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代流放犯人的命运:他们究竟流亡何方?
2024-01-24
更新时间:2024-01-24 17:59:01 作者:知道百科
古代流放犯人的命运一直令人深感好奇,他们究竟流亡到何方?历史上,许多国家采取流放制度将犯人放逐到偏远地区,这既是一种惩罚手段,也是为了减少社会危害。然而,这些流放犯人的生活究竟是何等艰辛?他们是否能在曲折的流亡之路上找到新的出路?本文将探寻这些流亡者的命运,探索他们在此困境下勇敢面对、探索、甚至逆袭的故事。
流放三千里,到底被丢去了哪里?流放、发配、充军、发遗,在古代刑法中是不同的概念,这些都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但具体执行是一样的。要是看你不顺眼,目光有多远,你就滚多远。中国有落叶归根的传统,让犯人死在异地他乡,也是对犯人的一种惩罚,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一旦遭受流放,极度痛苦。 作为一种刑罚,流放是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放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
四大发配流放圣地:①、湖北的房陵(今“房县”)房县史称“帝王流放之地”。房县系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之首,且房县是当时中国的中心地带,流放等级五颗星,从皇帝、皇亲国戚、王侯将相等。秦始皇灭赵国后不杀赵王,将赵王迁流放于房陵。《史记》记载:秦始皇仲父、相国吕不韦家族一万户、秦始皇太后幸郎嫪毐家族四千户被流放于房陵。《资治通鉴》里说到:汉武帝时的济川王刘明、清河王刘年、汉景帝孙刘勃、隋文帝太子杨勇等都被贬房陵。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县十四年半后又回京城当了皇帝。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等历代先后有20多位帝王被流放房县。可见这个地方是多么受欢迎!
②、海南的崖州,海南在古代时叫琼、琼州、琼崖。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最边界,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这说明海南岛在当时为祖国辖区荒远的边界。海南岛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主要是崖州,位于中国最南端。包括唐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宋朝宰相丁谓、大学士胡诠、元朝宰相王世熙在内的至少十五位名相、贤臣、学士被发配至此生活。
③、黑龙江 宁古塔,大臣们惹皇帝雷霆大怒之后,被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那就意味着,这个大臣的悲催人生开始了,一旦开启,永世不得翻身。这里气候严寒、五谷不长、人烟稀少,清朝期间,流放到这里的官员、百姓不计其数,包括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内的明清两朝数万大臣曾流放至此,能再活着回去的,微乎其微。
④、新疆 伊犁 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近代最有名的就是林则徐了,1841年6月28日,清政府下令,在林则徐年近花甲之年被遣戌新疆伊犁。林则徐走了四个多月才到伊犁。途经兰州、嘉峪关、玉门关、星星峡、阜康、哈密、乌鲁木齐等地。
流放的犯人为什么不跑呢?相信大家看一些电视剧就知道,流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痛苦,押解之路极其可怕,每天要走50里路,中途不能无故停留,而罪犯会频繁遭到沿途官员和押解士兵的虐待凌辱,有相当比例的犯人在路上就死了,真正能活着赶到目的地的,真不多。并且从宋朝开始,被发配的人,脸上都会印有刺青金印,这个金印就是标记,即便跑到天涯海角,也是会被朝廷通缉的,另外,逃跑被抓后将面临最严重的“斩立决”还有就是被发配途中带着家属女眷的,就更不容易跑了,如果因为跑了连累家人,就更得不偿失了。
以上就是寻找古代流放犯人的命运:他们究竟流亡何方?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寻找古代流放犯人的命运:他们究竟流亡何方?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