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号称“才高八斗”,但为何却败在曹丕手下?
2023-04-22
更新时间:2023-04-22 10:30:44 作者:知道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植才高八斗,却在王位继承人的争夺中败给了曹丕,原因何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是曹植的名作,是他的哥哥曹丕逼他七步成诗时所做。这首诗让大家记住了他们兄弟相争的残酷,也记住了曹丕的冷酷无情。可是成王败寇,这是曹植在继位者之争失败后赢得的惩罚。那么,被曹操称为“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何会败在曹丕的手下呢?
一、政治能力低下的曹植。
在曹操的孩子中,长子曹昂在宛城之战中战死,曹丕便成为了长子。而曹操想要确定继承人时,唯才是举的他并不以长幼为意。他本来寄希望于聪慧的曹冲,但是可惜曹冲因病早死,才只能在孩子中进行选择。在孩子中,他中意了曹植。
曹植的文才出众,曹操曾经夸奖他“才高八斗”,但是那是以文才来衡量的。在治理国家的方面,不仅仅要依靠文才,更要依靠的是政治能力。而曹植与曹丕相比,缺乏的恰恰是政治能力。曹植想要以自己的长处压制曹丕,总是炫耀自己的文才。可是,他并不能理解,这些才能在曹操眼中只是末技,在治国理政方面是难用得上的。
在这方面,曹丕的表现要比曹植好得多。在曹操出征的时候,曹植长篇大论,写出美好的文章来为曹操壮行。但是曹丕却忧容满面,垂泪欲滴。这让曹操和他身边的人都认为曹丕忧心曹操的安危,对曹操恋恋不舍。从此一事,就能够看出曹丕与曹植的高低。
在吃了多次暗亏后,曹植放弃了自己的处事原则,开始向曹丕学习尔虞我诈的伎俩。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最讨厌的是别人揣测自己的心理,更不能容忍他人欺骗自己。曹植向曹丕学习那些伎俩,在鲁班门前弄大斧,反倒被曹丕抓住了把柄,借机陷害曹植。
曹植在和曹丕的较量中,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不成熟的一面。就拿最基本的一点来说,曹丕的所作所为曹植都难掌握,而曹植的一举一动曹丕都了如指掌。曹丕和手下密谋,曹植知道后密报曹操,但是曹丕马上就知道消息,并采取反制的手段,让曹操反感曹植。而杨修给曹植写的教条,竟然能够落到曹丕手中交给曹操。
再加上曹植酗酒滋事,多次违法乱纪,更是让曹操失望。他不顾国家法度,私开司马门,在驰道上乘车行走。这件事让曹操勃然大怒,杀了公车令。曹操事后还说,因为曹植私开司马门,让自己都不再敢相信诸侯了。从曹植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出曹植文人放浪的本质,根本就不具备政治家的风范。正因为这样,他在与曹丕的斗争中陷入了下风。
二、失道寡助的曹植。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植自身的缺陷,使得他的智囊团也和他一样缺陷严重。曹植的智囊团主要有杨修、丁仪、丁廙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力出众,博学多才,但是恃才傲物,不拘小节。不过,如果从他们的举动来看,他们更符合孔子的“小人”的定义。
杨修这个人算是这些人中能力最强的。他深得曹操的器重,因此他借机和曹操开玩笑。他用“一人一口酥”的借口,分食曹操的美食。还利用知道曹操的心事,把曹操的问题事先写出答案教给曹植,好让他得到曹操的好感。殊不知这种小聪明的举动,引起了曹操的忌恨。
丁仪的举动更是让人不齿。原本曹操和他的父亲有旧,并且知道他的名气,想要把爱女嫁给他。但是曹丕因为他的眼睛有问题,推荐了夏侯楙当了驸马。丁仪因为这件事,便怨恨曹丕,帮助曹植争位。我们从这些人的行为,正是符合孔子对“小人”的定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曹操对于这些人明察分毫,自然也不会认可曹植。在立曹丕为世子后,曹操除掉了杨修,为曹丕铺路。
而曹丕的智囊团则都不一样。他的智囊团有大名鼎鼎的司马懿,贾祤等人。这些人的水平要远比曹植的手下强得多。这些人都十分隐忍,而且坚韧不拔。他们辅佐曹丕扎扎实实地做事,得到了曹操手下的支持。到最后,支持曹丕的人越来越多,曹植等人成了孤家寡人。
曹操身边的这些人的意见,自然会影响到曹操的选择。在曹操问贾祤应该选择谁做继承人时,贾祤就拿袁绍、刘表的下场,来证明立嫡立长的正确性。实际上,他是向曹操明确推荐曹丕,并且为曹操找了立曹丕的理由。其实,曹操并没有立嫡立长的心思,不过为自己改变立曹植的选择寻找借口,他也认可了贾祤的说法。
从曹植和曹丕双方智囊团的对比,能够看出曹植的智囊团根本比不上曹丕的智囊团。由于自身的缺陷,再加上没有优秀的谋士辅佐,让曹植一步步走向了下风。
三、宽宏大量的曹丕。
在历史上,我们光看到曹丕用七步成诗来逼迫曹植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曹丕对曹植宽宏大度的一面。如果曹丕是一个暴君,曹操也不会立他为继承人。曹丕在继位之后,对待曹植已经是十分宽容的了。
在曹丕和曹植为继承人的位置争斗时,曹植就向曹操打小报告,想要置曹丕于死地。当时,曹植已经得到了曹操的青睐,他的这一举动适得其反,让曹操对他的内心产生了疑虑。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他们不管谁当上继承人,曹操都不想看到失败者死于非命。
曹丕在继位后,他并没有为难曹植。曹丕只是将曹植的羽翼去除,杀了丁仪兄弟等人。这些人都是当年谋害曹丕的人,曹丕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不过,对于曹植,曹丕将他放回封地看管起来,没有去危害他的生命。
在历史上有一个公案,那就是曹丕的夫人甄宓和曹植之间的关系。甄宓是袁氏的媳妇,曹丕在随同曹操攻打冀州的时候,趁乱娶了她。此女才貌双全,得到了曹府上下的喜爱。曹植和甄宓是叔嫂关系,但是来往比较密切,引起了一些非议。在甄宓死后,曹植将甄宓的遗物送给曹植,冷眼看着曹植痛哭流涕。
曹植在事后,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在这首赋中,曹植表达了对洛神的爱慕之情。这位洛神,被很多人都认为是甄宓的化身。如果是一般人,自己的夫人与其他男人有暧昧之情,都肯定难以容忍,更何况曹丕这样一位皇帝。但是,曹丕依然放过了曹植,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来为难曹植。曹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选择曹丕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不过,曹丕和曹植之间为继承人之位的争夺,也给曹魏政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曹丕开始,对于曹氏宗族都看管得十分严厉。这些宗族在封地没有行动的自由,也没有兵马权力。这使得后来司马氏篡位的时候,皇室没有外援,只得眼睁睁看着政权落入权臣之手,曹魏最终走向灭亡。
结语:
曹植才高八斗,深得曹操的喜爱,一度考虑让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到最后,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作为自己继承人。这里面虽然有立嫡立长的原因,但是在曹操唯才是举的眼中,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
曹操选择曹丕,主要是因为曹丕更具有政治家的风范。而曹植恃才傲物,目无法纪,这样的人只能做一名诗人,而不适合当一名君主。再加上曹植的智囊团缺陷严重,难以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而且曹植在占上风时,对曹丕的落井下石也让曹操十分疑忌。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自相残杀,因此最终还是选择了具有君主气质的曹丕做了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