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高速公路长期投资追求省钱,却连年亏损,而美国仍然能提供免费通行?

更新时间:2024-01-06 21:04:02 作者:知道百科

中国高速公路长期投资追求省钱却连年亏损,而美国仍然能提供免费通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初期,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追求长期的盈利,政府常常选择降低建设成本,以便尽快回收投资。而美国则将公路建设视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收费模式与维护运营的成本相匹配,通过其他税收渠道来解决资金问题。这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及政策导向,导致了两国在高速公路运营上的差异。


文字|姚猛

编辑|姚猛

«——[·高速公路未解之谜·]——»

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如果说高铁是“大动脉”,那么高速公路无疑是“毛细血管”。高速公路年年实行收费,却赔钱。

据我国高速公路收入数据统计,损失已从2015年的29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400亿元左右。短短五年时间,累计损失7万亿元!这个惊人的数据让不少网友笑了:高速公路看似满载,实则是“公益工程”。

反观美国,虽然90%以上的高速公路都是免费的,但仍然连年盈利。10%才能实现盈利?

«——[·我国高速公路关注·]——»

在国际上被称为“基建狂人”的中国,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的开发建设今非昔比。以高速公路为例。自1988年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以来,至今,“世界上最长”的连霍高速公路,从我国上空俯瞰,高速公路犹如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主要覆盖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

截至2023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7.7万公里,直接位居世界第一,但还有一个“世界第一”中国也摘得桂冠:在建的14万公里收费高速公路中,有全世界建成的收费公路中,中国就占了10万公里,全球70%的收费公路基本上都在我国。

在10万公里收费公路中,我国已建成收费站8.6万个。根据相关规定,收费公路基本每40公里设立一个收费站,高速高速公路只有在20公里以内才能开通。酌情设置。2021年,我国高速公路收入将达到5754亿元,相当于每天产生15亿元收入。

当你看到这个数据时,你肯定会有更多的疑惑:为什么收费制度清晰合理,而且在建道路大部分都是收费公路。为什么这样一个可以赚大钱、“凑钱”的项目,如果建设得好,却会赔钱呢??

事实上,这并不是由于管理不善或简单地与财务问题有关。高速公路的消失是经济、政治和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精心建设的高速公路全面收费的目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作为基础设施项目,主要目标一定是方便民众。因此,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戈壁沙漠,我们的施工队伍都无法逃脱,不同恶劣环境下的修路成本也无法相提并论。当时,仅建设“云上天路”雅康高速公路,就耗资230亿元完成。

雅康高速公路

但如果数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突然被国家负担,将严重影响财政支出和收入的稳定,并导致国库赤字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了采用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去中心化决策、独立融资、用户付费。

通俗地说,就是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放到市场进行招标,政府先借钱给承包商修建高速公路,然后通过直接收取通行费的方式逐步偿还承包商的债务。大量分散我国的财政负担,也可以利用社会力量,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与国际同步。

因此,大家平日使用快速车道所缴纳的通行费基本都用来偿还建设的高额贷款和利息。高速公路留下的“坑”还没有填满,我们只好再次充电。

以2021年国家财政收入数据为例。全年高速公路收入达5754亿元,但全年高速公路支出却达到惊人的12.279亿元,与营业收入几乎持平。两倍!

我国公路不仅总公里数最长,而且质量也高于世界标准。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在100-2亿元之间。大笔费用不仅用于扩建和运营,还用于后续维护,工作量也相当大。

根据我国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定点养护工作,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每5-8年进行一次大中养护,每10年进行一次全面整治。。绿化和各种人工维护费用,以及自然灾害后的应急抢修工作,都将迎头赶上。

事实上,在高速公路的诸多诟病中,我国积极开展相关调整工作,开始有序“拧紧、放松”。“紧缩”就是收紧钱袋。例如,早在2019年,相关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ETC应用、减少人工通行节约成本的规定》,所有使用ETC通行的车辆均可享受5%的优惠。

“放松”就是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根据春节、国庆等人群密集的时间段,我国旅游旺季会设定一定天数免费开放高速公路。虽然会损失很多收入,但是也别看。但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还可以让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在旺季快速发展,从而填补高速公路造成的财政赤字,可谓一石二鸟

为什么美国盈利如此困难的高速公路90%都享有收入?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美国公路盈利的“秘密”·]——»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后来居上,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但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也是一位“老将”人物。早在1937年,美国就在加州修建了1.12万条高速公路。米高速公路,而我国早期的沪嘉高速公路于1984年开通,比美国晚了近50年。

因此,美国大部分高速公路早已过了需要补税的时期。大部分路段免收通行费是合理的,但最重要的是美国有自己的一套建设融资方式。

美国所有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均由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两大巨头”共同提供。其中90%来自联邦政府的“高速公路信托基金”,其余10%分配给各州政府。优越的。

所谓的“高速公路信托基金”实际上是美国民众向美国政府缴纳的燃油税。早在1932年,美国就开始按每加仑汽油8%的税率征收这项税。他们指的是税收,称之为“基金”,然后用免费、公开的噱头来满足公众。不得不说,美国是个“老油锅”。

此外,美国的人力资本非常昂贵。政府不可能进行常规建设。出现问题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补偿。对于一些困难、危险的地区,它甚至选择“绕道”。人们带来更多的舒适感,但也对减少开支有直接的作用。

说到高速公路,就不得不提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德国,其“奇葩”程度让世界汗颜。

«——[·德国“美妙”高速公路·]——»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现在高速公路长度位居世界第三。作为工业强国,德国在高速公路上拥有多种“黑科技”,包括安全、救援、电子显示和监控设备等。它是世界一流的,没有那么密集的人口和高科技设备,所以德国的车祸发生率很低,很少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由于种种原因,德国大部分高速公路都不收费,这引来了很多网友的羡慕,但说到德国的其他政策,大家一定会感到一阵寒意:德国高速公路不仅不限速,而且还酒后驾驶允许

在一定条件下,德国允许酒后驾车,但仅限于年满21岁、驾驶两年以上的“老司机”。如果血液酒精含量低于0.5%,就不属于醉酒驾驶。正常成年人的提醒比如,哪怕是一罐400ml的啤酒。

好吧,小伙子,你能不能在高速公路上安全回家,完全取决于其他人的心情。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对人民的安全更加负责。“酒后驾驶、酒后驾驶”牢固树立。它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司机的心里。如果触犯了底线,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德国那样冒险。毕竟我国人口密度高。不酒后驾车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以及他人的生活。

“-【·一起·】-”

我国公路市场不断流失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只是暂时的痛苦。未来经过不断的调整,我们一定会摆脱负收入的局面。更多高速公路将免费向所有人开放。让我们享受作为公民,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按照规定善待国家的一切基础设施,为国家发展带来无限的好处。毕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

以上就是为什么中国高速公路长期投资追求省钱,却连年亏损,而美国仍然能提供免费通行?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中国高速公路长期投资追求省钱,却连年亏损,而美国仍然能提供免费通行?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揭秘江苏高速服务区的百亿生意:高速服务区到底有多卷?

江苏高速服务区的背后揭示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百亿生意。人们常常怀疑高速服务区是否只是一个简单的休息站,然而,事实却表明它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高速服务区不仅是旅行

2024-01-06 15:20

油价暴涨!明晚将迎来2024年的首轮涨势,你准备好了吗?

近日,油价再次出现暴涨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明晚将迎来2024年的首轮涨势,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多的经济压力。在油价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

2024-01-06 14:31

2024年油价调整:每升上涨0.20元,加满一箱多花10元,迎接新年第一涨

2024年油价调整的消息让人们备受关注。根据最新规定,每升油价将上涨0 20元,这意味着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这个惊人的涨价幅度无疑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和困扰。毕竟,石油作为我们

2024-01-06 13:44

1月3日油价预计上涨,涨幅预计为每升0.08元

据消息称,根据1月3日的最新油价预测,预计油价将上涨,涨幅预计为每升0 08元。这一消息无疑给广大车主和消费者带来了一些担忧和不确定性。随着油价的上涨,加油成本将再次增加,

2024-01-06 13:14

2024年油价首次上涨!迎来新年成品油价格“井喷”,你的加油费将会增加!

2024年,全球石油市场迎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变化——油价首次上涨!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市场预测出现了新的走势。随之而来的是成品油价格的“井喷”,让人们倍感压力

2024-01-06 12:59

元旦后,国内油价或将上调,92、95号汽油价格或再次上涨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元旦过后,国内油价有望上调。据相关机构预测,92号和95号汽油的价格或将再次上涨。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如此调价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个利空消息,可

2024-01-06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