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与传统风俗
2023-11-17
更新时间:2023-11-17 14:32:01 作者:知道百科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之一。它源于古代民间对屈原的纪念,据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丰富多样,最著名的要数赛龙舟和吃粽子了。赛龙舟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和悼念,吃粽子则是为了避邪和防止疾病。在这个充满浓郁民俗文化的节日中,人们既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流传最广的就是为了凭吊屈原。根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提出抗秦,遭到拒绝,然后就遭谗去职,被流放到,而不久看见自己的祖国灭亡,自己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怀沙》之后,就在汨罗江跳江了,而他去世后,楚国百姓悲伤不已,就决定在这天凭吊屈原,因此就有了端午节的由来和赛龙舟、倒雄黄等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端午节赛龙舟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也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药材,具有很强的杀毒作用,端午节的时候,温度已经开始升高了,天气非常的炎热,在端午节时,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3.门上悬艾叶、菖蒲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者前几天,传统一些的家庭会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也有将艾叶等香草制成花环、佩饰的,这些饰品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4.端午食粽
粽子,是端午节时必吃的一样食物,从春秋时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和和美美的过端午节,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等。粽子的由来已久,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5.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但现在很多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6.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