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社会现象的改变:什么制度打破了?
2023-07-30
更新时间:2023-07-30 10:48:22 作者:知道百科
魏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是被哪个制度打破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是什么时候结束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个现象的?
魏晋时期,地方世族的势力庞大,影响着朝廷对官员的选拔,当官的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也因此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导致民间的有才之士难以为国家出力,还让世族的权利进一步扩大。
魏文帝曹丕代汉上位之后,为了取得门阀家族对自己的支持,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员选拔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对人才的评判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被评为下上、下中、下下是没有资格入仕为官的,真正能够当官的只有上品与中品着六个等级。
评判入仕为官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但排在第一的首先是家世,因为当时能担任中正的人一般是二品,而二品又拥有中正推举之权,恰好能担任二品的官员几乎全是出自于门阀世族,久而久之,家世甚至成为了评判的唯一标准。
西晋成立之后,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出身寒门的佼佼者只能被评为下品,出身门阀的不佳者也会被评为上品。到了东晋,这种现象更是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最后就连至高无上的皇权也被世族压在下面,有些皇帝几乎都是由门阀世家推选出来的。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深感“九品中正制”对自己的统治有着严重的威胁,于是想法设法地找一种选才制度来代替它。最终继位的隋炀帝杨广,开创了新的选拔官员制度,即科举制。虽然“九品中正制”变成了“科举制”,但是还是没有彻底解决门阀世族,因为好多书籍在当时只有这些大家族中拥有,即使是进行科举考试,选中的人才大多也是出身于门阀世族。
以上就是魏晋社会现象的改变:什么制度打破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魏晋社会现象的改变:什么制度打破了?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