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富裕之人石崇财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更新时间:2023-05-06 10:51:56 作者:知道百科

  在《世说新语》之中有着这样一个故事,西晋大富翁石崇家的厕所美轮美奂,不但配备的物品品种繁多,有香水、香膏。而且配套的服务也并不差,等到如厕完毕以后有十多个侍女从旁伺候,只要是上了厕所就要换一套衣服。而根据刘寔的回忆来看,他在去石崇家做客的时候,一度将厕所认成了石崇家的内室,可想而知是有多么富丽堂皇了。

  那么石崇的财富从哪里来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石崇自己的说法就是有着命运的安排,据说是在石崇的肩胛骨附近有一个痣,这颗痣本身是平平无奇的,但是因为石崇的财富绝无仅有,故而也被后人认为是财富的来源,因此这个位置的痣又被称之为是巨富痣。

  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玄幻,财物的来源不过就是从商或者暴富,而石崇就是后者。《晋书》中记载“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这也就是说石崇的父亲在临终前把自己的遗产交给了每一个儿子,唯独就是不给石崇,也就是说石崇本身是缺少基础的,更是没有任何的原始资金。而石崇父亲给出的结论则是“此儿虽小,后自能得。”也就是说石崇的父亲很早就断定将来石崇肯定是大富大贵,不同寻常,现在自己这点遗产又算得了什么呢?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石崇对财富的理解也和旁人不一样,《晋书》中对石崇财富的来源有所介绍,其记载为“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也就是说石崇说好听点是一个讲义气的江湖人,说难听点就是做着打家劫舍的勾当,在荆州时石崇就多次打劫富商,慢慢的也就积累了不小的财富。

  有一个词叫做富可敌国,这除了明朝时期的沈万三之外,石崇也曾到达过这样的巅峰。《晋书》记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石崇家的后房可谓是争奇斗艳不亚于皇帝,同时山川百味,各种奇珍异物,没吃过没见过的都去了石崇家的厨房,而不是进了皇宫。也就是说很多司马炎都没有见过的东西,石崇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而有一件事足以证明石崇的财富,当时外国进贡给西晋一种布料名为火浣布,这等宝物自然是只有皇帝才能享有,所以晋武帝当时就用火浣布做了一件衣裳,并且穿着这件衣服去了石崇家。谁知道一入石崇家看到的是五十个身穿火浣布衣服的奴仆,倒是石崇自己则是穿着普通衣物。显然这是石崇在炫富,自己奴仆才穿火浣布,皇帝穿一件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石崇虽富,可从来都是任性妄为不讲套路,在西晋时期和石崇喝酒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并不是说石崇有多么能喝,而是石崇劝酒是要命的。《世说新语》记载“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这是说石崇摆下宴席的时候都会让美人出来斟酒,而要是客人没有喝酒,那么斟酒的美人就会被石崇杀害。其残忍手段,令人发指。

  不过石崇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和王恺的斗富,两个有钱人碰面可以说是分外眼红,一个个互相去比较到底谁才是第一富翁。所以王恺用糖水洗锅,那么石崇就要用蜡烛当柴火;王恺做了四十里的步障,那么石崇就要做个五十里的步障,总之就是要盖过王恺。更过分的是即使是王恺在晋武帝的帮助下还是没能斗过石崇,晋武帝为了帮自己的舅舅超过石崇,所以搬出了宫廷中的一棵珊瑚树,按照常理来说宫廷珍品自然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晋武帝的珊瑚树高达两尺,看起来就是精美绝伦。

  谁知道石崇见了好不惊讶,而且转手就给砸了,随后则是搬出了一个三四尺的珊瑚树赔给王恺。《世说新语》记载“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如恺比者甚众。”这可让王恺看呆了眼睛,显然这一次又是石崇赢了,算上火浣布那一次,石崇两次斗富盖过了晋武帝。

  不过如此奢靡之人也是得罪了不少人,个个都在觊觎石崇的财富,之后司马伦诛杀了贾南风,并且掌控了朝政,而这时候则是开始觊觎石崇的家产。随后也是找了一个寻求石崇婢妾绿珠的借口,逼迫石崇交人。然而绿珠选择自尽保全时,司马伦还是没打算放过石崇,石崇一度以为自己只是被发配而已,直到上了刑场才知道自己怕是性命不保。但一切都晚了,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石崇到死才明白不管生前多么富有,人死了什么也带不走,成为了别人的嫁妆。

为您推荐

明朝水师战斗能力强劲:一百多人击溃四千日寇

  话说600多年前,朱元璋一个和尚出身的家伙,居然能恢复我中华,驱逐鞑虏于漠北,功盖汉家矣!当年,老朱陆域上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却有倭寇,欲在王朝交替之际趁火打劫,不断

2023-05-06 10:40

二战停火盛典苏联趁夜幕占领北方四岛

  国际在线报道:所谓“北方四岛”是日本的说法,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指的是千岛群岛南部的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二战后期,作为苏联出兵打击日本的回报,苏、美、

2023-05-06 10:40

1969年八岔岛事情:知识青年用手雷弹击毁苏联巡逻艇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群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到祖国的最北端,怀揣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壮志,时刻准备着抛头颅、洒热血。当以往电影中的战斗画面真的呈现在

2023-05-06 10:39

中国古时候“特种部队”:燕云十八骑一夜杀三千多人

  真实再现中国当代特种兵神秘和传奇军旅生活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吸引了很多观众的视线。残酷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出神入化的战术技能……不少观众不由得慨叹“惊呆了”。

2023-05-06 10:37

神策军的成长:从大唐第一军到晚唐的政府国旗仪仗队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起源于唐代西部边陲的民歌,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诗句中的“哥舒”是指唐代名将哥舒翰。本文不谈哥舒翰的英勇

2023-05-06 10:36

10大王牌军证实中国都是战斗的民族:古时候最强军队

  孔子的“温良恭谦让”当然说的是中国人,“战斗民族”则是当代中国社会网上一个充满敬意的词汇,读过几天书的可能认为主要指斯拉夫人,没怎么读过的就只认识硬汉普帝代表的俄

2023-05-06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