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和持续加息,揭示了明确的金融战策略
2024-01-19
更新时间:2024-01-19 19:42:01 作者:知道百科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不断攀升,而美联储也在持续加息,这一系列动态正揭示出美国明确的金融战策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美国试图控制通货膨胀,并加强国内经济稳定,同时也向世界发出了一种强硬的信号。这种金融战策略对于全球经济格局和各国政策制定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暑期创作大赛#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902篇原创文章
2023年8月份,备受全球经济领域和金融市场高度关注的,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公布: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8月10日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CPI同比上涨3.2%(6月份同比涨幅为3.0%),在连续12个月下降后,美国CPI同比增速首次出现反弹,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的3.3%水平。环比上涨0.2%,符合市场预期,也与前值持平。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7月份美国核心CPI同比上涨4.7%,创2021年10月份以来新低。核心CPI环比上涨0.2%,也与市场预期、前值一致。
美国这个最新的通胀数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很多人所忽视了,当然也有很多分析观点认为,美联储有这个数据背景,9月份可能不会加息了。
基本上很少有中国人会意识到,美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才是导致当下中国国内经济压力持续增大,以及国内经济多个维度和领域出现明显困局的关键原因。
这篇文章,将从直击本质的角度,基于对美国最新通胀数据的梳理分析,结合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可能动向,对照中国当下国内经济现实和困局本质分析,对接下来,中国国内经济在美国货币政策钳制影响下,几个可能走向和趋势,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深入讨论和研究判断。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1时隔一整年,美国通胀再次抬头,为什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信号?自2022年年中触及近40年高位后,美国通胀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下开始逐渐放缓。
但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3.2%,结束连续12个月回落。
作为美联储未来政策决定的关键因素,通胀路径对本轮紧缩周期何时结束将有重大影响。
很显然,这个数字对于美联储来说,尚未完成任务。或者说,无法自圆其说。
而下阶段通胀降温缓慢和经济扩张减速将造成另一大挑战——滞胀,进而对金融市场产生新的冲击。
一路走低的美国通胀,在7月又出现了增长的趋势。
8月10日晚,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3.2%,前值为3%,结束连续12个月回落。此外,核心CPI同比增长4.7%,增速仅回落0.1个百分点。
尽管通胀正在缓慢降温,但是美国人仍受到物价高企的困扰。根据CPI报告,食品价格在过去4个月中有3个月出现下跌,但在连续两年上涨之后,这几乎不足以造成影响。
自2020年2月疫情开始以来,家庭食品成本上涨了23%以上。
此外,通胀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任期内的一大悬而未决的难题。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的数据显示,自物价压力加大以来,过去两年拜登的支持率一直低于50%。尽管他的经济政策可能有助于美国避免经济衰退,但预算赤字正在膨胀。
美国通胀数据出现抬头表现,和这个数据的真伪可信程度没有多少关系,这样的数据表现,本身就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由于2022年的6月恰好是美国这轮通胀的峰值,高基数效应也令上个月的CPI年率直接从4%降到了3%。
但6月过后,高基数对于CPI的影响将不再那么明显。
如果后续的通胀数据持续僵持在目前的位置附近,将不断推后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节点。
7月,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一次后再次重启加息,也是自去年3月以来第11次加息。在此次加息之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升至5.25%-5.5%。
7月这次加息,有可能是潜在的临界点。
美联储褐皮书表示,随着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对未来几个月经济活动的预期是将继续放缓。如果通胀无法迅速回落,滞胀可能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潜在问题。7月非农数据可能是信号,美国仅新增18.7万个就业岗位,为2020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且前月数据也被明显下修。
当下的情况就是:美国通胀数据出现顽固和反弹的势头,给美联储后续的货币政策持续和最后一发25BP的加息子弹,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以前本号的文章就提出过一个明确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数据是货币部门进行预期管理的重要工具。
而从美国最新公布的7月份通胀数据来看,很明显,这为美联储后续的货币政策,提供了足够的预期管理空间:
要说通胀顽固,那就继续保持高利率的美元政策,很合理;要说通胀抬头,那么美联储还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和空间,至于什么时候加,加多少,主动权拿捏的死死的;要说通胀走势符合预期也可以,美联储和货币政策怎么走,大家去随便猜吧。很现实的结论就是:没有必要纠结美国通胀数据的真伪,只需要看到数据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全面服务的本质就可以了。
预期管理,就是释放不确定性,美国铁了心要搅浑全球经济,资产还有金融环境的水,然后趁机浑水摸鱼,坐收渔翁之利的心思,太明显不过了。
2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逻辑说起:美元加息,到底是为什么?从目前情况看,美联储后续加息还是有一些空间,而保持高利率规则环境,也有想象力。
美联储是否加息,主要就是看两点:
1、通胀情况。
2、就业情况。
但目前这两点,其实都还比较支撑美联储再加息一次。
实际上继7月份最新的一次加息以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升至5.25%-5.5%。
在5%以上的利率规则环境中,其实按照美联储计划的还有一次25BP加点,已经没有多少现实影响了,看问题要看关键:
当下全球经济和金融关注的是下面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就是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什么时候落地;
第二,是美联储什么时候进行具有确定性的货币政策转向。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博弈过程值得复盘一下:
至少在5月份、甚至6月初,全球市场没有预料到美联储在7月份仍然坚持加息(加息至5.25%-5.5%),美联储这一违背常理的加息——在已然超高利率且美国银行业和传统企业危机仍然在加剧之下,美联储7月份的仍然坚持加息,这肯定是违背常理的。
通胀已经明显大幅回落,难不成当下的美联储,良心觉醒,要做一个责任感爆棚,言出必行的示范?
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违背常理的诡异加息,实际上是美联储通过美元政策,有明确目标的,再进行金融暗战。
主要有两个维度的明确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制造流动性压力:
美国通胀和全球通胀是两码事,在通胀这件事上面,美国现在是希望自己国内降下来,但是并不希望全球的通胀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希望油价和粮价太高,但也不希望价格跌得太低的原因,因为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通胀比全球的通胀压力更大,所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一点,有利于美国控制通胀,但是跌太多了,全球通胀都下去了,美国这一轮宽松-紧缩的镰刀设计是完不成收割闭环的,前面的铺垫就算白玩了。
美国希望把全世界的通胀都推高,这样世界各国为了控通胀,就都得加息,但同时呢,美国也一起加息,这样一来就等于世界各国自己加息抽走内部流动性的同时,美国还会加息抽走美元流动性,这相当于是给全世界来一次双重紧缩。
如果能走到这一步,那世界各国的资产价格,就算泡沫再硬,可以说也很难经得住这样的双重紧缩,必然的后果之一,就是出现大面积的资产泡沫崩盘,而这就是美国最想要的结果。
然后等经济危机在一些国家和经济体发生以后,华尔街资本就可以杀回马枪,以极低的成本将众多优质,具有潜力,民生刚需的优质资产,收入囊中,然后实现美国这个国家债务表的修复,还能到金融市场再捞一笔。
这就是美国经济本轮软着陆的核心逻辑。只要理解了这个原理,很多事情就都很好理解了。美国其实并不希望通胀压力消失,否则其它国家就没有通胀压力,没有通胀压力,也就不会跟着加息,不跟着加息,相当于只有美国自己的单方面加息,紧缩效果就要差很多。
第二个目标,就和中国有关系了:
在美联储7月仍然坚持加息之后,且加息之后仍然表态今年底还会持续加息之后,全球市场开始明白了,更多明白人也开始醒悟了: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现在根本不是在锁定美国通胀(这仅是表面的)和什么就业率,美国政府公布的所有数据,实际上都是为了配合美国资本的金融战,美国的货币政策,关键是在锁定中国利率。
只要锁定中国利率(确保与中国保持2.5%左右的高利率差),这样在中美终极博弈之中,美国就会持续主动,中国经济就会持续被动。
放眼全球,除了引爆中国经济危机,逼迫中国打开资本账户,能够让美国资本长驱直入,抄底中国核心资产,掌控中国金融市场,实现对14亿人口大国,经济规模全球第二的经济体的全面收割,能让美国软着陆实现,还有谁?
1年多时间过去了,有些逻辑也就清晰了:
在美国的高利率导向之下,不要说外资会持续撤出中国,部分内资也会通过合法甚至非法的手段外流——一是2.5%左右的利率差这是确定的,二是还有较高概率的汇率差预期收益(预期美元还会进一步升值)。
所以,当全球市场突然普遍意识到,美国已然将高利率差作为收割和打压中国的重要手段之后,中国国内经济怎么可能不会出现紧缩的防御态势?
实际上,美元政策给中国国内带来的紧缩压力,从7月份开始,就已经有很多明显的信号了。
宏观上,是中国国家从7月份开启的新一轮稳经济,促消费,保信心的政策密集动向;
中观上,是恒大,到碧桂园,再到资管巨头中植系的债务风险持续浮出水面……特别是7月央行金融数据的表现;
微观上,就更加明显了,就是被说了无数次的信心和预期不足,以及很多经济个体所面对的紧缩经济体感。
结合起来一看:
当下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已经迎来了战事吃紧的关头时刻。
这对国家的经济管理和控制能力,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是对外保汇率?还是对内保经济?
3趋势研判:接下来的美元政策的三种可能,以及对应影响分析接下来,从逻辑出发,美联储的美元货币政策,最多也就只有三个可能的方向:
第一,九月打出最后一次加息的子弹,然后看是否能够引爆一些非美国家的经济危机,给美国回血;
第二,继续保留加息子弹,然后看中国政策顶不住国内经济压力开始正式发力的时候,突然袭击。
第三,捏着子弹,扛着高利率,继续和全世界,以及中国进行耐力比拼,直到分出胜负。
金融的归金融,地缘的归地缘,把复杂的博弈梳理清楚,并不复杂。
美联储不给美军发工资,但是代表的是美国真正资本集团的利益。就连美国政府都要为美联储服务。
所以,美元政策,是摆在明面上,利用霸权优势地位,进行全球财富掠夺的明牌。
现在的现实情况就是,美国已经出牌,就看全世界,特别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怎么应对接招了。
写在最后:看清当下中国经济的困境和压力的本质所在,就能看懂接下来的主线趋势?基于对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和上一轮诡异反常的美联储加息动向的详细分析,其实对应到中国当下的经济现实来看,很多本质和因果逻辑,其实非常清晰。
一方面,中国当下的货币政策受到钳制,就像那些心心念念整天喊着什么史诗级救市,要国家大放水救经济的思维一样,大家结合以上的分析,想这么一个问题:
中国当下如果进行大放水,到底救的是谁?
以民营房企为例,大水漫灌,央行出手救助,本质上救的是美元债!
那么美联储加息,并且保持高利率的目的就达到了,兵不血刃,轻松方便,完成了对中国财富的收割,还转移了通胀压力,并且还能继续利用高利率和中美利差,持续对中国进行经济吸血。
只要是个真正的中国人,能接受这个结果么?
所以,中美利差的格局没有改变以前,中国实际上不具备大放水的货币刺激空间的。
另一方面,美元保持高利率态势,对全球抽取流动性,也给中国外贸主导的经济动能,形成了事实上的遏制,经济战争,没有硝烟明火,但是早已刀光剑影,你来我往的开始了。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真正影响大的是两个因素:
一个是加息时间太长,会导致长期资金成本大幅升高。
一个是缩表会真的紧缩其内部的流动性。
所以在长时间加息和缩表这两件事上,美国都是很谨慎的,因为一不小心真的会出大事。而美国国内的银行业风险,其实就是最现实的,和全世界,特别是针对中国的经济博弈,耐力比拼的过程成本。
这就是现代的金融战争,经济博弈,没有硝烟,但是残酷和危险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真实战争。
一条重要的主线盘桓于中美之间这场博弈,不看外部,都看内部:看谁国内的经济,先撑不住,先出现无法拖延和掩盖的系统性危机,谁就输了。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那就是追求极致的稳定,稳汇率的同时,还要兼顾国内经济的和谐稳定,不存在大刀阔斧,规模浩大的经济刺激和市场升温的可能性。
对于中国经济环境中,锚定人民币进行投资,投机,炒作的群体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对老百姓和普通群体来说,看清这个主线,很重要。
很现实的结论:
接下来,对于中国资产,金融领域,是没有争议的“垃圾时间”。
这个阶段,搞投机,炒作,追求高收益,都是垃圾行为,是高危高风险作死。
至于说这个耐力比拼,空间受限的阶段持续多久,该怎么看,其实上面已经说的够清楚了吧?从现实出发,当下中国依然是处于战略防守的状态,看清现实,至关重要。
稍安勿躁,保持定力,稳住内部和后方,谨慎乐观保持前行,才是上策。
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个体,也是这样。
世纪博弈,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你我皆是局中人。
以上,就是基于美国最新通胀数据,以及美联储上一轮反常加息动向,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分析和深入讨论研究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以上就是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和持续加息,揭示了明确的金融战策略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美国最新通胀数据和持续加息,揭示了明确的金融战策略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