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投高息定融“续命”,监管提示两大风险;我的2个看法
2023-09-19
更新时间:2023-09-19 17:27:01 作者:知道百科
这类高成本续命工具,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报道显示,中部某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期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融资平台公司非法集资和违规举债自查自纠工作的函》;详见【风险提示:城投平台、非发集资举债?】。
该函件称:该省个别平台公司以应收账款权益转让挂牌形式向金交所、伪金交所登记备案拟发行非标债务融资产品,金交所、伪金交所收取登记备案费,并出具相关登记备案文件,为平台公司发行非标债务融资产品提供便利。平台公司据此以8.5%-10%的年收益向社会不特定投资人发售该理财产品。
上述报道,还提示了相关风险,包括募集违规和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活动。
一、对资管产品的看法
(来源:21世纪报道)
截图是21世纪报道对金交所产品的描述,掌柜认为有部分容易引起误导,所以这里补充说明一下,说得不对和不足的可私信掌柜。在报道中提到“同一定向融资计划产品的投资者人数合计不得超过200人,起投金额一般多为五万、十万不等,但如果同一债务主体发行多个定向融资计划产品就很容易突破200人的限制,且根据已有案件信息反馈,目前已存在个别定向融资产品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活动。”结合报道非公开发行的描述,加上这句话容易给人造成误导认为:定融计划是私募类资管产品,且起投门槛可以是5-10万,只是在突破了200人限制后,才可能涉嫌违规的。
1、金交所定融不能向自然人销售,里面的“人”,只能是机构;
2020年9月,证监会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各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清整办函〔2020〕14号);《通知》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不得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国家限制行业违规开展业务;
(2)、不得新批设和新开业金交所;
(3)、不得为异地企业发行产品;
(4)、不得向社会个人投资者销售或变相销售产品,已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产品,金交所要逐步清理;
2、私募类资管产品最低起投门槛30万,如果私募5-10万起投涉嫌违规;《资管新规》第四条,资产管理产品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公开发行的认定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执行。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
资产管理产品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
合格投资者投资私募类产品,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3、定融产品不在资管新规范畴内;
《资管新规》第三条,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或外币形式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
能发行资管产品的机构基本均是金融机构,并在银保监和证监会的监管之下。
金交所产品,根据报道定性为债,其实也有待商榷。金交所是某些地方为促进本地企业资金流动,而设立的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业务模式一般是,A企业为了融资,将手里的金融资产在场所里挂牌转让,B企业看中这类资产后可摘牌买入,钱货两清,一般不会形成A与B的债权债务关系,当然有补充协议的另说。
二、对城投的看法
前不久,国办发20号文发布,进一步完善了省以下财政关系,省级财政成为调剂中心,全盘统筹省内财政资源,省际间信用分化越发明显;通过21世纪的报道进一步验证20号文发布后,某些证券公司投研机构的看法。也就是20号文发布有利于强省份弱平台,短期仍需防范尾部风险。结合眼下的报道,城投会步地产的后尘的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4月份兴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城投“信仰”的维系,短期内主要依靠融资能力。除城投平台资质外,地区金融/上市公司资源、政府态度和投资者情绪都是影响城投再融资能力的重要因素。
但短期内,城投的融资政策并未明显放松,去年15号文和公司债新规的紧箍咒并未放松,融资类信托的压降仍在继续,才形成了资产荒。
如何度过城投这一敏感期呢?除了存四大行大额存单外,掌柜认为好区位的房产也可考虑,但房票难求。另外,继续专注政信的化,则需要在产品形式和区域选择都做好风险挤压,专注经济发达区域、专注平台和政府重视债务工具,就可以此轮敏感期,同时还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拓展阅读:
1、《简述金交所的几轮整顿!》
2、《城投融资,这边收紧那边松!松紧之间,该注意点什么?》
3、《“国办发20号文”影响如何城投政信投资?机构观点汇总》
以上就是部分城投高息定融“续命”,监管提示两大风险;我的2个看法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部分城投高息定融“续命”,监管提示两大风险;我的2个看法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