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90 Pro+ 首发体验:它绝对是一款至强旗舰的典范
2024-01-17
更新时间:2024-01-17 09:49:01 作者:知道百科
vivo X90 Pro+ 是vivo公司推出的一款旗舰级手机,拥有强大的性能和出色的设计。作为一款至强旗舰, vivo X90 Pro+不仅搭载了顶级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内存,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屏幕技术和摄影系统。无论是在游戏、多媒体还是日常使用中,vivo X90 Pro+ 都展现出出色的表现。无论是性能还是外观设计,vivo X90 Pro+ 确实是一款令人惊艳的手机。让我们一起来近距离感受一下这款旗舰手机的魅力吧!
十年之前,智能手机行业尚处于一个探索期,各大厂商的产品多是在寻找如何呈现「智能手机」该有的样子。可换电池、异形机身这些曾经是「功能机」时代的属性,与独特的后背设计,一体式工艺这些「智能机」时代的特点一同存在于彼时的产品当中。
在十年前这个节点,也是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一个起点,包括 vivo 在内,许多厂商也在摸索,如何去定义智能手机,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推出了初代产品。
十年之前,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在适应「智能手机」能充当越来越多的角色。它能打电话,也能网上冲浪,也能娱乐消遣,甚至也能基本的记录。
但从当时的产品来看,它们看似能取代许多,实际上却有点力不从心,很难取代其他。
俗语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十年可不止磨了一剑,锋芒也不止试了一回,曾经的「探索」逐步有了答案,如何呈现智能手机变得脉络清晰。
同样,在我们眼里,智能手机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出门钱包可以不带,但不带手机可不行。
不止如此,如今的手机已经开始取代曾经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小物件,从 MP3 到数码相机,从车钥匙再到身份证件,仿佛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哆啦 A 梦的口袋,拥有了半个世界。
当我们站在十年这个节点,它可以是对过往的总结,也可以是新十年的一个开篇。
对于 vivo 来说,今年的 vivo X90 系列也有着如此的含义。作为 X 系列的十年之作,也承载了 vivo 十年的科技沉淀与极致追求。
而超大杯 vivo X90 Pro+ 更是呈现了当下「智能手机」几近完美的状态,满足了大众对至强旗舰的所有「幻想」。
大众的相机,摄影师的备机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 vivo X90 Pro+ 影像水准,它是大众们的相机,也是摄影师们的备机。
在上半年,vivo X80 系列发布之后,仅有 X80 与 X80 Pro 两款「升杯」产品,让许多用户也在等 vivo 的一个 Pro+ 超大杯杀手锏。
但即便是简化产品序列的 vivo X80 系列,在后续的市场表现与用户口碑上,vivo X80 系列依然是上半年手机市场不可忽视的影像旗舰。
时间来到下半年,vivo X90 系列回归 vivo 原来的节奏,极致影像的超大杯回归,就如同蓄力了半年,大招终于放出。
相对于前代,vivo X90 Pro+ 在影像配置规格、影像理念上几乎全面升级。
先不说摄像头的规格,光是沉甸甸的手感,就知道是一位重量级选手。
算上前摄,vivo X90 Pro+ 共配备五枚摄像头,分别是:
超广角镜头:IMX598,4800 万像素,1/2 英寸,F2.2广角(主摄):IMX989,5000 万像素,1 英寸,F1.75人像镜头(2 倍):IMX758,5000 万像素 ,1/2.51 英寸,F1.6长焦镜头(3.5 倍):OV64B,6400 万像素,1/2 英寸,F3.5前置:GD2,3200 万像素,1/2.8 英寸,F2.45值得注意的是,这次 vivo X90 Pro+ 的摄像头配置相当华丽,但焦段选择则显得没有那么长。
原生最远大概是 3.5 倍,等效全画幅的焦段约是 90mm。vivo X90 Pro+ 并没有选择 5x 或者更远的潜望式摄像头,但配合大底高像素依然也能达到接近 100 倍的变焦效果。
不过在实际体验中,100 倍变焦的效果还是有点勉强,而想要兼顾到画质,算上光线情况,20 倍左右(也就是 500mm 焦距)会是一个长焦甜点位。
在 vivo X90 Pro+ 官方的定义里,两枚长焦镜头(2 倍、3.5 倍)均是为「人像」所准备,且也是主打的两个焦段。
其实目前的这套焦段组合其实涵盖了 14mm~90mm 这个几乎最常用的焦段,也与相当多数的创作场景吻合。
且原生的 2 倍和 3.5 倍焦段,在与主摄裁切而来的相似焦段对比当中,其实在光圈、透视关系、传感器尺寸上有着一定的优势,画质上是要更好一些。
2 倍人像镜头等同于 50mm 焦段,而 3.5 倍则是 90mm,在传统相机当中,这两个焦段也更多的被用于拍摄人像,50mm 接近于人眼透视关系,适合拍摄半身和交代环境,而 90mm 则注重于一些人像的特写。
当我们在拍摄建筑或者风光时,需要超广角的气势,也可能需要超长焦的构图。但在拍摄人像时,则要尽量避免焦段的透视,尽可能的减少人脸和身体的形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手机在「人像模式」下,都会自动裁切到 2 倍,或者利用接近于 50mm 的焦段去取景和抠图,为了就是尽可能保证一个正常的头身比例。
硬件上保留了人像双焦段,vivo X90 Pro+ 的人像模式当中也有着相当丰富的选,创作灵活度很高。
不过为了增加难度,我并没有选择日光下拍摄(其实是广州一直阴雨绵绵),而是到晚上等一个华灯初上。
在复杂的环境光下,加上人像模式的识别、计算过程,其实对于 vivo X90 Pro+ 来说,有着很大的考验。别说手机了,相机在这种条件下都很容易抓瞎。
顶着绵绵细雨,和同事的催促,我用最短的时间拍了一组人像。无论是 2 倍还是 3.5 倍,无论是正脸还是侧脸,vivo X90 Pro+ 的识别速度与咬合能力都让拍摄过程得心应手。
同时,在人像模式当中调用蔡司各种镜头的风格虚化,可以得到类似梦幻般的光斑虚化。而人脸则一贯保持了 vivo 的人像水准,轮廓边缘清晰,并且也保留了足够多的细节。
vivo X90 Pro+ 内置的「人像模式」其实也可以扩展到静物场景,为此我也特意测试了一些常拍的题材。
人像模式下,植物的边缘,以及咖啡杯的吸管,都可以完美的识别出来,即便后期调整了「模拟光圈」,辨图能力依旧。
令我惊讶的是,在错落有致的植物叶片场景里,我选择的是模拟 F4 景深,在成片当中,已经有了部分前景虚化的意味,十分接近物理光学下的景深状态。
这次 vivo X90 Pro+ 双焦段人像镜头是一项独特的配置,而一英寸的主摄,也将会成为未来影像旗舰的标配。
之所以一直追求大尺寸的传感器,其实就是为了更纯净的暗光成像,以及物理级的虚化。
而这也是 vivo X90 Pro+ 相机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其实在手机影像的体验过程中,我们更喜欢光和日立以及空气通透的环境,随手就能拍出足够质感与光影的照片。
或许是由于近几天广州阴雨绵绵,戏剧性的光影只存在于晚上的霓虹灯下,而 vivo X90 Pro+ 一英寸的主摄也让照片变得更纯净。
相对于以往,vivo X90 Pro+ 暗光下的成像速度有着明显的提升,与白天成像速度相差无几,一拍即可。
同时在大底和大光圈双加持之下,前景背景选的得当,很容易得出漂亮的「真·虚化」,给整张照片增添了一些独特的气氛。
话说回来,vivo X90 Pro+ 每一颗镜头都可以算是「大底」,加上与蔡司联合的特殊镜片与镀膜等光学结构,其镜头模组也有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凸起。
但其实从外观上来看,四枚镜头其实尽力的设计在了圆形模组当中,其位置和所占面积与后盖的比例显得就很合理,存在感没有那么强。
从 vivo X70 Pro+ 开始,vivo 便与蔡司联合在手机上引入了「蔡司自然色彩」,这也是当初在测试时,令我回味无穷的一个特性。
但「蔡司自然色彩」忠实于还原度,彼时最大的印象就是色彩变得淡雅。而在 vivo X90 Pro+ 里,vivo 对「蔡司自然色彩」也做了一个大版本的迭代,来到了 2.0。
相对 1.0 更注重于还原色彩的表现,2.0 版本则注重在整体的「氛围」上,比如对比度、白平衡、亮度以及影调,简单来说就是对色彩、场景、物体有了更复杂的呈现。
另外,vivo 相机当中也支持「vivo 鲜明色彩」,则是 vivo 一直在 X 系列上注重的鲜活、明快、有质感的风格,其实它的风格也更适合大众。
直观来说,蔡司自然色彩更真实一些,而 vivo 鲜明色彩则更清爽透亮一些。
而做直接对比的话,蔡司自然彩色下,照片所呈现的氛围更接近人眼,比如建筑物周围的水汽,以及雾蒙蒙的天空,而在鲜明色彩里,颜色有了些许透亮,对比度也稍加了一些,初看上去吸引力更好。
除了色彩,随着 vivo X90 Pro+,vivo 也加入了一个新的蔡司镜头包「蔡司耀斑人像」,目标场景便是逆光人像。
无论是好莱坞大片,亦或是 BBC 的世界级纪录片,当镜头划过阳光,总会有一丝光晕晃过镜头,此时你身上也会有股暖意。
逆光场景下,适当的引入光晕效果,会让照片显得生动不少,尤其是在人像拍摄时,让成像别有一番风味。
包括原来多变的蔡司效果镜头包,vivo X90 Pro+ 还带来了一项趣味性的拍摄效果,蔡司微缩虚化,也就是通过算法模拟出移轴的效果。
这种风格的照片,会带来一种近似于「上帝视角」,拍出微缩景观的感觉,并且也可以与蔡司镜头包效果叠加,获得更趣味的效果,也更富戏剧性。
除了这些影像硬核级别的提升,vivo X90 Pro+ 内置的自研自研芯片和算法也有了一个层级的跃进。V1 有些类似于外挂的一个 ISP,而到了 V2 这里则更接近于 AI-ISP,也就是加入了 AI 实时处理运算。
给 vivo X90 Pro+ 的影像系统带来了快速顺畅的拍摄效果。要知道 vivo X90 Pro+ 相机参数豪华,功能丰富,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处理有着很高的要求。
自研芯片 V2 便间接的提升了 vivo X90 Pro+ 的流畅度和拍摄体验,V2 已经融合在 vivo X90 Pro+ 的各种功能当中,当每按下一次快门,以及更换滤镜、蔡司镜头包时,背后都有着 V2 的影子。
比较直观的其实仍旧是高规格下的暗光视频录制,在肉眼难以分辨的光线下,vivo X90 Pro+ 能够拍出清晰透亮的最终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体拉高曝光的同时,也保留了足够的细节,暗光视频也正从拍得到逐步进化成拍得好。
关于 vivo X90 Pro+ 的影像体验,上述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奈何上手时间短,也只是从最基本和常规的场景下去体验。
而 vivo X90 Pro+ 也配备了许多专业级功能,像是手持星空、杜比视界 HDR 视频、14bit SuperRAW 格式记录等许多能够满足准专业的苛求标准。
vivo X90 Pro+ 的影像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它就如同一部没有短板的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台不亚于相机的手机,而在专业摄影师手里,它就是一台可靠的创作工具。
vivo X90 Pro+ 的影像系统看起来很复杂,包括自研创新与联合创新,配备了极其重磅的四摄系统。
还在影像系统上用了相当多的技术,引入了相当多的专业概念,包含了多到数不清的功能。
但所做的种种最终其实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结果。就是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心无旁骛的创作好作品,而不会被设备、技巧、色彩等一些客观原因而限制。
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变简单,其实也是当下智能手机正在着力的一个趋势,也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一个表象。
影像之下,亦有巅峰性能vivo X90 Pro+ 是我们首次体验到高通骁龙 8 Gen 2 移动平台,并且它也一并用上了 LPDDR5X 运存与 UFS4.0 闪存。由此,也组成了下一代旗舰手机的新性能铁三角。
高通骁龙 8 Gen 2 对 CPU 架构做了一些调整,从 1+3+4 三丛架构调整到 1+4+3,即一个 Cortex X3 超大核心,2 个 Cortex-A715 和 2 个 Cortex-A710 组成的性能核心,以及 3 个 Cortex-A510 能效核心。
如此的改动,其实是既保证了能效,也兼顾了对 32 位应用的支持。
根据高通官方的数据,高通骁龙 8 Gen 2 有着 35% 的性能提升,和 40% 的能效提升。
在 vivo X90 Pro+ 上,直观的数据就是跑分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至于长时间的能效以及稳定性,就要交给游戏场景来测试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 vivo X90 Pro+ 上市之前,《王者荣耀》就给 vivo X90 全系列同时开启了极高画质和超高帧率。
在前代高通骁龙 8+ Gen 1 机型里,能双开的机型屈指可数。作为国民手游,《王者荣耀》相对来说并不会吃太多的性能,但当高帧率与高画质同开下,连续几局也很容易因为积热问题而让一些产品锁帧在 60fps 以下。
在几局《王者荣耀》尿点局的测试当中,Perfdog 曲线几乎平直在 120fps 附近,CPU、GPU 利用率相当稳定。曲线当中波动基本上均是水晶爆裂到结算页面。
而在高强度的 30 分钟《原神》跑图测试里,vivo X90 Pro+ 跑出了接近满帧的成绩,并且「平均每十分钟卡顿」的数据也十分亮眼。
实际感受当中,印象里已经很少见到过如此顺快的跑图,最关键的是,这组数据的得来并非是循环了几次取优,而是安装好《原神》并首次加载后的数据。
说实话,对于《原神》这类高负载游戏,一些主打性能的高通骁龙 8+ Gen 1 设备其实也有着类似的成绩,但它们在长时间跑图过程的后半段(20 分钟左右),会有明显的帧率波动。
而之所以对 vivo X90 Pro+ 的数据印象如此深刻,一是它的屏幕规格达到 2K,二是它的温控。
这也是在配备 2K 屏幕的旗舰当中,帧率和卡顿次数成绩相当靠前的水准。
在 vivo X90 Pro+ 内,vivo 罕见地内置了两块大面积 VC 均热板,官方表示是为了保证复杂的实时算法能够稳定运行。
可以说,这是为了在频繁拍照和长时间视频下,让 vivo X90 Pro+ 有着一个稳定的表现,而不会因为积热而宕机。
而对于游戏场景来说,如此的配备也让它在测试当中保持着十分冷静的状态。
双手横持,任何一个手指都感受不到机身的热量,包括摄像头区域,和机顶。只有当你开始找寻热源时,才会发现整机只有边框处会有些许可感知的热量。
而在拍照或者拍视频时,即使边框也很难直观的感受到热量,整机冷静的可怕。
你可以说这是高通骁龙 8 Gen 2 的功劳,但我觉得这分功劳其实应该给 vivo X90 Pro+ 的软件调度、内部散热设计以及散热堆料上来,它们相辅相成。
高通骁龙 8 Gen 2 领衔的性能铁三角,只不过是 vivo X90 Pro+ 高能的基本盘。
在这个基本盘之下,它的自研芯片 V2、无线无损 HiFi 拉高了上限,打出了差异化。
自研芯片 V2 其实很难界定或者用数据来衡量它的性能如何,但在体验过 vivo X70 Pro+、vivo X80 Pro 之后,vivo X90 Pro+ 的成像速度和计算效率有着相当的凌厉感。
而且它的许多功能都可以叠加,多种效果一齐运用,效果也是一拍即得,即便是在弱光下,你感受到的只有快门的速度,几乎没有任何「迟疑」。
自研芯片 V2 加持下,vivo X90 Pro+ 有着「雷厉风行」的成像速度,也是周围许多同事上手后的最初感受。
这自研芯片 V2 是在影像性能上的提升,而无线无损 HiFi 则是 vivo 自己对十年前自己的一次还愿。
真无线耳机的出现,这里面有一个取舍,取得了方便舍弃了音质。在大潮流之下,作为十年前首次将 HiFi 引入手机的 vivo,也遵从了这个「取舍」。
但通过技术的积累与升级,vivo 在十年后的 vivo X90 Pro+ 和 vivo TWS 3 Pro 身上,实现了 HiFi 与真无线共存。
vivo TWS 3 Pro 与 vivo X90 Pro+ 搭配后,依靠着 aptX Lossless 技术能够实现 1.2Mbps 的传输码流,已经达到了 HiFi 标准。
当二者配对后,在 vivo X90 Pro+ 的状态栏上也有着「久违」的 HiFi Logo。并且 vivo 也在 TWS 3 Pro 上引入了空间音频和 48dB 的主动降噪。
无论你的耳朵辨别能力如何,这套组合会给你带来「一耳朵」的差距,倘若你开启了空间音频,则会有「半个耳朵」的差距,人声、乐器能够相当具体的呈现出来,辨识度也拉满,与此前的真无线耳机犹如云泥之别。
与影像类似,在性能里,vivo X90 Pro+ 不仅只是高通骁龙 8 Gen 2 带来的高能低耗,自研芯片 V2 与无线 HiFi 技术带来的独特体验,也是 vivo X90 Pro+ 优异性能的一部分。
而如此的技术和堆料,其实最终还是能让大众在使用旗舰机时,有着极佳的体验,尽量避免取舍的过程。
设计上突显了一个「平衡」关于 vivo X90 Pro+ 的外观,倘若只说数据的话,它有 9.7mm 厚(摄像头来到 14.5mm),重量为 221g(没有算保护壳),那脑海里浮现的绝对会是一块「板砖」。
但当我以这个印象初次上手 vivo X90 Pro+ 的时候,它却给了我一个惊喜。
机身的弧线很好的隐藏了它的厚度,而素皮材质则带来了一股柔韧而亲肤的质感。在贴合手掌的曲线里,vivo X90 Pro+ 主观上仿佛也轻盈了几分,虽然长时间的使用后,小手指仍然会发出抗议。
可以说 vivo X90 Pro+ 不是一台轻薄的产品,但不能说它厚重或者手感不佳。
好手感其实难以用数据来量化,而是一个相当主观的过程。vivo X90 Pro+ 在数据上没有占到便宜,但在真正的使用当中,带来的体验却要比一些直角边的旗舰好上不少。
至于 vivo X90 Pro+ 辨识度拉满的设计风格,在我的理解当中,其实是对曾经 X 系列设计风格的延续,也是对于超大相机模组和美感的一种平衡。
在 vivo X60 系列开始,为了中和摄像头凸起带来的突兀感,vivo 引入了「步汀云阶」的设计,它取自于中国古建筑,为摄像头模组加入了一层过渡。
而到了 X70 系列,摄像头模组的变大,vivo 则将「步汀云阶」延伸到「云窗」,组成元素依然是摄像头和一层过渡元素,缓和突兀感。
vivo X80 系列亦是如此,但为了让摄像头显得有序,在云窗上加入了一个圆形以区分不同的区域,而构成了一个「天圆地方」的东方韵味。
在 vivo X90 Pro+ 上,摄像头模组本来就有着相当的存在感,为了平衡和中和,vivo 将原本属于云窗的区域索性扩大至整个后盖。
以一条缎带简单的区分,上为摄像头区域,下为握持区域,算上摄像头模组,它们两两之间都取自黄金分割,配合缎带,则组合成了一股日出东方的意味。
配合华夏红,东方意境拉满,并也有了几分科技与新国潮相辉映的感觉。
在实际使用中,以缎带分界,手掌受手指基本上会落在下半部分,加上合理分配的重心,并不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整机会沉稳的落在手里。
横向拍照时,不知不觉得,手掌手指也会刻意的避开摄像头区域,变成了一种在用相机的状态。
对于 vivo X90 Pro+ 的外观设计,你可能会说辨识度拉满,但我觉得当中其实有着许多思考在内,在美感与实用这则二元方程里,找到了一个最优解。
vivo X90 Pro+ 正面是一块 6.78 英寸三星 2K E6 材质 OLED 屏幕,相对于前代,局部峰值亮度达到了 1800nit。
日常使用当中,几乎很难遇到屏幕亮度不足的状况,且在室内或者广州当下的阴雨天气,自动亮度多数徘徊在 50% 左右。
最关键的是,这块屏幕终于支持了 1440Hz 的 PWM 调光,减少了频闪对眼睛的伤害。
对于智能手机,外观属于设计范畴,而软件系统其实也是一种设计力的体现。
vivo 最新的 OriginOS 3 系统,同样也是在实用、交互和流畅性上取了个平衡。
OriginOS 3 的变化其实不大,没有那种系统大版本跃进式的跃进,而是不断地夯实流畅、好用的基本功。
明面上,它带来了大文件夹、一些对视觉触感的调整和后台调度的优化,初次上手可能难以发现变化,即便体验了一段时间 vivo X90 Pro+,对于系统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流畅和凌厉的反应速度上。
直到当我某一天偶尔打开了一个前几天的某外卖软件,它仍然停留在后台,并保留着下单成功的页面,而没有被系统误清理。
此时,我才意识到,对于一个操作系统而言,基本功要远比一些小功能的堆砌和炫出一堆概念,对体验带来影响要大得多。
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到系统上,vivo X90 Pro+ 不是在做 Yes or No 的选择题,而是在实用与美感中找出一个最优解。
开启下一个十年的 vivo X90 系列vivo X90 系列给了 vivo X 系列一份几近完美的十年答卷,同时也给了未来十年起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综合来看,过去十年 vivo X 系列的卖点一直在变化,从 HiFi 到影像,从最薄到屏下指纹,但历代产品的核心其实一直围绕着「技术创新」。
到了 vivo X90 Pro+ 这里, 过去十年点点滴滴的技术创新也终于落地并最终爆发,也正如 vivo 一坚持的「埋头种因,果水到渠成」。
当下能够满足人们对至强旗舰的所有「幻想」,也是十年期间,vivo 不断种下的技术创新的「因」,而最终水到渠成的「果实」。
在 vivo X90 Pro+ 身上,复杂的影像技术,高难度的自研芯片,以及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种种其实都是为了能带来「优异体验」的简单结果。
未来十年,vivo X 系列产品形态、产品功能如何变化,我们可能难以预知,但在 vivo X90 系列以及过往十年 vivo X 系列当中可以断言 ,继续在技术上种因,在产品中得果,将会是 vivo X 系列一贯的坚持。
以上就是vivo X90 Pro+ 首发体验:它绝对是一款至强旗舰的典范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vivo X90 Pro+ 首发体验:它绝对是一款至强旗舰的典范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