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起源
2024-01-23
更新时间:2024-01-23 19:32:15 作者:知道百科
春节也叫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它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古代先人把五谷的生长周期叫做年。年字的写法又为稔。据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证,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由此可见,年原是寓意丰收喜庆的美好日子。《谷梁传宣公十六年》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为大丰收。在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建议实行太初历。规定以夏历的孟春之月(即农历正月)为岁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各朝代基本都沿用夏历。直到清朝末年。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将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但民间仍按习惯沿用旧历即农历,鉴于此,1914年,北京政府规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自此农历岁首开始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称为春节。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段时间人们开始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贴春联、年画,相互拜年。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春节五种吉祥物春节期间,各种祭祀、社交、礼仪形式繁多。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吉祥和祝福,而爆竹、春联、年画、压岁钱、灯笼等五种吉祥物颇具代表性。
1、爆竹,又称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丞相王安石一首《元日》诗描绘了一幅爆竹声中春满人间的美丽画卷。
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最初古人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除妖魔鬼怪,祈求平安,如今已成为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之说,即在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愉快,是辞旧迎新的标志,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2、春联,又称对联,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故叫春联。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把精心挑选的大红春联贴在门上,并配以福字。
春联源于桃符、春贴。贴春联这一习俗从宋代开始流行,真正普及于明代。据清人陈尚古在《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在过年前下令,每户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对联更是风行,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贴春联不只是为了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它象征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多是家庭团圆、富贵有余、五谷丰登、辞旧迎新等,表达喜庆吉祥,也是用吉言教育后人。
3、年画。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称之为门画、门神画。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如《福禄寿三星图》、《五谷丰登》、《迎春接福》等精典彩色年画。在诸多年画中往往都少不了鱼、鸡、娃娃,因为鱼意味着钱粮有余,鸡表示吉祥,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了挂历,至今家家仍不可或缺。
4、压岁钱。春节期间,晚辈要给长辈跪地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压岁钱的风俗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有的地方叫压腰钱、压魂钱、派红包。据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逢凶化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兴奋的孩子们用压岁钱忙着买鞭炮、玩具、糖果等节日用品。可以说压岁钱习俗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健康快乐。
5、灯笼。春节期间挂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圆满与富贵。
甲骨文中的东字就是对灯笼形象的描绘。汉明帝建武中元二年称帝之后,敕令全国每年正月十五燃灯,从而形成后世过节张灯的习俗。过年挂灯笼这一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不管是在中国本土还是在海外,只要是在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春节期间都会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