡国之君,他最终的结局怎么样呢?

  我们都知道,在封建时代,每一个末代皇帝都应为王朝的覆灭承担一定的责任。即便有些王朝的衰落和末代皇帝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可也理应如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

2023-04-21 13:03

康乾盛世是不是当之无愧?它可以说是鼎盛吗?

  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历来备受争议,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

2023-04-21 13:03

庙号是怎样造成与发展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被封号为“圣祖”?

  庙号是中国封建朝代君主驾崩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是如何产生与发展变化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从汉朝开始,皇帝们的

2023-04-21 13:01

刘病已成为皇上后,做了什么事?为什么点评极高呢?

  我们都知道,刘贺被废后,17岁的刘病已,在权臣霍光的拥护下顺利登基为帝,是为西汉宣帝,这位刘病已,也称刘询,最为人熟知的一个身份是落魄的皇族,不仅亲人都被诛连殆尽,

2023-04-21 13:01

沦落民间刘病已,是怎样成为汉朝皇帝的?

  刘贺被霍光废了后,流落到民间的刘病已被霍光发现了。刘病已的爷爷是汉武帝时候的太子刘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小时候的刘病已  刘据因为乱搞

2023-04-21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