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文能炼金武,刘备不用。
2024-01-11
更新时间:2024-01-11 11:20:01 作者:知道百科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以智勇双全而蜚声于世。他不仅拥有高超的谋略和难以匹敌的智慧,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全才。据说他精通炼金术,能够运用自然界的力量创造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性武器。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主公刘备,一位遵循仁义道德,弃暗投明的君主,却对于炼金之术毫无兴趣。虽然刘备对于文能炼金武的诸葛亮不用一无所知,但他深谙有时智者并不必亲自动手,而是在背后默默支持,以实现更为宏大的目标。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无论是否看过《三国志》或《三国演义》,提起诸葛亮其人,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在演义之中,诸葛亮几乎是三国鼎立的“总设计师”,还未出山时就对天下大势分析得彻彻底底,并规划了割据荆益两州、三分天下的宏大战略。凭借演义故事的流传,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放了三把大火烧出辽阔天地、求得一场东风刮来蜀汉江山、艰难七出祁山未能恢复汉室。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完美,他的出山也成为演义剧情的分水岭——未出山前,中原持续混战;出山之后,三国局势愈发明晰。自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便一直为其出谋划策,步步为营、精心算计,帮助刘备化解一场又一场危机,数次在大夏将倾之时力挽狂澜,如刘备“夷陵兵败”和魏国五路大军伐蜀等。此后,为了蜀汉大业,诸葛亮不辞劳苦,数次兵出岐山、北伐中原,可惜一次又一次功败垂成,并在行军途中病死于五丈原,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演义虽然有一定历史基础,但是依旧存在小说的春秋笔法,为将人物刻画得更加饱满生动,杜撰了许多并非真实存在的故事。事实上,诸葛亮在演义中的光辉事迹其实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而且他跟随刘备之后,并没有随刘备亲临过战场,更遑论为刘备出谋划策。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感到好奇,这其实还要从诸葛亮的生平经历说起。诸葛亮年纪虽轻,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且胸怀大志,继承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渴望为天下做一些贡献。然而时值东汉乱世,虽然名义上是汉朝天下,奈何皇帝早已名存实亡。诸葛亮空有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只能在山野中当起了隐士高人。
不过诸葛亮很幸运,他在隐居之时,与徐庶结为朋友,徐庶投奔曹操之前,就向旧主刘备举荐了“卧龙”诸葛亮。当时刘备正处于事业低谷,急需大量人才辅佐,于是不顾自降身份,也要亲自前去拜访诸葛亮,来来回回三次,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来,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历史上的“三顾茅庐”,其事件经过与演义之中并无较大出入,诸葛亮在《出师表》也明确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可是诸葛亮出山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与演义就相差太多了。当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刘备在军事上的安排几乎就不会咨询诸葛亮,更多的是依靠庞统和法正。入川、攻打汉中、亲征东吴这三次蜀汉立国的大事件中,根本找不到诸葛亮的身影。带领刘备入川的是法正,法正本是刘璋旧臣,见刘备雄才大略就投到刘备麾下,为他出谋划策。入川之后,法正帮助刘备拉拢益州士族,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备也十分肯定法正的功劳,晋封汉中王就封法正为尚书令。
帮助刘备攻打汉中的则是庞统,汉中是蜀地的北方屏障,得到汉中就可以将蜀地彻底稳固,因此庞统也可谓功勋卓著。可惜天妒英才,法正与庞统二人都英年早逝,因此“夷陵之战”由刘备亲自领军。“夷陵之战”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也是刘备大业的转折点。这场战争使得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同时也葬送了刘备统一天下的资本。当时法正、庞统已逝,刘备身边的一流谋士只留下诸葛亮。令人疑惑的是,刘备面对如此大战,为何不带上有“卧龙先生”美誉的诸葛亮呢?
关于这一答案,曹操反倒给出了答案。作为乱世枭雄,曹操拥有一双洞察世事的慧眼,他对蜀汉和东吴的主公、重臣基本都不陌生。对于诸葛亮,他只说了五个字,那就是“诸葛亮谨慎”。诸葛亮一向为人谨慎,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这是儒将风范。至于刘备,则与关羽、张飞一样,为人豪爽干练,做事情雷厉风行,属于传统杀伐果决的兵家。两人之间严重的差异不允许两人在战事上合作,否则会贻误军机。况且诸葛亮擅长内政,让他在后方处理民生,为军队做后勤更好,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保证后勤供应顺畅和运筹帷幄一样重要。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欢迎加入古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培养思维、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以上就是诸葛亮,文能炼金武,刘备不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诸葛亮,文能炼金武,刘备不用。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