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的齐国与秦国同是主宰,为何齐国最终没有取得成功?
2023-05-01
更新时间:2023-05-01 10:43:37 作者:知道百科
在战国数百年的纷争中,除了秦国外,具备统一六国的潜力还有齐国,但最后齐国还是没能完成统一大业,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齐国自春秋时期起,便是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这样的重要在于,齐国有着当时列国无法比肩的商业、农业,而且齐国在地缘战略的角度上来看的话,也完全不存在边患问题。这使得齐国,在进入战国时期后来,一跃成为了山东六国之中的翘楚。
历史上齐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可以说是其他诸侯国意想不到的,因为自春秋时期齐桓霸业之后,齐国似乎就再无缘霸业二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战国中期的时候,齐国则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速的跟秦国共同成为了战国时期的老大。在齐国兵威最盛的时候,齐国甚至一度攻克秦国的函谷关,秦王无奈之下只得割地以平息战事。但就当齐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齐国的大业却在这个历史节点戛然而止。那么,本来很有可能的齐国大业,最后为何成为了南柯一梦?
首先,战国中晚期齐国的衰败,最为直接的原因,归结到齐国灭宋之战,所招致列国的反弹上,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可实际上,战争通常都是政治的延续,通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够窥伺到的是,齐国灭宋只不过是一个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在齐国灭宋前,齐国的大堤上已经出现了众多的蚁穴。而这些蚁穴的出现,所展现出来的则是,齐国在总体战略层次上的缺失。
这样的缺失在于,齐国在战国崛起过程中,并没有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而且,细数齐国在战国初期、中期的所为,便能发现,只要有小利齐国便会奋不顾身的投入进去。不论是齐国趁燕国内乱,兴兵伐燕,还是趁宋国内乱,兴兵灭宋,可以说,都是不计后果的。这样的情况下,便给列国造成了一种,齐国以强凌弱的形象,加深了列国对齐国的恐惧心理。不同于秦国,自秦惠文王后,一直都有既定的平天下战略,齐国的战略则一直都以短利为导向。使得本来同齐国保持着较为良好关系的三晋,最终也选择站在了齐国的对立面。并且,到了齐闵王时期,齐国明显有穷兵黩武的迹象。最终,在秦国的唆使下,列国选择联合秦国,共同遏制齐国的崛起。
同时,齐国的失败,也不仅仅在于战略层次上的缺失,齐国大业的戛然而止,也在于齐国地缘上的劣势。齐国在坐拥山东半岛渔盐之利的同时,也给齐国带来了很多不便。这样的情况在于,齐国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十分缺少张力。战国时期韩魏两国,一直都是休戚以共的关系,如果向西扩展疆域,必然会遭受三晋的强力遏制。而齐国只得将目光放在泗水流域与北方的燕国上面。
但是,泗水流域的小诸侯国,所以一直能延续到战国中晚期,实际上同列国在这个地域角逐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泗水流域一直以富庶的商业,以及高度发展的农业而闻名于世。谁能占据这个地域,则意味着该国的实力大增。所以,齐国灭宋的举动,可以说是刺痛到了列国敏感的神经,这样坐视齐国强大,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遏制齐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了列国的共同选择。
历史上的齐国大业,宛如南柯一梦般,因为,齐国在战国中期时,一跃成为了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而伴随着齐国战略上的失误,以及齐国扩张张力的缺乏,最终使得齐国沦为战国时期的配角。而一匡天下的重任,也就此与齐国擦肩而过,落入了秦国的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