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齐国是怎么率先成为霸主的呢?

更新时间:2023-05-16 09:45:13 作者:知道百科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建立齐国。那么到春秋时期,齐国是如何率先成为霸主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齐国始封于姜太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属于周王朝建立之后分封的第一批诸侯,目的是防止东夷的进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前文已经述及,周王朝的封建只是一张空头支票,需要自己兑现,姜太公刚刚受封就面临当地土著“莱人”的威胁,“莱人“这个银行拒绝为姜太公兑现支票,“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这个记载来自于周人,所以“莱人”成为了侵略者,实际的情况恐怕是莱人本身就是营丘土著,姜氏一族是侵略者。莱人是东夷的一支,东夷在商朝时期一直是一个很强的族裔,纣王曾多次出兵讨伐东夷。“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如果没有纣王与东夷的战争,周武王也不会很轻易的在牧野之战中得手。

  姜太公抵达营丘之后,击退了“莱人”的进攻,开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建立齐国,姜太公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早在武王伐纣之时,占卜不吉,姜太公力主武王不理会占卜结果,开始伐纣。所以姜太公建立的齐国并没有强行将周人的生活习惯强加给当地人,而是调整周人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在这样的治国理念之下,齐国人注重实际,虽然作为正统的周人国家,但是会有一些蛮夷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用《史记》中对齐懿公的评论,“骄”,骄纵、蛮横。

  姜太公之后,关于齐国的记载很少,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关于齐国前期一百多年间的历史只有寥寥数笔“盖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吕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可以想象来自古老周原的姜氏一族在陌生的土地上建立了齐国,面对诸夷环伺,姜氏一族团结一致,开疆扩土,生存成为了古老齐国的主旋律,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齐国内部没有出现大的变故。

  公元前686年齐大夫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立其堂弟公孙无知即位。公孙无知死后,齐国开始讨论谁继任齐国国君之位。此时候选人有两个,公子纠,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此时正在莒国,公子纠在鲁国。齐国的高氏和国氏支持小白即位,而且率先通知他回国,“高、国先阴召小白於莒”,高氏和国氏都是齐国公族旁支。而公子纠回国是在鲁国得到消息后由鲁国护送回国“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后面的故事就是管仲阻挡公子小白进入齐国,公子小白诈死,回到齐国即位。

  所以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公孙无知死后,齐国几个大氏族讨论的结果是拥立公子小白即位,此时鲁国得到消息,决意拥立公子纠,并且派兵进入齐国。一路由公子纠率领进入齐国国都,另一路由管仲率领截杀公子小白。公子纠在齐国国内的支持可能十分有限,所以需要鲁国的大力支持,所谓“鲁送纠者行益迟”更多的是鲁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召集军队,靠外部强力压服齐国各族。公子小白在国内有支持者,所以回国之后迅速即位,并且率军包围了鲁军“与鲁战于乾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这场冲突开始的时间是春季,齐鲁开战的时间是秋季。也就是说,公子小白即位后,公子纠并没有承认失败,鲁国也没有放弃,而是陈兵齐国境内向齐国施压,随后鲁军战败陷入齐军包围。

  此时大局已定,下面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公子纠的问题。齐桓公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素养,齐国没有向鲁国所索要公子纠,而是齐国向鲁国施压要求鲁国杀掉公子纠,齐桓公表示“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使齐桓公不需要背负手足相残的骂名,同时将鲁国至于很尴尬的境地,如果不杀公子纠,齐国便有理由继续进攻鲁国;如果鲁国杀掉公子纠则鲁国会在所有诸侯国面前失信,此后各诸侯国将不敢再结盟鲁国对抗齐国,齐国内部的反对势力也将不敢与鲁国结盟。

  后世一直在神化管仲,仿佛齐国的霸业没有管仲就不可以开创,反而齐桓公的作用被弱化了。可是从齐桓公即位前后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可以发现,齐桓公本身具有极高的政治军事素养,管仲在齐国称霸中的作用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亦或是后世儒生为了“为帝王师”这个梦想的附会。

  之后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开始了改革,为日后成为春秋首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人事管理上加强官员考核“明分职而课功劳”;经济上改革赋税,鼓励工商业,实行盐铁专卖“课山海”;行政和军事管理上“参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参其国指将国都周围的土地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其中士乡五乡为一军,共三军,三军的统帅分别为齐君,国子和高子,这三军不仅是军事建制,同时也是政治建制。这种改革虽说对齐国国力增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也为日后的田氏代姜埋下伏笔。

  首先改革保留了部分传统,前已述及,周王朝和春秋时期,有“国人”和“野人”之分,所谓国人就是国都周围的民众,野人是被征服的居民或者移民。管仲改革将国家常备军定为三军,三军士兵的来源全部都是“国人”,“野人”依然不具备参与战争和政治的权力。此时的战争形式还是贵族战争,与战国时期全国动员的灭国大战有本质的区别,此时齐国还很难称为一个帝国,更多的还是部落联盟国家的样貌。这样的改革仅仅限于国君直属的领地,通过改革,国君的财富开始大幅增加,同时大夫也开始以一种制度的形式参与到国君领地和国家常备军事力量的管理。

  而在管理国君的财富之时,大夫还有自己的领地,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也是一个小的封君。这为日后大夫们不断侵夺国君土地,直到彻底取代国君埋下了伏笔,所以这是齐国强大的开始,也是姜氏齐国没落的开始。 改革积累的财富直接支撑了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扛戎狄,南御荆楚。在这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到现在都耳熟能详。但是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齐桓公的作用不仅是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形势,防止中原诸侯集体灭亡,更重要的是为诸侯各国改革现有制度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新一轮的社会改革。

  为什么是齐国首先称霸呢?

  首先,春秋时期,郑庄公领导下的郑国被誉为“春秋小霸”。不过,郑国的霸业随着郑庄公的去世而迅速衰落。就郑国霸业衰落的因素中,深处中原四战之地成为重要的一个。而对于齐国来说,北边是一直不怎么强大的燕国,东边是大海,南边的鲁国乃至吴越之地,在春秋时也没有给齐国带来多大的压力。由此,齐国和秦国一样分布在东西两侧,相对于中原地区的郑国等,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在这一点上,战国时期的魏国也是一个反面教材,虽然在战国初期拳打秦国,脚踢齐国,但是强盛的快,衰落的也同样迅速。

  其次,经济基础作为下层建筑,是齐桓公推动霸业的重要根基。就齐国的经济来说,因为地理位置上具有“山海鱼盐”之利,从春秋时期一直富裕到被秦始皇消灭。与此同时,齐桓公在重用管仲,后者搞出来一系列变革,无疑促进了齐国商业的发展。当然,在经济水平领先的背景下,齐国的娱乐业也是蒸蒸日上。

  虽然春秋战国时代的开始,意味着周朝宗法制、分封制的崩溃。但是,就春秋初期来说,周王室在各个诸侯国之间还是存在不小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在周王室被郑国、楚国等羞辱后,齐桓公立即打出了“尊王攘夷”,那可真的是雪中送炭,立即受到了周天子的推崇。如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齐国在获得周王室这把尚方宝剑后,其称霸之路可谓顺风顺势,也由此得到了众多小诸侯国的认可与拥护。

  最后,还是大家常说的人才。这一点上,晋文公可以在六十岁登基国君后,迅速完成霸业之路,手底下一大帮文成武将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对于齐桓公来说,能够不计较一箭之仇,任用管仲进行大刀破斧的变革,是其成就霸业的关键。除了管仲之外,鲍叔牙、隰朋等人也是栋梁之才。

为您推荐

贤惠的吕雉是怎么变得狠辣无情的呢?

  吕雉是刘邦的老婆,她为人狠辣,除己出的之外,刘邦的其他儿子全部被她杀害,吕雉是如何从早期的贤惠变得心狠手辣的?是刘邦的原因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

2023-05-16 09:40

如果没有赵高,那么秦朝会不会二世而亡?

  秦始皇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皇帝,他修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野心勃勃。然而却埋下了很多隐患,加之赵高在朝堂上作祟,秦始皇一死秦国这座大厦就崩塌了,那么秦国灭亡的原因是否

2023-05-16 09:40

古代科举高中状元之后 ,能够当做大的官职

  过去,光靠吹嘘是不够的,现在想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快乐马蹄疾,一日见长安花。孟郊兴高采烈、自鸣得意、驰骋京城、赏名花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很多人都不了解状元多大的

2023-05-16 09:40

刘裕是怎么靠两千人战胜北魏三万大军呢?

  刘裕是刘宋开国皇帝,同时他也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刘裕在黄河岸边摆出“却月阵”,以两千余人战胜北魏三万大军,是古代又一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

2023-05-16 09:40

东哥为何被称为“叶赫老女”?叶赫氏的命运如何?

  东哥,叶赫那拉氏(1582年—1616年),史书上被称为叶赫老女,女真族,首领布寨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巫师曾预言:“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当时谁也没想

2023-05-16 09:40

真实的杨广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广为何被人骂了千年之久

  说到古代皇帝的放荡和残忍,隋朝的杨光就在其中。他和商周王被视为反面教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后人学习。杨广为什么被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

2023-05-16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