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大军为何在日本吃了败仗?
2023-06-03
更新时间:2023-06-03 20:24:03 作者:知道百科
元朝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最大疆域帝国的一个朝代,曾经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在面对一海之隔的日本的时候,却完全束手无策。
蒙古征服了全世界,就是没有征服日本,众所周知,元朝舰队遭遇台风全军覆没,可实际上元军在日本登陆过两次,历史称之为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日本对神风的保佑感激不尽,同时又对自己的战斗力感到自豪,以致于宣称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打败蒙古的国家。
公元1260年,在长兄去世后,忽必烈在开平继承蒙古大汗的位置,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之后,在打的高丽棒子服软后,忽必烈向日本喊话,要求对方归顺元朝。不过,这一要求被日本给拒绝了。于是,征讨日本的念头便在忽必烈心中酝酿了。
第一次东征日本:补给不足,无奈撤军
公元1274年,忽必烈一边对南宋势力进行剪灭,另一边则准备了上千艘战船,目标直指小日本。紧接着,元朝军队乘船进军到日本的马岛,并成功占领了马岛、壹岐岛等日本国土。负隅顽抗的日本天皇随即派出十万大军来迎战,不过在元军的先进火炮下,这十万军队被打成了一盘散沙,并一溃千里。不过,尽管元军在日本所向披靡,难逢敌手。但是,由于武器和粮食等补给逐渐跟不上,己方的战船更是损坏大半。由此,元军没有继续向日本土地推进,无奈撤军。
值得注意的是,元朝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兵力不足。当时的南宋还没有灭亡,蒙古仅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蒙古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下攻打南宋,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只有五万多人。劳师远征且是蒙古人不擅长的跨海作战,再加上日本民族强悍,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兵力不足的原因除了多线作战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忽必烈并没有把当时军事实力较强的日本当回事。
第二次东征日本:台风救了日本
对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忽必烈,在公元1281年决定第二次征讨日本。相对于第一次进军日本,这一次的军队规模总计达到14万人之多,战船甚至接近上万艘,可以说倾其国力来进攻日本。
不过,因为这次的讨日大军集中了原南宋军队,高丽棒子等成分,所以内部之间矛盾重重,在军队开到日本九龙山的时候,突然遇到了猛烈的台风。其中,不仅战船损坏近半,还有上万名士兵被刮到了大海里。更不幸的是,在余下的十几万大军修整战船,准备返回元朝的时候,日本的军队突然进犯,造成元朝大军死伤无数。最终,14万讨日大军,能够逃回来了的不到万人。
第三次东征日本:内忧外患,最终作罢
连续两次的失败,反倒增强了忽必烈消灭日本的决心。公元1283年,忽必烈打算征调2万人来征讨日本,同时抓紧海船的建造。为了做好长期的战争准备,元朝政府还在各个地区强行征调水手,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训练。凡此种种,对于国力已经江河日下的元朝,无疑于自杀性的行为。江南地区的人民在繁重的造船任务下,决心起义反抗元朝的暴政。不久之后,元朝派往攻打越南的军队又遭遇重创。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忽必烈只有下令停止第三次征讨日本的准备工作。
最后,对于日本来说,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遭遇,元朝的前两次入侵尝试应该算是日本一千多年来面临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胁了。但是,可惜的是,因为诸多因素,尤其是准备上的不足,加上元朝军队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终究没有成功占领日本。正如中国情报研究机构的专务理事竹石健先生说:“如果当年忽必烈代表中国元朝登陆日本,击败日军,或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以上就是忽必烈大军为何在日本吃了败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忽必烈大军为何在日本吃了败仗?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