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遗憾之事
2024-05-12
更新时间:2024-05-12 15:05:02 作者:知道百科
富士康是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这些遗憾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劳动纠纷和工作环境问题,更是因为它们影响了富士康的形象和声誉。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富士康能够改善这些问题,更好地关注员工的福祉和工作条件。
没有富士康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富士康。
1
富士康风波
滔天的声浪正在涌向富士康。
过去几天里,网上到处是富士康郑州工厂的消息。大量年轻的工人拖着行李,走在公路上、高速边、田野里,不惜徒步上百公里,只为“逃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工厂。
郑州富士康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超级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为何要以这种方式逃离?
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从10月26日的一则声明说起。那天,富士康科技集团发布声明称——
网络流传的“郑州园区约两万人确诊”为严重不实信息。
在这次辟谣之前,“富士康郑州园区失控”的消息已经在网上蔓延。早在10月13日,郑州富士康就启动了闭环管理,动员在外居住人员入住公司宿舍。10月19日,富士康郑州园区在每个楼栋都设置了检测点,且在餐饮场所取消了堂食。到了10月21日,富士康开始实行“核酸+抗原”一天两检。
这一系列的动作在富士康员工看来就是——
防控升级了,疫情严重了。
而对富士康来说,异常情况增多,就要隔离并复查大量人员,动辄上万计。一旦管控人数超过阈值,富士康就面临隔离场所不足、采样人员不足、物资无法及时配送等问题,管理上的混乱和压力由此产生。
多重因素的混合发酵下,不安情绪在富士康员工中迅速蔓延,许多工人开始偷偷溜出工厂,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富士康员工“集体返乡”的视频开始出现在网络上。
事件的具体脉络,我根据公开信息梳理了一下,其实也不复杂。
舆论发酵之后,河南多个地级市派出了大巴赶往港区高速路口,迎接当地籍贯的郑州富士康老乡。当地政府也第一时间向郑州富士康派驻工作组,协助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稳住局面,富士康郑州厂区对正常出勤员工的补贴也调整到400元/天,11月份满出勤总奖金最多可以拿到15000元。
随着信息的公开和各方的介入,这场舆论风暴正在走向平息,但对富士康来说,很多事情也许才刚刚开始。
2
“全球最大代工厂”
富士康和郑州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
那一年,在时任河南省长的盛邀之下,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决定在郑州建厂。
这是一场经典的双赢。彼时的富士康已经在深圳发展了20余年,恰好遇上深圳产业转型大潮,郭台铭谋划着迁入内陆。为了引来富士康,当时的郑州诚意十足——
15亿美元建厂补贴;投产前五年免企业税和增值税,后5年减半;富士康员工可以少交社保及其它费用,每年累计减轻成本可达1亿美元……
郑州不仅给富士康批了近10平方公里土地建厂区,甚至政府还亲自帮富士康招工。
对郑州来说,富士康更是改变命运的一步奇招。
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的郑州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生产了全世界近一半的iPhone新机。
2020年,中国出口额百强企业,郑州富士康排在第一,出口总额为316亿美元,是华为终端出口总额的近一倍。这个出口额,占郑州进出口总额超过80%,占河南进出口总额约60%。
借着富士康的势能,郑州逐步引来了中兴、创维、天宇、OPPO等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形成了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真正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郑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达到5300亿,是富士康来之前的35倍。
更重要的是,这给郑州带来了天量的人口活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4座特大型城市中,郑州以1260万的人口总数力压武汉、杭州和西安,排名第一。郑州富士康一个地方,就一度承载了30多万人的就业。
富士康改变的,不止郑州一座城市。
根据国民经略的统计,郑州之外,富士康的出口额在郑州、太原、衡阳、成都、南宁的占比都超过30%,山东、山西、四川、广西、湖南等省份的第一大出口企业都是富士康。
《财富》杂志评选出的2022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榜中,鸿海精密(富士康)排在第20位,年营业收入达到2146亿美元(约人民币1.5万亿元),不仅远超阿里、华为,甚至超过了中国工商银行。
时至今日,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建立了30多个科技工业园区,员工总数一度超过百万,被称为“全球最大代工厂”。
3
“跌落神坛”的富士康
富士康的起点在1974年。
那一年,24岁的郭台铭和几个朋友在台湾成立了一家鸿海塑料企业,主要做塑料零件订单。后来,看准电脑市场的郭台铭又进入PC领域,并逐渐开拓国际市场。1988年,嗅到风声的郭台铭来到深圳投资建厂,开启了在大陆的狂飙进程。
凭借着“赤字接单,黑字出货”(意思是在接受订单时,按照预算是要亏本的,但在交付货物时却实现了盈利)的彪悍打法,富士康所向披靡,甚至对外宣称——
你自己做,不如我做便宜;让别人做,也不如让我做便宜。
不得不说,郭台铭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确实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再加上大陆的政策红利和劳动力红利,富士康很快就成了“代工之王”。
但时至今日,富士康正加速从神坛坠落。
2016年,富士康营收为9414.86亿元,同比下滑了2.75%,这是其自1991年上市来营收首次下滑。这背后,彼时iPhone在2016年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
到了2022年,这个趋势更为明显。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手机总销量1.34亿部,同比下降了16.9%。
要知道,富士康近50%的收入都来自苹果公司,苹果手机出货量一旦下滑,富士康的感受最为直接。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富士康的过度依赖,从iPhone 4s开始,苹果公司就陆续让和硕科技、广达电脑、纬创集团、英华达、比亚迪等加入了iPhone的代工。
面对不可阻挡的趋势,富士康开始把目光瞄向其他领域,比如造车。
大约半个月前,郭台铭生日那天,富士康一口气发布了三辆车,名字泛着一股“特斯拉”的味道——
Model B、Model V和Model C。
有意思的是,富士康甚至还表示,“希望未来能给特斯拉代工”。
与此同时,享尽红利的富士康,为了讨好美国,开始琢磨着外迁产能——
2017年,富士康决定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建工厂,预计要投资100亿美元。
2018年,富士康宣布要在印度建苹果手机代工厂。
除此之外,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地也成为了富士康的建厂目的地。用郭台铭此前的话来说,他是“给大陆饭吃”。
但至少目前来看,富士康要做手机,还是得靠大陆工厂。
4
尾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正是国产自主供应链崛起的好时机。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包含了全部41大类的工业。从产量上看,全球500多个工业品,中国有220个世界第一。中国的产业链分工之细,能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对中国来说,全球产业链被重构的趋势不可阻挡,美国等国家一定会想方设法肢解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业被转移到其他国家。
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件事——
往产业链上游挺进,做世界离不开的核心制造;
让老百姓富起来,做大国内市场,争取实现自产自销。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
永远也躲不开打工人的命运。
以上就是富士康,遗憾之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富士康,遗憾之事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